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蒙蒙的光線裡,陳健功的眼睛亮的嚇人。坐在他旁邊的章耀中滿臉惆悵,眼中還閃著淚光。
“真好!”章耀中低聲說了一句,他率先清醒,看了看周圍,“怎麼沒人鼓……”
話音未落,禮堂內響起掌聲,頃刻之間便由零星的拍手聲彙聚成雷鳴般的共鳴,經久不息。
每一個觀眾臉上的表情都充滿了喜悅、激動和感動,有些人甚至眼中閃爍著淚光,也許是被劇中感人至深的情節觸動,也許是為演員們的精彩演繹而打動。
熱烈如潮的掌聲持續了超過兩分鐘時間,章耀中心中默數,期間還有許多壓抑不住內心激動和喜悅的大學生用呐喊來表達他們對於《天下第一樓》這部話劇的喜愛。
每當掌聲回落,這群人就以最飽滿、真摯的聲音呼喊著,讓掌聲再次如潮汐一般湧上來。
掌聲與呐喊聲持續了整整五分鐘時間,巨大的分貝充斥在禮堂當中,這是燕師大禮堂自落成以來所經曆的最榮耀的時刻。
而剛剛退到後台的演員們,在禮堂內陷入沉寂的那一刻,心中是忐忑的,幾十秒的時間變得無比的漫長。
直到掌聲響起,真摯熱烈,山呼海嘯一般的衝向舞台、衝進幕後,他們終於知道
《天下第一樓》成功了!
他們被觀眾的掌聲和歡呼聲包圍著,徜徉在巨大的幸福之中,臉上洋溢著無法掩飾的興奮與滿足。
大家三五成群,互相擁抱祝賀,分享成功的喜悅。這一刻,他們忘了男女之彆,也忘了師生輩分。
所有人沉浸在喜悅之中,外麵的掌聲與呐喊聲不僅是他們對辛苦排練的回報,也是對他們表演和工作的認可。
一部成功的話劇,離不開台前幕後所有人的努力。
這群初次接觸話劇的學生們,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們的話劇初體驗竟如此成功。
所有人都明白,這部話劇的成功除了大家的付出,更大的功勞是在劇本身上。
李路楊站在後台出神的仰望著舞台,幕布還沒有拉開,他隻那樣出神的望著,誰也不知道他在望著什麼。
過了好一會兒,他突然喊了一聲:“該謝幕了!”
還沉浸在成功喜悅中的眾人恍然,外麵觀眾的歡呼鼓掌了幾分鐘了,他們幕還沒謝呢,真是高興傻了!
舞台上的幕布再次拉開,燕師大這群業餘話劇演員們依次走上舞台,他們學著在人藝看到的那樣,以劇中人物的形象一個個走到舞台中央,向觀眾們致意。
每出現一個人,台下的掌聲便熱烈一分。
看著台上的演員們,台下的歡呼聲比之前更加狂熱。
也不知是誰帶的頭,所有人站立起身,雙手高舉過頭頂鼓掌,以此來表達他們內心對這場演出的無限推崇和喜愛。
因為此刻在台上發著光的是與他們在同一間教室上課的同學,是與他們一起在圖書館埋頭苦讀的好友,是和他們共同走過獨木橋的同輩人。
這一刻,台下的觀眾們從未如此為自己身為燕師大學子而驕傲自豪過。
所有參與《天下第一樓》的學生演員湧上舞台,同樣麵帶著自豪的笑容,台下的掌聲和歡呼聲是對他們最好的肯定,讓他們深感欣慰和驕傲。
學生們把黃會琳簇擁到舞台上,作為把《天下第一樓》從劇本落實到現實的功臣,她受到了學生們熱烈擁戴。
黃會琳登上台後滿臉喜悅,與學生們歡聚在一起,又不斷的朝台下鞠著躬。
高興過後,台下的眾人隻看到她朝台下指了指,好像說了一句話。
台上穿著馬褂長袍的“盧孟實”李路楊三兩步蹦到了舞台下麵,來到坐在最前排的林朝陽身前,竟單膝跪地,拱手相請。
剛剛結束演出的李路楊滿臉是汗,眼神灼熱的望著林朝陽,充滿了朝聖者的虔誠。
他在用這一跪,來表達內心對於林朝陽最深沉的崇拜。
李路楊突然的舉動讓禮堂內出現了一片騷動,學生們不明白他為何作出這樣的舉動,紛紛起身探望。
隻見一個高大的年輕人雙手扶著李路楊,想把他拽起來,可年輕人似乎沒想到李路楊跪的太實誠,這一拽竟然沒拽起他來,反倒是被李路楊拉了一把,離開坐席。
被迫站起身,林朝陽看了一眼身旁原本坐在他身旁的陶玉書,這個時候舞台上又下來了吳穎芳和李真喻等人,幾乎是將夫妻倆架著上了舞台。
兩人來到舞台上,與黃會琳站在一起。
李路楊又跑回到舞台上,大聲呼喊起來。
“這位就是我們《天下第一樓》的編劇林朝陽同誌,他還有個名字你們也應該知道——許靈均!”
李路楊的聲音回蕩在禮堂的上空,仿佛一聲號令,掌聲再次排山倒海一般的襲來。
剛剛過去的一個半小時,台下的觀眾們欣賞到了一出精彩絕倫的話劇,演員們的水平拍馬也難及人藝的演員,但大家卻收獲了堪比觀看人藝演出的精神享受,這一切的功勞都要歸功於林朝陽那驚才絕豔的劇本。
早在半個月之前,燕師大校園裡便流傳著關於《天下第一樓》的傳言,說中文係弄到了一部堪比《茶館》的劇本。
許多人聞此言論,連內情都懶得打聽便嗤之以鼻。
堪比《茶館》?
吹牛也得講點邏輯,中國話劇誕生大半個世紀,《茶館》隻有一部。
哪怕是老舍先生在世,也不敢說自己能再寫出一部《茶館》。
一群學生看著一部好點的劇本,吹的都沒邊兒了。
除了那些了解內情的人,燕師大校園內的絕大多數學生都沒把這件事當真。
如今,《天下第一樓》成功首演,那些當初對傳言嗤之以鼻的人看過話劇之後徹底懵了。
《天下第一樓》表現出了一出傑出話劇所應該有的所有元素,劇中人物形象飽滿、矛盾衝突自然強烈,情感糾葛引人入勝。
通過講述“福聚德”的興衰曆程,深刻的揭示了社會、曆史變遷對個體命運的影響,更對封建家族製度、商業倫理、人性弱點等進行了犀利的批判與深刻的洞察。
以小見大的展現了時代背景下個體命運的浮沉,劇本所表現出的對於曆史、社會和人性的深度思考,令人心悅誠服,歎為觀止。
有些心思敏銳的人,望著台上那群熱烈如火的年輕人,心中冥冥中生出一股明悟來。
今晚,他們似乎見證了經典的誕生。
此生,何其有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