墨家,諸子百家之一,是中國東周時期的哲學派彆,其與“名家”“數術家”等並列為先秦諸子百家中專門研究“自然科學”的學派。墨家約產生於戰國時期,創始人為墨翟(di)(墨子)。墨家是一個紀律嚴密的學術團體,其首領稱“钜子”,其成員到各國為官必須推行墨家主張,所得俸祿亦須向團體奉獻。
墨家是中國曆史上春秋戰國時期v百家爭鳴v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哲學派彆,創立者為著名思想家墨子(墨翟)。墨翟主張“兼愛”、“非攻”、“尚賢”,與儒家觀點尖銳對立。墨家是一個有領袖、有學說、有組織的學派,他們有強烈的社會實踐精神。墨者們吃苦耐勞、嚴於律己,把維護公理與道義看作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識的勞動者。
墨子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誌”、“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裡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
墨翟相傳原為宋國人,後長期住在魯國。曾學習儒術,因不滿“禮”之煩瑣,另立新說,聚徒講學,成為儒家的主要反對派。據說楚王曾計劃攻宋,墨子前往勸說楚王,並在與公輸班的模擬攻防中取得勝利,楚王隻得退兵。墨子的思想與主張見墨家。前期墨家在戰國初即有很大影響,與楊朱學派並稱顯學。它的社會倫理思想以兼愛為核心,提倡“兼以易彆”,反對儒家所強調的社會等級觀念。它提出“兼相愛,交相利”,以尚賢、尚同、節用、節葬作為治國方法。它還反對當時的兼並戰爭,提出非攻的主張。它主張非命、天誌、明鬼,一方麵否定天命,同時又承認鬼神的存在。
後期墨家分化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幾何學、幾何光學、靜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亦稱“後期墨家”),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遊俠。前者對前期墨家的社會倫理主張多有繼承,在認識論、邏輯學方麵成就頗豐。後期墨家除肯定感覺經驗在認識中的作用外,也承認理性思維在認識中的作用,對前期墨家的經驗主義傾向有所克服。
戰國以後,墨家已經衰微。到了西漢時,由於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政策、社會心態的變化以及墨家本身並非人人可達的艱苦訓練、嚴厲規則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漢之後基本消失。在韓非子之時,墨學與儒學並稱顯學。可惜從秦統一六國以後到清朝的兩千年裡,墨學進入最低潮的時期,基本上是處於停滯階段,治墨者屈指可數。現在看來,墨家學派的《墨經》是中國曆史上最接近於科學啟蒙的著作。它比阿基米德掌握杠杆原理要早兩個世紀,與歐幾裡得一樣對幾何學進行了樸素且嚴密的定義,可是它並沒有取得《幾何原本》在西方科學史上那樣彪炳史冊的地位。
然而,到了秦漢之交,墨家已急趨衰微,墨子的影響日漸減小,墨家學派幾經支解,並最終退出曆史舞台,以至於《墨子》一書幾度散失,至今仍有多篇失佚。
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十點兼愛完全的、不分彼此,無差彆的博愛,與儒家的親親相對反,將父兄慈、子弟孝、尊長友、年幼悌等等的親人對待方式,擴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兼愛同樣是用了建造和平,平息慘鬥。儒家對此目的其實也是支持的,兼的內容重點在勸愛且禁惡。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用三綱五常,禮,恕等等儒家理論來支持。恕就是禁止討厭,禮就是勸進善心。不過換個名詞。方便儒家獨尊罷了。非攻反對侵略戰爭,戰爭對於敗者的傷害及,傷人命、損其才,是沒有意義的破壞行動。而對於勝方而言,僅僅是獲得了數座城池與稅收,但總的來說傷害與損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戰爭是沒有意義的行為。墨子提出正義的戰爭與不正義的戰爭,認為正義戰爭是誅,並不反對。
墨子認為,工匠建造總是需要一個單位尺度作為計量,能工巧匠能夠完全刻畫無誤,不巧者雖不能完全無誤,但依尺度動作,效果仍然良好過單靠自己個人能力,主觀的自由探索。所以墨子提出要按章辦事,按照章程來操作。仁,內也,是心的感覺;義,外也,是外在的標準。墨子認為”天“是有人格的,高貴且聰明,天之行廣而無私,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應以天為尺度計量自己的行為。墨子認為天是無差彆的博愛,奚以知天兼而愛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今天下無大小國,皆天之邑也。人無幼長貴賤,皆天之臣也。所以人必須兼愛。最後一級一級的統一為兼愛整體,以兼愛的做法廢除一切戰爭與學術矛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明鬼希望以神鬼之說使君主警惕,殺無辜者得不祥,不可以因為一些怒氣而殺害臣民的生命。所以和無神論者一樣的不相信巫術,不信有命運,卻相信人死後會有靈魂非命否定命運的存在,認為世界是公平的,賴其力者得其生,不賴其力者不得其生是理所當然的。認為不存在命運這種安排人的富貴、生死的意誌與偶然,一切都是人自作的,必然且合理。非樂擺脫劃分等級的禮樂束縛,廢除繁瑣奢靡的編鐘製造和演奏,古代音樂費時耗事,花費甚大,於國家並無生產的行為,乃無用之事。廢除大型音樂,符合有利於平民的標準。
節用認為貴族浪費,過度享受導致老百姓群起為盜。觀察到萬物節則陰陽和,以此勸說貴族,節約開銷節葬農村把家庭的大量財富浪費在葬禮籌辦,請客吃飯,周朝的厚葬,對貴族是小事一樁,對窮人則要傾家蕩產,還不能勞動生產。廢除遠古留下來的葬禮習俗,符合有利於平民的標準。此外還有邏輯學等;墨子還是一個傑出的科學家,在力學、幾何學、代數學、光學等方麵,都有重大貢獻,是當代諸子所望塵莫及。墨家在科學上的成就為眾多學者所稱讚,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蔡元培認為“先秦唯墨子頗治科學”。曆史學家楊向奎稱“中國古代墨家的科技成就等於或超過整個古代希臘。”儒家後期對墨家思想進行了部分的吸收改造,成為了自己思想的一部分,用其他理論予以構架。如荀子也反對寬恕惡人。互相學習借鑒的結果。
墨家學派不僅是學術上獨樹一幟的派彆,而且是一個組織嚴密的政治團體。其具體表現是,以“巨子”為首領,徒眾的進退出處,都聽命於他,不得違反。墨翟是第一代巨子,據稱,“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這種為實現學派宗旨而義無返顧的精神,是墨派顯著的特點。
儒墨兩家在當時並稱顯學,兩個學派的弟子甚多,遍布各地。但兩派的階級立場顯然不同。孔丘旨在維護沒落的奴隸主貴族的統治,墨翟則反映正在上升的“農與工肆之人”即小生產者的要求。彼此利益相反,所以兩派形成對立麵。由於儒墨兩家立場不同,社會政治思想亦背道而馳。儒家主張“愛有差等”,墨家則主張“兼愛”;儒家信“命”,墨家則“非命”;
教育的目的與作用墨家的教育在於培養“賢士”或“兼士”,以備擔當治國利民的職責。墨翟認為賢士或兼士是否在位,對國家的治亂盛衰有決定性的影響。作為賢士或兼士,必須能夠“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在這三項品德中,德行一項居於首位,因為“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這與儒家的說法頗為類似。教育內容墨翟以“兼愛”、“非攻”為教,同時重視文史知識的掌握及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還注重實用技術的傳習。禽滑要學習戰守之術,墨翟即教以戰略戰術和各種兵器的使用。
批判儒家,儒家不相信天地鬼神,結果“天鬼不悅”。儒家堅持厚葬,特彆是父母去世,子女要守三年之喪,浪費了底層民眾的財富和精力。儒家“盛為聲樂”,一直的迷信禮樂治民,“為之過也”,結果隻是少數貴族奢侈享受。儒家主張宿命論,造成民眾怠惰順命,荒廢此生。儒家鑽倫理學的牛角尖。行為滑稽。用辭不當。還自高自大。不可一世。儒家“親親有術”,是包裝著重親的皮,因人廢行。隻對關係好的親戚判定其為親戚。
墨家重視思維的發展,注意邏輯概念的啟迪他們為了與不同的學派或學者論爭,為了勸告“王公大人”勿做不義之事,必須辯乎言談,以加強說服力。因此,墨翟創立了一些邏輯概念如“類”與“故”,應用類推和求故的思想方法進行論辯,以維護他的論點。墨翟長於說教,除稱說詩書外,多取材於日常社會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的經驗,或直稱其事,或引做比喻,具體生動,較能啟發門弟子的思想,亦較易為其他人所接受。
墨子死後,墨家學派發生了分化。有相裡氏之墨,鄧陵氏之墨,相夫氏之墨,活動於戰國中後期。後期的墨家在邏輯論方麵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對概念,判斷和推理都做出了較為詳細的研究,形成了中國古代第一個比較完整的邏輯體係。後期墨家邏輯以辯為核心,其中包括名、辭、說三種基本的思維形式和由故、理、類三物構成的邏輯推理。
喜歡手把手教你做公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手把手教你做公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