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他口中的“至燕山縣六個時辰”,還有三年後至太原的十八個時辰……
這些都尤為吸引朱由校,因此連帶著朱由校看他都順眼了不少,難得誇獎了一句:“弟弟選你倒是沒有選錯……”
“臣惶恐……”溫體仁起身,一邊搖頭,一邊回禮。
他這謙卑的模樣,和旁邊“裝聾作啞”的畢自嚴、顧秉謙相比,簡直簡在帝心。
隻是他的“出色”,讓朱由校將目光放到了顧秉謙身上。
顧秉謙察覺到了皇帝的目光,也畢恭畢敬的回禮:
“內閣這邊,今年礦課司、茶課司、官學司等各司都完成的不錯。”
“十月的恩科也已經在準備著了,今年的恩科分為南北場,分彆在北京、南京科考,估計科考人數在三十萬人左右……”
“科考結束後,官學司會從中選拔十六萬官學教習,其中一萬留駐北直隸,其餘十五萬派往山西、陝西、河南任職當地官學。”
“這十五萬教習,預計臘月底能趕赴各官學,正月初一三省學子報名,二月初一開學,預計還是招收十五歲至七歲的孩童。”
“內閣估計,明歲的支出會高出三百萬兩,但“礦酒茶鹽市”五司會增收一百萬兩左右……”
顧秉謙說完不再言語,而朱由校則是若有所思的冥想著。
對於全民基礎教育,他心裡並沒有很支持,因為他明白教育的同時,百姓也會開民智,而民智一開,很多事情就瞞不住了。
隻是他雖然清楚,卻不能阻止。
他心裡還是比較認可朱由檢所說“開民智,抑孔儒”的政策,也認同朱由檢所說“王霸道並行”的帝王之術。
如此看來,朱由檢認為開民智是大明必須要做的一件事,這件事是朱由校無法阻止的。
儘管朱由校知道,自家弟弟給大明皇室留了不少退路,以至於除非是傻子登台,不然都不會傷害皇室,但他心裡還是不安。
“今歲各項支出如何?能結餘多少?”朱由校問起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對此、顧秉謙也畢恭畢敬的回答:
】
“今年大約歲入三千二百萬兩左右,另外五軍都督府軍餉一千七百萬,官吏俸祿七百八十萬,兵馬司以及衙役一千一百萬,官學一百二十萬,合計三千七百萬兩。”
“田賦應該能收六千九百萬石,官吏坊和五軍都督府,兵馬司,衙役司,官學司,禦馬監的開支是二千九百萬石,遷移司目前需要一千萬石。”
“算下來,今歲應該是積欠五百萬兩,歲入三千萬石。”
說到這裡,顧秉謙算了算帳:
“按照北直隸、陝西、山西糧價,朝廷出米麥平抑後,歲入的米麥折色應該為一千八百萬兩,因此全年結餘一千三百萬兩。”
大旱對於農業國家的影響對比出來了,去年大明還負一千多萬石米麥,今年就歲入三千萬石。
米麥的流向朱由校不擔心,因為北直隸,尤其是京城,本來就是吃米麥的大戶,每年各地輸送的米麥,除了運輸九邊,便是在京城賣出,平抑糧價。
按照今年的情況,算上從舊港、印度廝當、瀛洲流入的金銀,大明實際上是結餘了接近五千萬兩銀子。
這樣的結餘讓朱由校很受用,因為他的內帑今年也結餘了二百多萬兩。
三大殿修葺結束後,朱由校就沒有再找戶部和禦馬監要過銀子,因為他的內帑足夠用。
不管是修燕山的大定宮還是房山的仲夏宮,他都是用自己的內帑,所以沒有人說他。
當然,這是因為朱由檢把多嘴的言官都給發配的緣故。
在朱由檢看來,除非國家困難的時候,不然隻要皇帝不動用國庫,怎麼用內帑是皇帝自己的事情。
至於後來上位的言官,基本都是燕山官員,而燕山官員對於皇帝怎麼動用內帑也不怎麼在意,除非國難的時候他們會上疏請皇帝發內帑,其他時候他們都是忙著糾察百官。
總之,眼下大明的政治環境讓朱由校覺得很舒服,因此他想發表一下自己的感慨。
“吾……”
“萬歲,長春宮命人送來了奏疏……”
朱由校還沒開口說完一個字,劉若愚拿著幾份奏疏走了進來。
過程中朱由校略有不滿,但很快釋然,因為他知道劉若愚這麼緊張,必然是奏疏內容事關重大。
他接過奏疏,隻是打開第一本,他的好心情就瞬間沉了下去。
戚金、秦邦屏、秦邦翰三人請求致仕,告老還鄉,而自家弟弟批準了,並且授予三人侯爵。
授予侯爵這種事情,朱由校並不覺得有什麼,因為這三人確實有功。
當年如果不是戚金,那江南拖欠的賦稅根本收不上來,方從哲和孫如遊可以拿著拖欠的賦稅來一直威脅自己這個天子。
至於秦邦屏和秦邦翰,如果不是他們,沉陽城早就在天啟元年被攻破了,沉陽丟失,也就代表遼東半島丟了一半。
因此,這三人的功勞很大,並且……
朱由校用手指揣摩了這份奏疏許久,半天沒有開口,顯然不想對這份奏疏圈紅。
“你怎麼看?”朱由校詢問劉若愚,劉若愚聞言也沉默片刻:
“奴婢以為,國朝困難,還需要這三位老將軍主持大局。”
君臣的回答被顧秉謙三人看在眼裡,三人有些好奇奏疏的內容,隻不過下一秒朱由校便打開下一份奏疏,心情更沉了。
不等顧秉謙等人開口詢問,朱由校便看向三人開口道:
“南軍都督府都督戚金,西軍都督府都督秦邦屏,貴州總兵秦邦翰三人請求致仕,告老還鄉。”
“齊王上表三人為定遠侯,忠州侯,酉陽侯。”
“你們怎麼看?”
“……”聽著皇帝的話,顧秉謙三人心裡總算知道皇帝臉色為什麼難看了。
這三人是從隆慶、萬曆年間走來的老將,可以說在目前的五軍都督府裡,是為數不多受朝廷恩惠大過受齊王恩惠的老將。
許多事情上,他們是站在齊王那邊,但如果齊王反叛,那他們會毫不猶豫的征討齊王。
也就是說,在這群老將眼裡,皇帝大過齊王,齊王大過百官。
儘管顧秉謙他們覺得,齊王並不會造反,並且朱由校也這麼覺得,但他們不敢確定齊王下麵的人會不會裹挾齊王造反。
陸文昭、滿桂、孫應元,還有……黃龍!
戚元輔對黃龍的話並不是廢話,而是一句實實在在的勸戒。
如今的黃龍三十八歲,可他的功績呢?
抗擊荷蘭、西班牙,滅柔佛、亞齊、萬丹、爪哇、彭亨、丁加盧、蘇洛各、巴鄰旁,收複南洋,重設舊港。
又滅錫蘭、賈夫納、坦焦爾、俱蘭、潘地亞、馬杜賴、邁索爾、克拉克迪、金吉、毗奢耶那加羅,比賈普爾、比達爾、戈爾孔達、艾哈邁德內加爾,設立小西洋監察使司。
另外還有參與滅交趾、抗擊莫臥兒,指揮就藩戰爭……
簡單來說,三十八歲的黃龍已經獨自滅國二十二,輔助滅國一,為大明打下了約一千二百萬平方公裡。
其他諸將加起來打下的疆域,不足其一個零頭。
儘管他滅的國都不強,但疆域卻在那裡放著。
這也是為什麼滿桂、孫應元比黃龍能力出眾,但黃龍卻總是能在書信上為主導的緣故。
說白了就四個字,“不世之功”。
另外,他也是大明眼下唯一一個有能力割據,並且在割據後和大明打出僵持局麵的人。
黃龍的桀驁,但那要看和誰對比。
如果把藍玉這種人放在他的位置上,恐怕連皇帝都隻能哄著他,而不像眼下,對朱由校還比較規矩。
黃龍沒造反沒割據是因為什麼?所有人都很清楚,就是上麵有一個齊王壓著。
黃龍的訴求是什麼?眾人也都明白,但誰都不敢說出來。
五軍都督府的局麵,本就是齊強而皇權弱。
眼下戚金和秦邦屏退下去,即便再上位的人還是秦戚兩家的人,但他們卻矮了黃龍一頭,說事情也沒有上一代那麼硬氣。
朱由校相信自家弟弟不假,但黃袍加身的事情也不是沒有過。
陸文昭、孫應元、黃龍三人不止一次的試探過皇權,隻是被朱由校安撫下來罷了。
如果戚金三人退下去,那新上來的戚元功和秦民屏能不能穩住……
忽的,顧秉謙等人想起了一件事,那就是齊王派了戚元輔和戚元弼去印度廝當,而舊港又有南軍都督府駐軍。
一時間,眾人的呼吸不免有些急促,再聯想到黃龍要進京述職的事情,心裡大概有了把握。
“臣等以為無礙……”
顧秉謙果斷表態,而畢自嚴和溫體仁也先後表態,都認為齊王的奏疏沒有問題。
隻是在他們表態過後,朱由校又開口道:
“第二份的調動奏疏,齊王讓戚元功擔任西軍都督府都督,遙領廣東總兵,讓秦民屏擔任南軍都督府都督,遙領烏斯藏總兵,你們又是怎麼看的?”
“……”顧秉謙三人略微皺眉,不知道這次齊王為什麼這麼安排。
按常理來說應該是戚元功子承父業,世襲南軍都督府都督,但眼下卻被派到了西軍都督府去,並且還遙領廣東總兵。
同理,秦民屏也應該是兄去弟即才對,怎麼被分去了南軍?
“難不成……”溫體仁和顧秉謙的呼吸有些急促,一時間有一個不太好的想法在他們心裡升起。
“秦戚兩家之中,恐怕已經有人被拉攏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