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是五月在穀城戰敗,繼而向熊文燦所部官軍投降的,但是消息直到此時才傳到徐州,可見如今大明各地的驛站已經廢棄,就連如此軍國大事都傳遞得如此緩慢。
次日,劉煬接到知縣李京奎的邀請,於是動身前往留城縣縣衙赴宴。
“寨主,那李知縣怎麼突然要請客了?”
洪祿一邊給劉煬準備車馬,一邊疑惑的說著。
自從洪祿奉命駐守微山島,也乾得有聲有色,將數千灶戶管得服服帖帖,今日淩晨時分才回到戚山寨向劉煬稟報近期事務。
“五月的時候,獻賊向朝廷投降了,我聽情報司昨晚送來的消息,現在南直隸各地已經掀起一股招降賊寇、豪強的浪潮,我估計李知縣也是這個意思。”
洪祿愣了一下,然後說道:“詔安?那不就跟梁山泊一樣了嗎?寨主咱們可不能詔安啊!”
劉煬白了洪祿一眼,說道:“你想當盧俊義,老子還不當宋江呢!”
“其實眼下被朝廷詔安還是有好處的,至少可以從朝廷獲得一個身份,日後行事也能多些餘地。至於錢糧,雖然朝廷發下的本就不多,但是咱們也有了名目,日後可以便宜行事。”
隨即劉煬語氣一變,說道:“至於你所擔心的,無非是李知縣拿咱們當槍使,讓兄弟們去當炮灰。你放心,有本寨主在,即便是詔安了,也隻有咱們占便宜的份,絕不會讓兄弟們吃虧!”
洪祿還是有些擔心:“要是李知縣拿朝廷說事,遇到事逼著寨主往上衝呢?”
劉煬笑著說道:“那老子就搖身一變,繼續當土匪!”
“都詔安了還能再當土匪?”
劉煬說道:“那怎麼了?就說獻賊,彆看現在老老實實的被詔安成了官軍,本寨主先把話放在這,這就是獻賊的緩兵之計,用不了多久,獻賊就會再次反叛的。”
洪祿點了點頭,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明白了,寨主也是如此,拿到好處就走。”
“走不走的單說,拿好處是真的!”
正午時分,劉煬帶著親衛哨的一個旗到了縣衙,典史鄭藝已經等在這裡,熱情的招呼劉煬等人到三堂入席。
“嗬嗬,許久未見,劉寨主風采依舊啊!”
在三堂內,李京奎和縣丞陳辰、主簿張壘、典史鄭藝坐在席中,劉煬則是自己入座,親衛哨的人被安排在旁邊屋內。
“知縣大人和諸位大人也是光彩照人啊,就不知今日這酒宴有什麼說法,在下一個山寨土霸王竟然能讓諸位大人陪同,真是折煞在下了。”
“嗬嗬,”
李京奎見劉煬主動詢問,便說道:“當然有說法,是喜訊。”
隨即李京奎將張獻忠投降朝廷的事情說了一下,還將其中的經過添油加醋,讓事情更加曲折。
但是劉煬熟知這段曆史,心中也是好笑:“讓你當個知縣真是屈才了,這故事講的,應該去寫小說才是!”
但是當李京奎說完,劉煬還是給了一個驚歎的附和,以及一個震驚的表情,給足了李京奎麵子。
“嗬嗬,這還隻是喜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