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清華四哲
倫敦,英國皇家學會。
洛克耶收到李諭的信,讀完後大為震動,他立刻去劍橋大學找到了卡文迪許實驗室主任湯姆遜。
“教授,你一定要看看這個!”
“有什麼大驚小怪的?難不成今天賽馬你輸了個精光?”湯姆遜說道。
洛克耶把李諭的論文放在了湯姆遜的辦公桌上,“李諭的信收到了,天哪,他竟然說哪怕微小如氫離子仍然可以繼續細分,我想你一定會很感興趣。”
“氫離子?”湯姆遜戴上眼鏡,“拿給我看看。”
湯姆遜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研究氣體導電和陰極射線,對原子領域的東西非常敏感,看完後立刻意識到李諭的膽子真的大,這種驚世駭俗的理論也敢提出來,但似乎又找不出什麼破綻。
見他遲遲不說話,洛克耶問道:“怎麼樣?有什麼問題嗎?”
“至少我看不出問題,”湯姆遜搖搖頭,“而且他似乎還解釋了一個久久以來困惑我的問題。”
洛克耶雖然名氣比不上湯姆遜這些大佬,但他辦了這麼多年《nature》,閱讀的科學文獻數量絕對是數一數二的,他猜到了湯姆遜想說什麼:“教授指的是此前你測到的氖離子原子質量的奇異現象?”
李諭說:“類似的實驗還有很多,我以後專門寫本書,讓商務印書館印出來,我想你們用得上。”
雖然敬業學校緊挨著祭拜孔夫子的上海文廟,但它此時現在卻是實打實的新式學校。
洛克耶眼光敏銳地說:“也就是如果想要驗證李諭的說法,還要過一段時間。要是真能論證出來,以目前瑞典皇家科學院的態度,肯定又會是一枚物理獎章。”
李諭說:“閃電的火花燦爛奪目,而火花中一些小微粒就是電子。電子是一些帶電的小東西,它們是原子的組成部分。原子嘛,哦,一切物質都是原子組成的,你看大樹、房子,還有你我,都是原子組成的。”
“雲水是哪一位?”李諭問道。
但這件事目前比較難爭論,隻能寄希望於更好的質譜儀出現。
剛到校門口,李諭就看到了一個大大的牌匾,上麵寫著“海濱鄒魯”四字。
李諭耐心說:“你看不見的,原子太小了。”
然後說:“有些人可能見過這樣的現象,但它背後的道理,其實就是向心力與慣性,這就是能夠解釋宇宙運行的、偉大的牛頓力學定律。”
這裡不屬於租界,是上海縣城管轄的地區,豫園再往南一公裡的位置。
蔡元培給李諭介紹說:“這四個字是林則徐大人當年在此地辦公時所提。”
湯姆遜說:“是的,當時我測量氖離子的原子質量時發現,即便扣除了電荷影響,氖離子的原子質量竟然仍有兩個值,一個是20氫原子質量,一個是22氫原子質量。我一直認為就應該是20,之所以出現22,是因為氖離子又捕獲了兩個氫原子。”
幾個實驗下來,學生已經完全勾起了對物理學的濃厚興趣,就算是困難,也要認真去求索。
這些還好解釋,最後李諭找來一盒火柴,做了那個很著名的隻用三根火柴,不依靠粘結、重物堆壓,而在桌子邊吊起重物的實驗,所有人看後都驚呆了。
“卡文迪許實驗室中不就有教授改進過的質譜儀嗎?”洛克耶說。
論文發出後,立刻引起了大量科學家的討論。
葉企孫問道:“電子?那是什麼?”
呂碧城此時正在北洋女子公學做總教習,自然脫不開身,李諭就帶上了胡嘉言等幾個工廠裡的學生動身。
“盧瑟福教授我知道,阿斯頓是誰?”洛克耶問道。
蔡元培滿不在意:“會教的前提是會,現在連會的人都沒幾個,還考慮什麼會不會教?”
李諭說:“校長客氣了。”
李諭突然靈機一動,說道:“直接講物理學各位恐怕會感覺無聊,不如我們做幾個有趣的物理實驗吧。生活中其實處處是物理,因為物理本身就是解釋我們能夠接觸到的這個世界一切道理的學問。”
湯姆遜說:“放心發就是,李諭至今為止都沒有犯過錯。”
原子論現在尚有不少人反對,如今李諭又說原子仍可以進行分割,簡直就像捅了馬蜂窩。
寄出信後,李諭才準備動身前往日本。
按照曆史,將是邁克爾遜獲獎。
敬業學校是上海曆史最悠久的高中了,還往前能推一百五十多年。
不僅台下的學生,連老師們都聽得越來越感興趣。
湯姆遜無奈地搖了搖頭:“這本來應該是化學家們的事情,可如果化學家們都沒有辦法,用物理辦法就比較困難了,因為需要更加精確的質譜儀。”
洛克耶問道:“現在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檢測李諭的這個‘同位素假說’?”
蔡元培說:“現在全中國,不對,全世界最懂格致學的人已經在眼前,我想就沒我什麼事了。”
李諭並沒有聽過他,但既然蔡元培都這麼說了,再問了問地址,就在上海文廟旁邊,倒是很近,於是就與他一起走了一趟。
葉景沄做了開場演講後,接著就是蔡元培,他們講的主要是西學的重要性以及學科介紹等等。
葉景沄說:“我們剛剛設立了博物、格致等新式學科,但師生在教學中遇到了很多困難,所以我才讓鶴卿兄來幫幫忙。”
葉景沄驚道:“竟然是帝師李諭!太好了!您可是我想都不敢想請的大人物。”
一個八歲的小男孩突然跑過來說:“帝師大人,父親說你研究的物理學很深奧,現在聽起來,還是很簡單嗎。”
“雲水兄全名葉景沄,當年也去日本考察過教育,是上海新學的一位重要人物,值得你去見見。”蔡元培說。
這個實驗可以說是湯姆遜這輩子做的最重要的兩個試驗之一,另一個當然是電子的發現。
到達上海時,本以為很快就可以繼續出航,沒想到輪船的動力竟然出了問題,要在上海港修整兩天。
李諭連忙說:“還是鶴卿兄更懂教育,我雖然懂物理,但不見得會教物理,這是兩碼事。”
“沒那麼簡單,”湯姆遜說,“就像倫琴先生當年發現x射線獲獎,前提必須要所使用的陰極射線管達到相當的強度以及準度才可以。質譜儀是一樣的道理,目前隻能期盼誰可以做出這樣的實驗器材。……咦,我倒是想到了幾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