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增壽,魏國公徐達幼子,徐輝祖之弟,成祖朱棣妻弟。徐增壽襲父蔭官至左都督,建文帝疑燕王朱棣反,曾向徐增壽發問。徐增壽道“燕王和先帝同氣,富貴已極,怎麼還造反呢?”後徐增壽屢次密告京中部署,為建文帝所發覺。燕軍渡過長江後,建文帝當麵質問,徐增壽不能回答,建文帝怒,將其當場誅殺。朱棣即位後,追封其為武陽侯,諡忠湣;後進封定國公,其子徐景昌繼嗣。徐增壽一係隨明朝朝廷遷至北京直到明末。
徐膺緒,明初大將魏國公徐達第三子。曾任尚寶司卿,後升至中軍都督僉事,世襲指揮使。
丘福,明濠州人,出身於行伍之間,明永樂年間將領,靖難之役後封淇國公,後因兵敗而被明成祖奪其爵,徙其家至海南島。
常升,明大將常遇春次子,開國公,數出練軍,加太子太保。升之沒,《實錄》不載。其他書紀傳謂,建文末,常升及魏國公輝祖力戰浦子口,死於永樂初。或謂常升洪武中坐藍玉黨,有告其聚兵三山者,誅死。常氏為興宗外戚,建文時恩禮宜厚,事遭革除,無可考,其死亦遂傳聞異詞。有子常繼祖。
朱讚儀,父靖江王朱守謙。明太祖詔令朱讚儀拜訪晉、燕、周、楚、齊、蜀、湘、代、肅、遼、慶、穀、秦十三藩王,自湘、楚入蜀,曆陝西,抵河南、山西、北平,東至大寧、遼陽,從山東回京師。朱讚儀恭慎好學,習得治國之道。複藩到封地,蕭用道為長史輔佐朱讚儀。
吳高,明朝軍事將領,吳良之子。其早年在山西、北平、河南等地練兵,率部隊征討百夷,後因為獲罪而調任廣西,去征討土司趙宗壽。燕王朱棣起兵,吳高鎮守遼東,與楊文數次進攻永平。朱棣說“吳高雖然膽小,但是做事基本縝密。楊文則有勇無謀,除掉吳高,楊文就無能為力了。”於是采用離間計,製作兩封信,其中盛讚吳高、貶低楊文,並故意調換信函送去。建文帝知道後生疑,把吳高削爵並貶到廣西,獨自讓楊文鎮守遼東,後來就失敗了。其再次被啟用鎮守大同,上言守衛邊疆的策略。朱棣北征回師,吳高稱病不上朝,被彈劾並廢為平民。仁宗看到他的名字,說道“這個人過去經常對我無禮,貶他去海南吧。”當時吳高已死,其家人被迫遷徙,後遇到大赦得釋。
沐昂,字景高。明代將領,黔寧王沐英第三子。沐昂死於雲南,被封為定邊伯,諡武襄。
謝貴,字青萍,浙江省湖州市烏程織裡鎮謝漊人,為東晉謝安四十世孫,即謝琰、謝峻、謝弘微、謝莊、謝瀹、謝覽一脈相傳的裔孫。明太祖朱元璋時因軍功授正三品河南衛指揮僉事,加廣威將軍,守滁州。以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謝貴為正二品都督指揮使,密令監視燕王朱棣動靜。燕王謀反,誘謝貴與張昺入端禮門時,伏兵襲擊所拿,不屈身亡。
董鏞,字孟聲,任永豐知縣卒,明代著名武將,兵部尚書於謙的嶽父,他兒子董興為廣東總兵,史載興長垣人,正統中為右參將,後進都督同知,進右都督,後分督京營,封海寧伯,終宣府總兵。
侯泰,一生秉性剛直,光明磊落,常懷忠烈,堅守節操,為官廉明,不趨利,不避害。明建文帝即位不久,燕王朱棣發起“靖難之役”。侯泰力主抵禦,親自負責督運糧食和軍餉,保證前方供應。後明朝首都南京被攻破,侯泰在回京救駕的途中被燕王朱棣的軍隊俘虜,因堅決不降而被害,忠義肝膽,官民同讚。
吳傑,黔國公吳複子,合肥人,嗣安陸侯。屢出山、陝、河南、北平,練兵從征。二十八年,有罪,從征龍州,建功自贖。建文中,帥師援真定,戰白溝河,失律,謫南寧衛指揮使。永樂元年,子璟乞嗣。正統間,再三乞,皆不許。弘治六年,璟孫鐸援詔乞嗣,亦不許。十八年錄複子孫世職千戶。
李遠,懷遠人,襲父職為蔚州衛指揮僉事。靖難之役中燕軍攻打蔚州,李遠舉城投降。南軍統帥李景隆駐德州,運輸糧餉的通道在徐、沛之間。李遠以輕兵六千,假裝是為南軍運輸袍鎧的,每人在背上插柳一枝,經過濟寧、沙河一直到沛,都沒有察覺的。焚毀了南軍的糧舟數萬,河水都變熱了,魚鱉都死後浮上水麵。南軍將領袁宇率領三萬騎前來追殺,李遠伏兵擊敗了他。
燕軍駐蠡縣,李遠分哨至槁城,遇德州將葛進步騎萬餘人,乘著冰封渡過了滹沱河。李遠迎擊之。進係馬林間,以步兵接戰。李遠假裝退卻,潛分兵出其後,放跑了南軍的戰馬,再戰。葛進退兵的時候發現沒有了戰馬,於是被李遠大敗。斬首四千,獲馬千匹。複遣哨淮上,擊敗了南軍守禦淮南的將士,斬千餘級。累功為都督僉事,封安平侯,祿千石,予世伯券,與武安侯鄭亨一起守禦北邊重鎮宣府。
跟從丘福出塞,至臚朐河,丘福貿然進軍,李遠苦諫丘福,丘福不聽,導致最後大敗。李遠率領五百騎突陣,殺數百人,馬蹶被執,罵不絕口死。年四十六。追封莒國公,諡忠壯。
喜歡史事講將1三國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史事講將1三國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