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朱高熾不停地撓頭,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樣子。
劉伯溫啞然失笑,這才想起世子雖然少年老成,不過始終是一個十歲的孩童。
這個問題對他來說,實在有些超綱了。
劉伯溫剛想開口為他解答疑惑,就看到朱高熾眼睛一亮,回答道:“平民百姓之家,家中的老翁尚且害怕身無分文。”
“學生大膽猜測秦皇、漢武、太宗這三位帝王一定是步入了晚年精力有所不濟,害怕手裡的權力被人奪走。”
聽到這個答案,劉伯溫臉上的笑意更盛。
他笑著說:“世子說的沒錯,但又不是全對。”
“對又不對?”朱高熾聽的滿頭霧水,隻好向劉伯溫虛心請教。
“還請恩師為弟子答疑解惑。”
劉伯溫解釋道:“其實就在剛剛,世子已經說出了漢武帝為何會聽信江充等人逼反太子的原因。”
劉伯溫沒有正麵回答,而是問起了其他的問題。
“世子可知對於君臨天下數十年來的王者來說,他最害怕的是什麼事嗎?”
朱高熾沒有猶豫片刻,回答道:“上到帝王,下到百姓,最擔心害怕的事莫過於生老病死。”
“因為這個世上沒有人能夠逃脫死亡的魔咒。”
劉伯溫微微一笑,說道:“你說得不錯,但是對於漢武帝這樣的千古一帝來說,在這世上還有一件事比死亡更加可怕。”
朱高熾愣住了,看到他發愣的表情,劉伯溫笑道:“用你父王的話來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不是人死了,錢還沒花完。”
“而是人還活著,錢就已經花沒了。”
“民間有句諺語叫窮在鬨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平民百姓家中的錢財就好比帝王手裡的權力,這個道理對於帝王來說,又何嘗不是一樣的呢?”
沒等朱高熾回答,劉伯溫又接著說了下去。
“漢武帝劉徹性情暴烈如火,而太子劉據性格寬厚仁慈。漢武帝想要在遲暮之年替大漢徹底肅清邊患,而太子想要休兵罷戰,與民休養生息。”
“偏偏漢武帝晚年又體弱多病,當他每日上朝之時,看到一位年富力強的太子坐在他的身旁,這位太子在朝堂上不僅得到了大臣們的擁護,在軍中還有衛氏外戚引為強援。”
“恰巧這位太子又與他政見不合,意見相左。內外交困之下,你猜漢武帝的心裡會怎麼想?”
朱高熾回答道:“漢武帝劉徹是害怕人亡政息,自己辛辛苦苦定下來的國策會在他死後,被太子廢除嗎?”
劉伯溫輕輕搖頭,說道:“恰恰相反,其實漢武帝比你想的更加自私。劉徹不想失去的是權柄,尤其是那份權力大到了,足以主宰天下九州的億萬臣民。”
“用你父王的話來說,喪失了權力對於一位帝王來說,就意味著他的政治生命提前結束了。”
“一旦遠離的權力的中心,他的旨意不再是一言九鼎,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滅國。
久而久之,漢武大帝的威名會被世人所遺忘,變成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
“可以說,讓劉徹萬萬無法接受的是,在他活著的時候,變成宮裡的一個擺設,甚至是整個大漢朝的吉祥物。”
“這會讓他比死了,還要更加難受一萬倍。”
聽完以後,朱高熾問道:“可是漢武帝為何不效法自己的先皇,跟景帝一樣另立一位太子呢?”
聽到這個問題,劉伯溫笑著解釋:“其實劉徹的選擇正如當年的景帝一樣,在皇子劉弗陵出生之時,劉徹先是冊封鉤弋夫人的宮門為堯母門。”
“他的目的正是為了打擊皇後衛子夫和太子劉據的威信,然後又派人徹查公孫敬聲一案,公孫敬聲是衛子夫的外甥,屬於衛氏一脈。”
“借著公孫敬聲一案,漢武帝誅殺了衛氏外戚。事情到了這裡,本該由江充等人追查巫蠱的源頭,通過栽贓陷害將皇後與太子一起圈禁而結尾。”
“很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估計劉徹做夢都不會想到,他自認為最不像他的那個兒子,性情溫和的劉據會在危難關頭,做出一個驚天動地的決定,那就是與他進行殊死一搏。”
聽到這裡,朱高熾的小臉蛋上滿是疑惑之情,“在巫蠱之亂後,漢武帝下令在宮裡修建了一座思子宮,又在太子去世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望思台。這不正是說明他的心裡已經後悔了。”
聽到這話,劉伯溫啞然失笑,笑完了之後,他問道:“你可讀過《輪台罪己詔》?”
朱高熾輕輕點頭,這份大名鼎鼎的《輪台罪己詔》差不多是文華殿的必修課之一,目的就是教導他們這些藩王世子將來繼承藩國之後,不要像漢武帝一樣的窮兵黷武。
“學生有幸拜讀過漢武帝的……”
說到這裡,朱高熾猶豫了小半天,才艱難的憋出兩個字。
“大,作。”
聽到這兩個字,劉伯溫哭笑不得,罪己詔那玩意兒的形式,等同於帝王對天下的臣民發出的道歉聲明。
朱高熾用大作來形容漢武帝的道歉聲明,聽起來有點不倫不類的,還有重諷刺的意味在裡麵。
劉伯溫說道:“劉徹要是真有悔過之意,又如何會在《輪台罪己詔》裡對故太子劉據隻字不提,甚至不願意為他平冤昭雪呢?”
朱高熾搖了搖頭,老實回答道:“學生想不明白。”
劉伯溫說道:“在老夫看來,巫蠱之亂中,直接斬殺者數萬人,牽連之人高達數十萬之眾,可以說整個長安城因為這場動亂而血流成河。所謂歸來望思台和思子宮,不過是劉徹為了收買人心之舉。”
“說難聽點兒,就是貓哭耗子假慈悲。要是劉徹真有悔意,就不會作視自己的曾孫劉病已尚在繈褓之中時,關押在長安府衙的大牢內,居然有五年之久。”
提到了漢宣帝劉詢曾經的遭遇,朱高熾不解的問:“史書上不是記載著漢武帝在病重時,有望氣者發現了長安府衙的大牢內有天子之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