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問過當地的百姓,這幾種都是他們在種植的稻種。隻是不知道國公要的是哪一種,所幸就都要了一部分的稻種送來。”負責跑腿的東風把事情大致說明了一下。
“可知這些稻種各自的特點?”陳辰開口問道。
“知道的,在交州之時,便詢問過當地的百姓。”說著,指了指報著種子的紙袋,“全都寫在紙上了。”
陳辰很滿意地點了點頭,“下去領賞吧,一路辛苦了。若是此事最終成了,我另外再給你們請功。”
“多謝國公!”東風行過禮後,就退了出去。
至於請功什麼的……
對於他們這些大部分時候都在陰影中活動的人來說,其實並不是很吸引人……
陳辰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心中歎了一口氣。
隨後目光掃過了眼前的四個紙包,小心翼翼地打開了其中的一個。
宋朝傳入國內,並開始大規模種植的占城稻是占城國的百姓經過了長時間的培養選育出來的最佳的品種。
這個時候的占城稻果然還不是後世那個相對高產的有些嚇人的稻種。
隻不過送過來的這幾個稻種基本上把占城稻的優點都涵蓋了。
有了這一批稻種,再加上腦袋裡的知識,陳辰有信心在兩年之內,把成品的占城稻給培養出來。
更進一步的雜交水稻,一時半會兒可能還沒有辦法,但在天下太平之後,陳辰就會有大把的時間來進行相關的研究工作了。
禾下乘涼夢,便提前千年,替袁老實現了吧。
因為時間接近了年底,氣候條件並不適合水稻的種植了,但並不意味著沒有辦法進行其他農業方麵的嘗試了。
在兩漢時期,有一種名為“火室”的技術。
人們通過在室內生火,創造人工溫室來種植蔬菜。
這種方法雖然成本較高,但已經能夠種植多種蔬菜,如韭菜、生薑、木耳等?。
雖然實現了冬季種植蔬菜的目的,但是因為成本的問題,完全沒有辦法擴大生產,所生產出來的蔬菜基本上也隻能供給給有錢人家食用,普通百姓基本上就不要想了。
陳辰想要建造溫室大棚,以此來給百姓提供額外的種植收獲是一方麵,另一方麵也是在嘗試改變作息方式。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這是《千字文》中的一句,也是華夏古人遵循著自然規律總結出來的處事哲理。
但是,若是想要改變社會形態,把農耕文明向前發展,扶正工業文明,就一定要嘗試改變這種固有的思維定勢。
總不能工廠每年冬天都不運作吧?
所以,提前讓百姓習慣冬天也能夠勞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隻不過作為大棚的搭建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的塑料,很明顯陳辰目前沒有能力能夠弄到。
或者說,以目前東漢末年的科技水平沒有辦法弄到。
那就隻能退而求其次,想其他的辦法來解決了。
最開始的早期大棚,使用草搭建草棚,並在棚內放置溫熱的馬糞來保暖。
這種方法簡單且成本較低,但保溫效果有限?。所以,能夠提升的蔬菜產量等也有限,甚至能不能長出來還要看老天爺的臉色,陳辰自然不會考慮這種方法了。
除了草棚和馬糞的組合之外,還有其他可以考慮的材料。
比如紙、牛角薄片、腸衣?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