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處理完俘虜的問題後,沮授、顏良、甘寧、周泰和趙風便率領著部隊返回鄴城。
返回鄴城後,沮授給甘寧記了首功,這讓甘寧喜笑顏開,高興不已。
接著沮授考慮到胡元帝國的戰況緊張且膠著,於是作出了戰略調整,想派遣顏良、甘寧、周泰三人共率領十萬人馬前去支援蘇烈。
而自己則留下來與夏侯蘭、趙風以及其一眾袁紹降將共同防守冀州。
想到這裡,沮授把一眾冀州文武召集起來,向眾人闡述了自己的想法,大家聽後都顯得有些憂慮。
田疇尤其提出了疑問“雖然黑山軍已暫時撤退,但我們也不能忽視潛在的威脅,如此大規模調動兵力,難道不會過於冒險嗎?”
聽完田疇的話,其他一眾文武也紛紛表示讚同。
然而,沮授卻自信地解釋道“田疇先生的顧慮是有道理的,不過各位也應該知道,目前大多數黃巾軍已歸順我軍。我打算請求主公寫一封信給張角先生,讓其嘗試說服黑山軍投降。即便勸降不成,我們也能確保張燕被牽製,無法對我們構成威脅。等到胡元帝國的戰事平息,我們再調轉兵力對付黑山軍。”
眾人聽完後,都表示讚同沮授的計劃。
而沮授見眾人皆無異議,便不再猶豫,當即揮筆疾書地寫下了一封書信。
隻見沮授將這封信小心翼翼地折疊好,然後喚來一名隱龍司密探,鄭重其事地將信件交予他,並叮囑道“此信關係重大,務必儘快送達青州,交到主公手中!”
那名密探接過書信後,深知任務緊急,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翻身上馬,揚鞭疾馳而去,一路煙塵滾滾。
與此同時,沮授轉身麵對顏良、甘寧和周泰三位大將,下達命令道“三位將軍,你們三人需在一周之內完成戰備工作,然後出征。此次進軍元胡帝國,馳援蘇烈將軍等人,務必要全力以赴,不得有誤!”
顏良、甘寧、周泰三人齊聲應諾,表示定當不辱使命。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整個軍營都沉浸在緊張忙碌的氛圍之中,很快時間便到了約定之日,顏良、甘寧、周泰三人便帶著部隊向著胡元帝國而去。
另一邊的蘇驍接到沮授的書信後,也立即派人前往麗州通知張角帶人前往冀州勸降黑山軍。
張角收到信後,略加思考,決定親自帶領管亥、劉辟、龔都、何曼、何儀五人前往冀州,其餘人繼續率領部隊清剿女真帝國境內的邪魔。
經過半個月的日夜兼程,張角幾人終於抵達了冀州城。
沮授熱情接待了張角,並詳儘地向他介紹了當前的情況。
張角一聽,也意識到事情的緊迫性,知道此事越早解決越好,於是決定不延遲一刻,立刻著手處理。
沮授原本建議張角先休息一日,以便恢複精力,但張角堅持即刻啟程。
最終,沮授遵從了張角的意願,迅速指派了一名隱龍司密探作為向導,引導張角前去尋找張燕。
經過連續數日的行程,張角一行人終於抵達了一個龐大的營地之外。
麵對突如其來的一行人,守門的黑山軍侍衛大聲喊道“來者何人。”
張角聞言,出示了一枚令牌,並對衛兵說道“勞煩這位小兄弟,將此物轉交張燕將軍。”
衛兵接過令牌,打量著這群看似熟悉的陌生人,一時卻記不清曾在何處見過他們,遂決定暫讓張角幾人稍等片刻,自己進去通報情況。
不一會兒,張燕就匆匆忙忙地跑了出來。
一見到張角,臉上滿是難以置信的神情,仔細地觀察著張角以及管亥等人。
過了一會兒,張燕直接單膝跪地,向張角拜了下去,激動地說道“弟子張燕,拜見天公將軍。”
而張角看著眼前的張燕,心中百感交集,多年未見,如今已是物是人非,張燕也成為了一方諸侯。
張角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心情,然後伸手將張燕扶了起來,輕聲說道“飛燕,好久不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