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哪邊是夢?第二更!求訂閱!)
去村長家?
女孩立刻回過神來,轉頭望去,很快看到兩名三十來歲的婦女,肩並肩的從一幢茅草屋後轉了出來。
這兩名婦女一個長臉,一個圓臉,長相是普通,膚色都偏黃,頭發也有點稀疏了,長臉的用破帕子包著頭發,圓臉的則是以木釵綰了發髻,穿著打滿補丁的古代衣裙,裙擺上沾了些灰塵,人也灰撲撲的,正在邊走邊聊。
她們看起來矮小瘦弱,但力氣卻不小,一個背著一大摞柴禾,一個挑著兩桶滿滿的清水,仍舊步履穩健,沒有一點勉強的樣子。
可能因為在聊天的緣故,她們沒有注意到女孩,說話間,直接走進旁邊一條巷子裡,聲音漸漸遠去。
女孩沒有遲疑,立刻跟在了她們後麵。
嗒、嗒、嗒……
腳步聲穿梭在一條條巷弄裡,可能白天的村民都在地裡乾活的緣故,沿途少有人聲,頂多是一些家禽、家畜的聲響。
偶爾有還不需要乾活的孩子的動靜,不過,這個村裡,孩子似乎非常少。
女孩跟著那兩名婦女,一路走到一座院子規模比較大的茅草屋前,聽到的孩童聲音,一隻手數得過來。
兩名婦女沒有敲門,直接推開了虛掩的院門,走了進去。
院子裡,一株高大的柿子樹露出半截,枝頭鮮紅的柿子如同一簇簇火苗,豔麗奪目。
女孩這次沒有立刻跟上那兩名婦女,而是站在院門口,又一次伸手去摸口袋,然後又一次摸了個空。
她皺了皺眉,認真思索了好一陣後,才想起來,她是要去村長家。
而這裡,就是村長家!
想清楚自己的目的後,女孩馬上走進了院子裡。
這座院子足有兩畝大小,雖然被樹籬圍成的菜畦以及池塘占去了一部分麵積,剩下的區域也非常廣闊。
此刻,院子靠近茅草屋的空地上,幾名成年男女,正在忙忙碌碌的收拾東西。
一張滴滿了蠟油、貼著各種符紙的祭案,被兩名成年男性小心翼翼的抬進屋子裡,其他幾名成年人,則拿著新做的笤帚,小心翼翼的掃著地上的香灰。
空氣裡有祭祀過後特有的香火氣息。
這個時候,一名相貌冷峻、頭發花白的成年男性正好從屋子裡走出來,對方看上去四十來歲,身材比普通村民要粗壯一些,腰背挺直,穿著補丁衣服,趿著草鞋,手裡拿著一把剛剛搓好的麻繩。
見到這名成年男性,剛剛那兩名挑水背柴的婦女立刻招呼道:“村長!”
村長微微點頭,正要跟她們說什麼,看到走過來的女孩,頓時笑著說道:“伯媯,你怎麼來了?有什麼事啊?”
女孩立刻回道:“讓我想想。”
一邊說著,她一邊又摸了幾下口袋,仍舊什麼都沒有摸到。
女孩再次皺起眉,努力回憶,她隻記得自己要來村長家,具體來乾什麼的,一點不記得了!
除此之外,一開始的時候,她好像還帶了什麼……
對了!
是老母雞!
她來村長家,是跟老母雞有關!
想到這裡,女孩頓時說道:“村長,你家老母雞呢?”
“我找她有事!”
※※※
村子西南角,樸實的院子門戶大開,新鮮血漬一路滴落進入,沿途都是血腥特有的氣息彌散。
血漬經院門、院子、正屋,最終進了廚房。
原本乾淨整潔的灶台,此刻一塌糊塗,灶上有血刺呼啦的血漬,地上飛著東一撮、西一撮的雞毛,空氣裡還有家禽燒製不完全的淡淡腥味。
灶膛口之前的稻草跟木柴都已經不見蹤影,現在胡亂扔著一些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弄過來的燃料。
水缸裡的水淺下去了一層,水麵上還漂著一層油漬,這一缸水顯然都不乾淨了。
踏、踏、踏……
一陣腳步聲從巷子裡傳來,兩名二十來歲的年輕夫妻,丈夫扛著釘耙,妻子提著裝了稀稀拉拉野菜的菜籃,似乎是剛剛乾完活,從田裡回來。
剛剛靠近自己家院子,聞到那股血腥氣後,兩人頓時警覺起來,沒有任何交流,迅速環顧了一圈四周。
確定附近無人後,這才快速交換了一個眼神。
丈夫取下釘耙,變換姿勢,似乎將釘耙當做了一杆長槍,緩緩朝院子裡走去;妻子緊隨其後,反手把院門關上。
院門剛剛合攏,兩人走路的姿勢都變了,完全不像地裡乾活的農民,而是如同久經專業訓練、擁有豐富室內搏殺經驗的特種戰士。
很快,夫妻倆把整個院子、連同茅草屋都檢查了一遍,發現他們走時做的記號,所有正屋跟廚房的線索都被觸動過,而且觸動的非常光明正大,就好像來者一點沒有發現那些或明或暗的記號一樣,但緊挨著正屋的臥室,卻一點沒有被踏入的痕跡。
丈夫收起釘耙,隨手將其放在屋簷下,語聲平靜的說道:“痕跡太明顯了,一點掩飾都沒有。”
“應該是土著。”
“家裡的柴禾跟稻草都被用了,一路滴進來的是雞血,鍋灶被用過,裡麵煮過肉……”
“應該是某個土著,偷了彆人家的雞,借用了我們的灶台燃料,還有水。”
“走的時候,還在水缸裡洗過手。”
妻子也放下菜籃,扔掉藏在菜籃裡的一塊尖石,點了點頭,說道:“土著很好查,但沒必要。”
“真的查到了,一方麵可能暴露我們自己;另外一方麵,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紛爭和變數。”
“‘灰燼秩序’的人,比我們先進來,肯定已經搶占了更多的先機。”
“我們不能露出破綻!”
丈夫神情嚴肅,非常認真的問道:“這些都是小事,你剛才借著挖野菜,活動範圍比較大,有沒有找到其他成員?”
妻子聞言,微微搖頭,說道:“沒有。”
“我擔心遇到‘灰燼秩序’的人,所以雖然到處轉了轉,但沒怎麼敢跟彆人搭話。”
“伱呢?”
“我在村外活動,你在村子裡轉悠,村子裡麵,有沒有什麼線索?”
丈夫說道:“這個村子所在的地方似乎非常偏僻,偏僻到他們從不跟外界來往,所以也不需要名字。”
“他們提到這個村子,隻會直接說村子。”
“對於外界是什麼朝代,這個村子屬於什麼地方管轄,全部毫無概念。”
“村裡現在差不多有四百多人。”
“一共分為九個姓氏,彼此世代通婚。”
“村裡生活一直很平靜,現在的村長叫‘楚虎’,姓樊。據說處事還算公平,大家比較服他。”
“最近村裡的事情,就是他的小兒子生了病,一直不見好。”
“村民中有謠言說那小孩中了邪,藥石沒有作用。”
“古代社會,都非常迷信。”
“華國也是一樣。”
“楚虎為了這個兒子,專門進行了祭祀。”
“我現在打聽到的消息,就這些。”
妻子邊聽邊思索,然後說道:“名叫‘楚虎’,姓樊?這是華國古代先秦時候的稱呼方式,男子稱氏,女子稱姓。這個村長,很有可能來自先秦時候的楚地。”
“據說華國古代的普通人,起初沒有資格有姓氏,這是當時貴族的專利。在戰國時候,才有‘百姓’。”
“樊這個姓,可能是來自於祖先的技藝,祖上是編織籬笆或者類似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