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遵的機甲設計詳細注明了很多細節,並且簽名也是他的。
很多跨國工作者已經對這位叫佘遵的人很感興趣。
一個才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怎麼能設計出如此先進的機甲?
這人身上有很多謎團,如果真按他的年齡計算,他是機甲設計界的天才。
隻要把他納入國際航空部,最好的資源培養他,未來一定可以成為十級機甲設計師。
如果真能培養出這樣的天才,至少一百年內沒人能動搖國際航空部的地位。
機甲製作非常看天分,像佘遵這樣的天才百年內恐怕難以找到第二個。
所以佘遵一提交圖紙,立刻得到了格外的關注。
不過佘遵的圖紙並不詳細,上麵有許多標注,也隻有他自己能看懂。
在這方麵,國際航空部也無可奈何。
因為他們並沒有明確規定機甲設計師提交的圖紙要達到什麼具體要求。
圖紙的標準本來就是靈活的,設計師們自己和他們的團隊看得懂就行。
畢竟設計圖本來就不外傳,也沒必要弄得人人都懂。
大多數機甲設計師有個完整的團隊協助,設計的圖紙總得讓同伴也能理解才行。
否則每次遇到問題還得問一遍,效率就很低。
但佘遵不一樣,他是一個人獨立完成的。
雖然也有團隊幫助他組裝,但他們隻負責裝配。
因此佘遵的這份圖紙在每個連接部位有專門注釋。
但在材料選擇和核心構造方麵完全沒有提到。
說白了,拿到這份圖紙除了知道外殼怎麼拚,其餘的什麼都不清楚。
拿著這個根本無法複製同樣的機甲。
然而,這份圖紙上卻明確標注了這台機甲的各種性能參數。
那些標注令人震驚——例如它的拳頭力量能達到十二噸。
這意味著一拳下去連重型坦克外殼都能砸爛。
類似恐怖的數據在他的機甲上不止一處。
所以如果這台機甲能做出來,將會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壯舉。
但這台機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也許換上更高級的材料會更好。
這句話被佘遵直接寫在這份機甲設計上。
其實這也不怪佘遵,佘遵的這份機甲設計本來就是隨手在一張草稿紙上完成的。
他一向沒習慣正式繪製機甲的設計圖。
每當靈感湧現時,他就隨手抓張紙亂塗亂畫起來。
在設計這台機甲時,他也是這樣的狀態。
他隻畫了機甲大概的外形和所用材料,至於內部結構和關鍵部件,則是他直接動手做出來的。
設想中的詳細圖紙和其他內部框架都散落在其他紙上。
當他問科研部部長需要寄幾張圖紙過去時,
部長直接說隻需要這一張。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佘遵隻了外形和外殼的設計。
這張圖紙算是佘遵相對比較詳細的一份了。
彆的圖紙要麼隻有一個核心,要麼隻是一個關節,看起來很敷衍。
但國際航空部卻對此表示認可,他們已經認識到了佘遵這台機甲的潛力。
無論佘遵的話有沒有誇張成分,國際航空部還是想邀請他過來。
細想之下,佘遵並沒有誇大其詞的理由,的資料並不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