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勳自是被秦瑱一封信件勾起了貪欲,眼見時機大好,便有心乾上劉備一票。
隨著他這一遣使,寇才等人自是忙北上霍山,準備見過梅成。
在這途中,秦瑱在霍山討伐陳策自也有了進展。
因是之前陳策被連續擊敗兩次,便有了投降之心,可由於秦瑱提出讓他卸甲來降,他心中猶豫不決。
但陳策自是猶豫,秦瑱卻不會給其太多考慮時間。
因為現在他已經施展了苦肉計,隻需要等到劉勳那邊回應,他就要回軍攻打劉勳。
在這種情勢下,儘早逼迫陳策投降,有利於他下一步計劃的進行。
所以在陳策派遣使者獻降之後,秦瑱便令趙雲入駐青山道中,當道紮寨,同時又讓橋蕤率領兵馬探尋入山之口,做出準備強攻之勢。
對此,橋蕤自然有些疑惑,找到秦瑱問道;
“之前陳策遣使來降,可見其歸降之意。”
“雖說還未回應,但思慮幾日,自也會收兵而降。”
“我軍既然還要再戰劉勳,何以在空耗力氣?”
秦瑱見狀,卻對橋蕤笑道:
“眼下陳策所以投降,乃畏懼我軍之勢!”
“可使者歸返之後,便未遣使前來,可見此人還有歸路,尚在猶豫!”
“如此考慮幾日,其人雖會投降,卻難保麾下儘皆降服。”
“因此,我軍方要堵其歸路,讓彼等知曉,現在除降我軍之外再無他途!”
“這般行事,正可逼他決斷,也可彰我軍之威,讓其不敢再叛!”
“正是磨刀不誤砍柴功,如此定下其心,方可安心回軍對敵劉勳!”
橋蕤聽得此言,也知秦瑱曆來謹慎。
這般行事,確實可以保證讓群賊徹底心服。
隨之他也不再疑慮,帶著人馬四處探尋進山之路。
如此幾日下來,果然探知數條進山之路。
其中小道無數,大道卻有兩條,一條乃是沘河河道,此河穿流霍山,直抵霍山大寨之後的黑石渡;
一條卻在群山之間,雖不如青山道這麼方便,卻能繞過群山,直入霍山盆地!
得知此事之後,橋蕤便向秦瑱彙報道:
“如今入山,唯有三條乾道,青山道已被我軍所據,或可佯攻此處,繞路直抵敵軍大寨!”
而秦瑱一聽,便即笑道:
“我等隻欲逼他歸降,又不欲與他一絕生死,何必直殺大寨!”
“吾觀霍山之地,四處環山,難以脫出!”
“為慮彼等借水路遁入大彆山中,當先取黑石渡,攔其去路!”
隨之他便令橋蕤分兵,和趙雲佯攻霍山大寨,同時順水而上占據黑石渡。
他們這邊一動,可把陳策等賊嚇得夠嗆!
要知道經過兩次大戰,他們對劉備軍的實力已經有了一個基本認識。
打他們是打不過的,眼下隻有投降或者逃走兩種選擇。
隻是陳策還在猶豫該不該卸甲,這才沒有反應。
結果才等幾天,又聽麾下放哨小卒來報道:
“秦瑱已遣麾下大軍兩路進山!”
聽得此信,陳策自是又將一眾頭領聚在一處,慌忙道:
“前日我聽秦瑱有意提我首級領功,本以為隻是威嚇之語。”
“不料才及數日,他便遣軍進山,可見此人卻非善與之輩。”
“如今必然惱怒我等不降,欲要強攻營寨,該當如何是好?”
眾首領聽著這話,一時間都是暗歎陳策難當大事!
之前最開始要是直接投降,那自然就免得他們兄弟死傷。
其後兵敗投降,雖然沒有功勞,卻也能免去秦瑱發怒。
結果兩次機會皆被錯過,因為惜命之心,又要耽擱時間。
現在人家打進來,你卻又怕了,這是什麼道理?
當下便有一人起身對陳策道:
“秦瑱雖然惱怒,卻還未與我等交戰!”
“現在投降,卻也不遲!”
“當趁其軍未至,遣使降之,依其言語卸甲交兵,或可免難!”
陳策見狀,再度猶豫不決,既是畏懼秦瑱之威,又怕投降被秦瑱清算,故而一時不語。
可他這麼猶豫一會兒,便有頭領起身道:
“大帥不降,吾便先降!”
他這一起身,眾人自是紛紛起身相隨道:
“我等也欲降之,不知大帥如何決斷?”
見得眾人逼宮,陳策自是惱怒,可彼等人多勢眾,他卻也壓不下來。
思來想去,隻得搖頭歎氣道:
“便依諸位之言就是,吾領爾等降之!”
他心想到了現在這個局勢,伸頭縮頭都是一刀,他好歹也是頭領,自然不能一意孤行。
如此決定之後,陳策便派遣使者出山,準備徹底歸降。
使者一處山外,便見趙雲陳兵於此,心中恐懼,忙先喊道:
“將軍勿再進軍,我等願降貴軍矣!”
趙雲聽著這話,心想陳策先降一次,如今再降,恐怕是真。
但彼等賊寇,無信無義,之前投降就沒消息,若是先報秦瑱,難免惹得秦瑱奔波。
他不如在這裡先行受降,若陳策果真投降,再報秦瑱不遲!
於是他沉默一陣,便高聲道:
“回去告知陳策,若欲投降,先將兵刃交出,納首來拜!”
“如此空口無憑,我卻不受!”
當下便繼續命令麾下士卒進軍。
那山賊見狀,自是心中大駭,忙回到寨中報道:
“敵將趙雲讓大帥先交兵刃,納首而拜,不然不受我等之降。”
“眼下還在進軍,已至我大寨之外!”
陳策一聽,心慮當日他與趙雲見過,屬實不是對手。
若他納首去拜,趙雲又有壞心,豈不是要壞事?
可他又見諸多頭領都在注目與他,心想左右不過一條性命,哪裡比得過自己諸多兄弟?
他之所以能糾集十幾股賊寇,就是因為講義氣!
現在眾人皆指望他,他豈能隻顧自己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