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是位胸襟開闊、辦事果決且眼光長遠的英主,但同時也是活生生的人,難免會犯錯。作為手握生殺大權的一國之君,出現過錯能夠不自歁、不推諉,並且及時加以修正,實屬難能可貴。
從史書客觀詳實的描述中,我們看到的李世民,是一個交織著善惡、活脫脫的人,而不是高高在上、毫無瑕疵的神。
【01】不被親情左右
上文提到,太宗與長孫皇後伉儷情深。長孫皇後病逝,太宗愛屋及烏,非常疼愛他與長孫皇後所生子女。一次,有人挑唆太宗,說朝中三品以上高官對魏王李泰很輕視。李泰是長孫皇後第二子,為人有才學、知禮儀,很受太宗器重。
太宗一聽兒子受氣當即火冒三丈,立刻召來三品以上官員訓話,聲色俱厲的指責他們“當初隋文帝在位,一品以下官員在他兒子麵前尚且唯唯諾諾,難道我的兒子就不是天子之子!我不過對他們管教嚴些罷了,你們竟敢輕視李泰,我要是由著他來,你們算是什麼東西!”
房玄齡等一眾大臣嚇的跪伏於地不停叩首請罪,隻有魏徵麵不改色,嚴肅的對太宗說“臣敢說群臣之中沒人會輕視魏王!而且按照禮法,三品以上官員是國家棟梁,您在他們和您兒子麵前不應分出親疏。若是綱紀紊亂,咱們另當彆論。但以您的聖明,必定不會縱容魏王折辱大臣。隋文帝嬌慣兒子,任由他們僭越禮法,以至遭到滅族之禍,這有什麼可效仿的!”
太宗愣了一下火氣全消,略顯尷尬的說“你講得太有道理了,不得不讓人心服!朕因私愛而忘公義,剛才還覺得占理,聽了你的話才覺理屈。看來,當君王的不能被親情所左右啊!”
【02】錯了就是錯了
太宗因聽信讒言,處死了被他一手從基層提拔起來的優秀大理卿張蘊古(相當於最高法院院長)。
此事對大唐司法產生了嚴重負麵效應,法官因害怕擔責,將“重罪輕判”當成紅線,誰也不敢輕易觸碰,以致時常出現“無罪判有罪、輕罪定重罪”的現象。
太宗得知後,找來時任大理卿的劉德威談話。
“最近怎麼判重刑的這麼多啊!”太宗有些不滿的問。
劉德威深知太宗為人,索性實話實說“此事的責任在您,與臣子們無關。聖上宅心仁厚,刑法自然寬和;聖上崇尚峻法,刑法勢必嚴苛。”
“朝廷明文規定把人抓進來誤判的,連降三級;把人放出去、放錯了,卻要連降五級。判錯了、判嚴了不要緊,放錯了、判輕了卻要擔大責。官吏出於自身利益考量,隻能枉顧事實寧嚴勿鬆。不是有人教唆他們,隻是畏懼獲罪罷了。陛下如果不將個人喜好摻雜進來,一切按律法行事,這種風氣自會扭轉。”
其實在張蘊古一事上,太宗已向魏徵表達過悔意,並將“判處死刑必須經過五次奏告,獲準後方可執行”寫進了律法。聽了劉德威這番話他不怒反喜,立即允予以批準。此後,冤獄現象果然逐年減少。
【03】魏徵敢說,太宗肯改
貞觀十一年(637年)二月,太宗臨幸東都洛陽,負責接待保障的官員,因接待準備工作不細致被追責。
魏徵勸諫道“陛下您隻因區區的接待標準不細這一小事,就要責罰官員,實在沒有必要。臣擔心此種風氣一旦開啟,將會使天下民不聊生,這可不是您行幸東都的本意!”
“當年隋煬帝譏諷郡縣官員的飲食不精細,竟然按接待好壞來行施獎懲,結果搞的眾叛親離。這些事情都是您親眼所見,為何如今又要效仿呢!”
魏徵的話讓太宗大吃一驚“要不是你,朕可聽不到這話。”
隨即交代長孫無忌等人“朕原來經過這裡,無非是買飯吃、租房住,現在條件這麼好,怎能還不知足!”
【04】魏徵的三封奏疏
經過太宗君臣近十年的努力,到了貞觀十年(636年)以後,大唐國力日漸豐隆。為避免太宗樂於安逸、懈於政事,魏徵接連上了三封奏疏警示提醒。
針對多數王朝善始卻難善終的現象,魏徵建儀“當領導的往往在創業時做得很好,事業一旦有成還能保持初心的卻不多。”
“這是因為,越是困難領導越容易與下屬打成一片,條件越是改善反而越容易自滿。”
“與下屬打成一片,即便性格不合也能齊心協力;驕傲自滿,就算親近之人都會離心背叛。雖然可以借助手中權力震懾下屬,恐怕也難以讓他們心服口服。”
“在欲望麵前能夠知足,在揮霍麵前能夠知止,處高位能夠降尊紆貴,近圓滿能夠保持清醒,安逸時能夠節製自身,和平時能夠不忘憂患,防閉塞能夠從諫如流,施獎懲能夠公平公允,然後再選賢任能使大家各司其職,拱手無為而天下自平,又何必勞心費神去乾預具體事務。”
看到太宗不像以往那般和善,魏徵指出“陛下您最近在推行善政的熱情上有所下降,聞過必改的作風不及當年。對臣子的譴責逐漸增多,態度稍顯嚴曆。由此可見,位高勢必氣盛,富貴難免豪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以當年隋朝國力的繁盛,就是拿現在相比也有很大差距。然而他們如此富裕,揮霍無度也會亡國;我們雖然貧乏,保持勤儉卻能安寧。隋朝在沒有動亂時,自以為不會亂;在沒有滅亡時,自以為不會亡。因此才對下索取無度,對外爭伐不休,即使大禍臨頭仍然沒有覺悟。”
“平靜水麵可以照見容顏美醜,前朝興亡可以知曉事業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