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村東麵,三輛馬車在村外緩緩停下,劉煬從前麵的馬車下來,提前收到通知的兵房武備司主管金卓已經等候在這裡。
“寨主!”
跟著劉煬一同過來的典史鄭藝笑著說道:“以後可不要稱呼寨主了,要稱呼團練使。”
“啊,是屬下失言了,屬下見過團練使。”
劉煬笑著擺了擺手,稱呼什麼的無所謂,指著後麵兩輛馬車上的十幾個匠戶,以及家眷,對金卓說道:“這些人都是鄭典史調撥過來的匠戶,以後就歸你管了,先帶人登記造冊,安頓一下。”
“是。”
金卓帶著武備司的幾個手下過去招呼那些匠戶,劉煬則熱情的招呼鄭藝:“今日就隨我上山寨,晚上給鄭典史設宴,咱們不醉不歸。”
“嗬嗬,自然是好,隻是縣衙還有事情,劉團練的好意我就心領了。”
劉煬讓了一番,便不再說什麼,隨即車夫駕車送鄭藝回縣城。
這時金卓走了過來,說道:“團練,那些匠戶已經登記完了,具體如何安排?”
劉煬指著崔村村口附近的一處荒廢院子,那裡原本是一處鐵匠鋪,後來鐵匠一家逃荒去了彆處不知所蹤,院子也就荒廢下來了:“明日就派人去招募泥瓦匠,再從村子裡招募人手,以那處院子為核心,將周圍的空閒土地都圈進來,儘快修建一處兵仗所。”
“然後問問那些匠戶,打造兵備所需什麼物件、原料,同時派人去采買,一切都要快,不要怕花錢,現在咱們戚山寨有錢糧!”
“是。”
“至於這些匠戶和家眷,”
劉煬看了看那十幾個匠戶,連同家眷也不過七、八十人,說道:“把他們就地安置在崔村,看看村子裡空置的房子夠不夠,不夠的話先將就安置在村民家中,修建兵仗所的時候,一並給他們修葺房屋。”
“另外給這些匠戶每人置辦一身新衣服,家中一應用度也置辦一套,每戶按照人頭發下一些口糧度日,具體的開銷和賬房商議。”
“是。”
金卓笑著說道:“屬下看那些匠戶都是苦命人,如今到了咱們這裡,算是苦儘甘來了,等兵仗所建成之後,還不得拚了命的好好乾!”
劉煬不置可否,說道:“不要太高看人性,不是本團練對他們好,他們就一定會知恩圖報,升米恩石米仇的事情多如牛毛,所以日後兵仗所要嚴格管理,用製度和福利去驅使這些工匠努力乾活。”
金卓抱拳受教。
劉煬又想了一下,說道:“至於兵仗所,要進行分區,要分為兵刃區、甲胄區、火器區三部分。雖然這些匠戶並不懂得打造火器,但是將來一定會有火器工匠進駐這裡的。”
“是。”
兩日後,沛縣以南棉布工坊、紡紗工坊附近,一座營壘正在拔地而起。
按照劉煬的命令部署,原本駐守在兩處工坊的戚山寨左總數百人馬,在千總黎樘的帶領下轉移到這裡,開始興建營壘,以後這裡便是眾人駐守在沛縣境內的“大本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