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大秦四年秋,韓鏡頒布聖旨,天下百姓接要種痘,且種痘是免費的。
各地官府還是普及種痘的好處,便是可以杜絕天花的感染。
當然,種痘是強製性的,有百姓對此不願意配合會有官府出麵。
霸州這邊最先接種了牛痘,從剛滿月的孩童到七八十歲的老者,除了已經生過天花的人,其餘的一個都沒落下。
最終無一人傷亡。
其中倒是有對牛痘不適應的,過程相對比較凶險,有秦鹿和素娘帶著那群醫者在城內走訪問診,全部都挺過來了。
這其中最配合的當屬桂雲縣,王縣令接到上邊的政令,親自去將醫者接到縣衙,和鎮撫所的人一起維護當地的治安,按照村與村的計劃,全部給種上了牛痘。
這其中縣裡有那麼一兩個過程比較凶猛,好在醫者跟在素娘身邊學到了很多,沒有造成百姓的死亡。
最終手臂上隻留下一顆很小的痘印,便算是成功了。
也有一些比較頑固的,說什麼都不種,還說這是朝廷要害他們。
至於說害他們有什麼好處,那些人說不出個一二三,反正就是覺得朝廷不安好心。
遇到這種情況,縣裡是不會采取暴力手段的,他們會找到村正或者是裡正,讓他們去勸一勸。
這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你染上天花,倒黴的隻能是你的親人和村裡人。
如果你身邊的人都種了,就你每種,到時候治療天花,想想得花多少錢,啥條件啊就不拿自己的命當回事了。
關鍵是能救回來那最好,天花如此凶險,誰能保證一定會把你治愈
某縣城內,一個婆子抱著自己剛滿半歲的孫子過來種痘。
“大夫,種了這個牛痘,真的就不怕天花了嗎”婆子擔憂的問道。
大夫含笑點頭,“是的,隻要種痘後在家中好好待著,等待皰疹結痂後脫落,就不用再擔心被天花傳染了。”
婆子倒是想相信大夫,可是她不理解,“這是為啥”
旁邊一個小姑娘笑眯眯的取出一本畫冊,開始給這位大娘講解。
“大娘,天花呢,是長這個樣子。”小姑娘指著一個凶猛的病毒模樣的東西道“它進入咱們體內,會造成很大的破壞,我們身體差的很難熬過去。牛痘也長得這個樣子,彆看它長得和天花一樣,但是它沒有真正的天花厲害,我們身體稍微差些的人也能扛得住。”
“都是天花,咋抗”大娘不明白。
“他們長得一樣,簡單的說就是殺傷力不同。天花就是一把很鋒利的劍,刺中你肯定得見血,牛痘就是一把木劍,頂多就是皮肉稍微疼一點,看不見血,意思就是這麼個意思。咱們身體裡呢,有一種細胞”
大娘打斷小姑娘的話,“大夫,啥細胞,細胞是啥”
小姑娘想了想,“咱們人就是有很多很多種細胞組成的,大娘咱們先不討論細胞,說的是天花。”
“哦,對對對。”大娘忙不迭的點頭。
“牛痘進入咱們身體的時候呢,因為不像天花那麼厲害,所以咱們體內的細胞可以幫你輕易殺死這些”
小姑娘講的生動,大娘即便有不懂的地方,大體還是能聽個差不多的。
最後的最後,她看著畫冊的末尾,道“照你這麼說,咱們的細胞,還真厲害。”
“是的”小姑娘合上畫冊,笑道“回去後好好看著點,彆讓他抓撓,一般二十天左右就能康複了,等孩子長大些就讓他去讀書,以後我給大娘講的這些,學堂裡都能學到的。”
“唉,好好好,等我孫子長大了,也讓他做個治病救人的大夫。”
“謝謝大娘,您慢走。”
至於這位大娘回去後如何勸說那些頑固的人,咱們就不提了。
經過這幾年的休養生息,大秦人口三四年的時間增長了近二十萬,這可不是個小數目,要知道這都是活下來的。
古代醫療落後,孩子生下來也不一定能活下來。
能有二十萬已經值得肯定了。
原大盛境內的百姓已經繳納了一批糧食,這些糧食都放到了朝廷所轄的糧鋪中進行售賣,還分批送往邊關的軍營。
齊征帶著大軍在極北之地進行開墾,如今那邊已經初具規模,而且種植的糧食還可以自給自足,同時也在齊征的帶領下,進行著軍事化的訓練。
華陽縣,裡正帶著村子裡的人來縣裡種痘。
這其中也有韓家六口人。
前兩年小王氏又生下來一個女兒,他們在村子裡很不受待見。
同時村子裡的族人怎麼都想不到,曾經那個被欺負的孩童,居然成了天下之主。
即便如此,韓氏一族也沒得到任何的好處,這都是因為韓水生一家而起。
其實換個思路,若是韓水生一家沒有磋磨三房母子,他們家現在也不會分家,秦氏不會死,韓鏡說不得已經在讀書,準備去大盛謀個一官半職。
韓家有不少的青壯年去北地乾活的,這些年不少人家都賺到了錢。
韓大牛吃不了苦,哪怕是種地也都是懶懶散散的,旁人一畝地好好伺候能收入四百斤,他們家的地能也就三百左右。
反倒是分家後的二房,兩個孩子都已經娶妻,韓永安甚至都有了孩子,他們一家乾活肯賣力,日子過得很是不錯。
今年韓永安就跑到北地修建新皇城了,韓永順因為還沒有孩子,暫且沒辦法出門。
隻等到媳婦懷孕,他也會去北地乾活賺錢。
離開了韓家,高氏也是為了爭口氣,對兩個兒子管的稍微嚴格了些,畢竟分家的時候幾乎沒得到什麼東西,就連房子都是後來賺錢蓋起來的,女兒的嫁妝給的不多,滿打滿算也就二兩銀子,這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知道韓鏡出息了,秦氏成了太後,她心裡也經常火燒火燎的,後悔當初怎麼就瞎了眼,變著法的作踐秦氏。
如果和她好好相處,現在不說封侯拜相,起碼能住上大宅子,出門最差也有馬車,不用再為了賺錢勞心勞力。
抱著大孫子和兒子兒媳趕到鎮上,一塊等著種痘。
遠遠的看到韓水生家,高氏翻了個白眼,沒有上前去打招呼。
韓二牛死了,她和韓家就沒關係了,前麵有韓大牛盯著,養老錢怎麼都找不到自己兩個兒子頭上。
哪怕是住在一個村子裡,兩家卻很少能碰到,更彆提主動上門了。
高氏恨不得離著這一家子越遠越好。
也虧得韓水生還要點臉,知道三房不待見他們,在村子裡名聲幾乎都臭了,故此很少出門。
不然走在村子裡,村民看到也得指指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