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一晚後,徐偉直接上門,和雷布斯正式見麵。
見麵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將狠大的造車業務給賣掉,或者說合作也可以。
除了工人,所有的高管一個不留,加上造車的汽車工廠,來和米家合資成立汽車企業。
管理權交給米家,狠大這邊隻有分紅,不參與直接管理。
從去年3月份開始,米家就宣布進軍智能電動汽車業務,9月米家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達到100億元,並於12月下場造車。
如果沒記錯的話,一直到明年6月,米家汽車生產基地一期工程破土動工,到年底,米家舉行汽車技術發布會,首款汽車正式亮相。
而現在,徐偉有生產基地,有資質,還有電池技術,米家那邊在科技領域有著豐富的技術積累和研發能力,並且有龐大的供應鏈體係,可以為汽車生產提供穩定的零部件供應,且品牌影響力也不小。
雷布斯本來還不怎麼願意,工人他可以自己招聘,生產基地也可以自己建設,但電池技術是他迫切需要的。
而且徐偉也不要企業的控製權,這才是最主要的。
有了電池技術,雷布斯有信心讓米家汽車在新能源車裡一騎絕塵,到時候加上現成的生產基地,產量也能跟得上。
原本關於汽車這一塊,徐偉還想提醒一下,想了想,好像後麵關於米家汽車的新聞最後都反轉了,還賺了不少流量。
用雷布斯的話來說,那就是友商是sb。
對雷布斯來說,徐偉這個人神秘的很,不僅悄無聲息的拿下來狠大集團,而且從拿出來的電池技術看,和米家手機使用的手機電池如出一轍,那豈不是說明那個略帶神秘的星耀集團也和他有著非同一般的關係?
不過不管怎麼說,對自己來說都沒有什麼壞處,當即也就同意了合作。
定下大體合作的框架,具體的細節自然會有專業的人去對接,和雷布斯吃頓飯之後,徐偉也是回到了豪宅。
“說實話,我很好奇,你對以後的狠大是怎麼安排的?”霍遠很好奇,坐下後就開始問道。
“等徹底穩定之後,雜七雜八的一些業務肯定是要陸陸續續砍掉的,核心的房地產開發也隻保留一部分,剩下的就是投資科技行業了。”
這方麵徐偉倒是沒有瞞著霍遠。
還清所有欠款後,其他業務就要開始陸陸續續砍掉,尤其是足球,那玩意徐偉是碰都不想碰。
核心的房地產開發是不會丟的,等所有項目完工後,縮減業務,保留下核心精華,說不得到時候從狠大剝離,下放到子公司,或者與啟明集團合並,集開發與施工為一體,至於狠大,則是輕裝上陣,投資高科技行業。
就連方向,徐偉都選好了,人工智能及其自動控製相關,核心人物自然就是楊凱。
實驗室和電池廠的案例充分證明了人才的價值,現在每天電池廠都有源源不斷的訂單和現金流進入徐偉的口袋。
隻要一定的時間,電池廠就可以抹平狠大的欠款,但徐偉不可能等待那麼長時間的。
一方麵是徐偉不喜歡那種欠錢的感覺,另一方麵,也是因為狠大的欠款關係著國內不少家庭,這筆欠款早日還完,流入市場,對經濟也是一個巨大的促進作用。
等徐偉這邊處理好狠大這邊的事,相信楊凱那邊也差不多可以上手了。
霍遠點點頭,如果是平穩過渡的話,對整個行業來說,影響還算可控。
就像這次,因為大量停工的項目恢複施工,無形中消除了不少的不穩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