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漢墓,亦稱廣陵王墓,是劉胥夫婦同塋異穴合葬墓,位於江蘇省高郵市湖西天山鎮,1979年市采石場在開采石料時發現。墓坑深18米,東西寬23米,南北長28米,墓道長60米,墓頂封土5米有餘,墓室填土約兩萬方。棺木南北長1665米,東西寬1428米,以珍貴楠木製成,折合木材54556立方米,以結構複雜,規模龐大,穩重壯觀,構件比例協調。
墓中出土有代表漢代較高等級禮儀的楠木壘成的“黃腸題湊”、金縷玉衣殘片,其中還出土大量玉器、銅器、漆器、陶器、木傭、車等器物。出土的隨葬品中的漆器、木雕製作非常精美,特彆是漆塌、木履和成套的浴具為漢代考古少見。[2]
天山漢墓的出土為研究漢代葬製提供新的考古資料。該墓1982年被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劉髆(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前88/87年),昌邑哀王。漢武帝劉徹第五子,母為李夫人。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立為昌邑王。在位十一年薨,諡哀,子劉賀嗣立。年少封王漢武帝有六個兒子。衛皇後生戾太子劉據,王夫人生齊懷王劉閎,李姬生燕剌王劉旦、廣陵厲王劉胥,李夫人生昌邑哀王劉髆,趙婕妤生幼子漢昭帝劉弗陵。
據《史記佞幸列傳》,李夫人生子劉髆後,其兄李延年封為“協律都尉”。而武帝“定官名,協音律”發生於太初元年五月。又據《史記大宛列傳》,“而欲侯寵姬李氏,拜李廣利為貳師將軍,發屬國六千騎,及郡國惡少年數萬人,以往伐宛”,而李夫人之兄李廣利出發伐大宛的時間為太初元年八月。故劉髆很可能生於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
武帝幼子劉弗陵尚未出生之時,劉髆作為武帝最小的兒子,受到武帝的寵愛,武帝為他選擇了夏侯始昌作老師。夏侯始昌遂為太傅。
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六月乙醜日,劉髆被封為昌邑王。子賀嗣立。
昌邑王共在位11年薨,諡號哀,其子劉賀嗣立。[1]根據《漢書武帝紀》,劉髆薨於後元元年公元前88年春正月。根據《漢書武五子傳》及《漢書諸侯王表》,自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算起,至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昌邑王方在位11年而薨。其卒年應為後元二年。昌邑王在位的11年中,並沒有何時就國的記錄,無有從昌邑至長安的來朝記錄。
諡號之解。根據《逸周書諡法解》,早年孤單又短壽天折的諡號“哀”,謙恭仁惠而短壽夭折的諡號“哀”。
人物關係父親:漢武帝劉徹[1]母親:李夫人(霍光追尊為孝武皇後)兄弟:長兄戾太子劉據,次兄齊王劉閎,三兄燕剌王劉旦,四兄廣陵王劉胥,六弟漢昭帝劉弗陵姐妹:衛長公主當利公主:是漢武帝和衛皇後的長女,也是漢武帝最喜歡的女兒。先嫁給平陽公主的兒子平陽侯曹襄,因曹襄早逝,再嫁欒大。鄂邑長公主蓋長公主:生母不詳,劉徹去世後因撫養漢昭帝被封長公主,與燕王劉旦、上官桀、上官安及桑弘羊等合謀誅除霍光,事發後自殺。諸邑公主:史記索隱稱其母為衛子夫,死於巫蠱之禍。石邑公主:史記索隱稱其母為衛子夫,生卒年不詳。陽石公主德邑公主:生母不詳,死於巫蠱之禍。夷安公主:生母不詳,嫁漢武帝姊妹隆慮公主之子昭平君,後昭平君因殺人犯法而被處死。兒子:漢廢帝劉賀[1]孫子:海昏侯劉充國,海昏侯劉奉親,海昏厘侯劉代宗。
西漢前少帝劉恭公元前190年公元前184年,公元前188年9月公元前184年8月在位,漢朝第三任皇帝。皇太後呂雉命令漢惠帝皇後張嫣漢宣平侯之女,為孝惠皇後時,無子佯為有身,取周美人周采女之子名之,立所名子為太子。
身世概述,西漢前少帝劉恭公元前190年公元前184年,公元前188年九月公元前184年八月在位,漢朝第三任皇帝。呂雉命令漢惠帝皇後張嫣宣平侯女,為孝惠皇後時,無子,佯為有身,取周美人周采女之子名之,立所名子為太子,同時,呂雉命宮女鴆殺周美人。繼承皇位,漢惠帝七年秋八月戊寅公元前188年,孝惠崩,九月辛醜,葬。太子劉恭即位為帝,即前少帝,謁高廟。元年,號令一出太後。公元前187年為漢少帝元年。
帝王作為公元前188年9月公元前184年8月,在位4年,3歲7歲1傀儡皇帝:呂雉太後稱製,掌實權,分封呂氏。2無為之治:呂後延續道家黃老學說,實施無為之治。折疊怨言致死呂雉成為太皇太後,臨朝聽政,並分封呂姓諸王,極力擴展呂氏勢力。帝壯,或聞其母死,非真皇後子,乃出言曰:"後安能殺吾母而名我?我未壯,壯即為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