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天氣,天氣已經開始降溫,但在校園裡,仍舊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服飾,尤其是女學生們,既注重保暖,又不失時尚個性,在校園裡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相較於雙選會進場的企業,輝盛和啟明的人事部門都已經提前進場,蘇政和林飛帶的班級都才到大二,還沒到實習的階段,所以徐偉並不在乎在這邊本專業能招到多少,倒是林飛找上門來,溝通了一番後,將其他一些崗位,對江台大學又開放了一些。
當然能不能招進來,就看學弟學妹們自己的本事了。
由於給的待遇好,所以進班級巡講過後,麵試的人還是不少的,加上學校這邊有林飛和蘇政兩個人透風,也知道兩家公司的實力,老師們也都希望學生進好單位實習,也在不遺餘力的幫忙。
除了輝盛、啟明,還有受徐偉影響過來的一些企業,諸如錢達強之前的公司、黃濤的公司,這兩個公司實際上並沒有並入啟明,錢達強的公司一直跟在啟明和輝盛下麵做分包,黃濤的公司倒比錢達強要好一些,本身就是做各種分包工程起家的,現在除了少量的總包工程,光是輝盛和啟明兩家下麵的分包工程就夠忙活的了。
還有一些其他分包也都響應了啟明和輝盛的號召。
就算隻過來招一個人也行,總之隻要不是太差的,都能在其中應聘到一個崗位。
工程技術人員、財務、行政、文員、前台
有些就算成績不是特彆好的,隻要人沒問題,也都會應聘到崗位。
江台大學不是科研很強的院校,學校裡教的,對於企業來說都是落後好幾年的東西,能上書本教材的,都是經過無數人不斷經驗積累總結出來的,同時也就意味著落後社會行業主流方向好幾年。
最高興的莫過於林飛和蘇政,一下子為學校解決了這麼多的就業指標,不出意外,年底的評獎評優名單上必有他們的一席之地。
學校體育館,林飛和蘇政陪著徐偉站在看台處,看著下麵的熱鬨景象。
看這規模,都比得上一場小型的雙選會了。
即便啟明和輝盛一個不招,光憑台下這些公司,就已經遠超學校的預期了,彆忘了,學校本身每年都會有一些友好合作的企業過來參加雙選會。
“今年學校領導的臉估計都快笑開花了。”蘇政說道。
“誰說不是呢,徐偉晚上有空嗎,一起出去吃個飯?”林飛看了眼自己的得意門生。
相比較蘇政這個關係走得近的任課老師,他才是正兒八經的輔導員,得到的獎勵更多一點。
“這個就不用了,咱們之間還搞這些虛頭巴腦的乾什麼,晚上我已經跟人約好了。”
台下不少企業的人員徐偉都不認識,如果是他們老板在這,徐偉說不定還能想起來一二。
現在大環境下行業不景氣,好不容易出現個徐偉這樣的,一個個分包老板恨不得將徐偉供起來,以前是直接拿居間費,現在直接從自己公司手底下將工程分包出去,怎麼說錢都是進了自己口袋。
有些小一些的建築公司甚至寧願工程款少一點,隻要結算快能維持住公司正常運轉就行。
說到底,錢隻是換了一種更安全的方式進入徐偉的口袋了而已。
場館內的大學生們,從一個企業展台又跑到了另一個企業展台,手裡基本上抱著十幾份簡曆。不少專業不相關的人也過來湊熱鬨,算是為接下來的雙選會做準備。
人群中,一名衣著樸素的青年低頭看了下手裡的照片,又抬頭看了下周邊,確認周邊沒人注意自己後,眼神中閃過一絲怨恨。
“同學,這位同學,你的簡曆放在這就可以了,然後在這邊登記一下個人信息,主要是打算應聘什麼崗位,回頭我們會根據簡曆進行初步篩選,通過的話會電話通知你”
站台前招聘人員的聲音喚醒了青年。
“哦,哦,好的。”青年木訥的回道。
放下簡曆,青年眼看著目標要走,匆匆離開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