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太素將紙條隱藏在了笏板後麵,照著上麵念道“啟奏陛下,經過戶部的清查,山西一共有九十三萬戶,一共是四百一十萬三千四百五十人。”
聽到這話,朱元璋的眉頭一擰,他對著台下眾人問道“大明的北方人口不過千萬,僅山西一地的人口幾乎要占了北方人口一半之多。諸位愛卿何人來為朕解答一下,為何會變成了這般模樣?”
對於這個原因,台下的大臣們都心知肚明。元末,北方的紅巾軍勢如破竹,在中原大地肆掠。而山西正好是察罕帖木兒跟王保保的老巢,有那兩個猛人坐鎮在山西。
大量中原的百姓就攜家帶口逃亡了山西一地避亂,可是這個原因不能拿出來明說,因為當今陛下朱元璋起家時,正是紅巾軍的一支。
跟北方紅巾軍有一絲剪不斷,理還亂的香火情,大臣們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當起了泥塑木雕,這讓洪武皇帝朱元璋感到很不高興。
他迫於無奈,隻好又開始點名了。朱元璋的目光望向了徐達,他開口說道“親家公,你來告訴咱山西一地為何會多了這麼多的人口?”
徐達自從箭瘡好了以後,重新出山的他有事沒事總會被當今皇上拖出來當擋箭牌。
聽到皇帝點了自己的名,徐達用笏板擋住臉,悄悄給了自己一個嘴巴子。他小聲罵道“我當初怎麼那麼眼饞那幾隻燒鵝?跟天家結了親以後,倒黴事老是輪到我頭上。”
徐達越出了眾人,出班奏對道“啟奏陛下,元廷無道,天災頻發,黃河泛濫,山西一地不再黃河黃泛區,一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是以中原的百姓大多背井離鄉,逃亡了山西避難。”
徐達沒有提半句紅巾軍,直接將鍋甩給了大元朝跟天災。他這一番操作,看的台下的諸位大臣目瞪口呆,他們在心中忍不住暗罵一聲老狐狸。
聽了徐達的這個解釋,朱元璋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每逢朝廷的大政方針實施以前,最重要的就是定調子。
雖然他朱元璋本人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以及在開國以前,寫給元帝的信中不止一次跟紅巾軍劃開過界限。
但是移民的事涉及到了元末的曆史遺留問題,這個黑鍋必須牢牢的扣在大元朝還有天災的頭上。
朱元璋請了清嗓子,說道“天德說的沒錯,北方人煙稀少、民生凋敝皆因元廷無道、天災不斷之過,但是現在九州合一,天下歸於我大明一統。作為九州萬方之主,朕朕絕不能坐視北方再沉淪下去了。”
他頓了頓,又接著說道“如今中原人煙稀少,山西人滿為患。朕決定在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那裡設立移民點,遷山西之民充實整個北方的人口。”
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大手筆一出直接震驚了在場的眾人,隻有徐達等少數幾人知道朱元璋為了這一刻謀劃了足足有十多年了。
從大明朝平定北方開始,朱元璋就發現山東、河北、河南、皖北幾個地方因為年年戰亂還有天災不斷,已經到了十戶九空,白骨露於野,百裡人煙荒蕪的地步。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