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絲綢是很昂貴的商品,一般是12到15蘇每碼——瓦鬆實行的三級貨幣製度,有鎊、蘇、芬尼,1鎊=20蘇=240芬尼。不過鎊和蘇其實都是記賬單位,現實中並不存在對應硬幣。1鎊最初等於1磅白銀,1蘇就是0.05磅白銀。
當然,這都是‘最初’了,在各地貨幣劣化的當下,銀幣具體的含銀量,完全看各地鑄幣廠的‘良心’。
1碼不到1米,而每碼12蘇就可以買到一頭閹牛或兩頭奶牛,由此可知絲綢的昂貴。
路易莎送的手絹屬於是可以當頭巾的大手絹(此時手絹是一種舶來品,一開始引進時原用處就是做頭巾),一打這樣的手絹,再加上精美的花邊,足夠買七八頭奶牛了!
路易莎正在和不大合胃口的午餐‘作鬥爭’,分心道:“嗯...怎麼用不上呢?夫人,我想她們可以賣掉那條手絹,然後買些更需要的東西。”
按照此時齋戒禁食的要求,普通人大多一天隻吃兩餐,即中午吃的正餐與傍晚吃的便餐。不吃早餐是為了不過早打破齋戒,晚餐吃得早、吃的簡樸,則是齋戒的預演。當然,也是某種程度上的節省糧食。
不過這樣的事在貴族身上不成立,事實上他們早起就會迫不及待地往自己的胃袋裡塞數不儘的吃喝。直到深夜,也不會浪費自己的好胃口,健飯豪飲不在話下——事實上,以武力和軍事立足的貴族,本來就習慣通過大吃大喝展示自己正當壯年的健康身體。
但不成立歸不成立,早上即使會吃,也是在自己房間裡,很少大擺宴席。特彆是路易莎這種女性貴族,為了顯得虔誠、循規蹈矩,她們確實大多做到了不吃早飯...這導致廚房根本沒準備路易莎的早飯。
路易莎臨時也隻能讓人給自己端了一杯熱牛奶......
這會兒算是她今天的第一餐,她本來是挺期待的,但接連端上來的食物卻讓她胃口大減。這還不如昨晚呢!昨晚大概是歡迎宴的關係,菜肴的數量尤其多,總能找到一兩道她願意吃的。今天的午餐算恢複正常了——其實道數也不少,但實在激不起路易莎的食欲。
拚命堆砌香料的菜肴,訴說著不菲的身價,但路易莎並不覺得氣味芬芳,反而想打噴嚏。勉強嘗嘗,嘗得出來廚師很努力,複雜的調味說明了一切。但問題是,連基本的鹹淡味都沒調明白,就追求酸、甜等風味,就顯得亂七八糟。
這甚至不如路易莎在修女院吃到的,畢竟修女院不可能像貴族的餐桌那樣奢侈,所以也就少了很多香料和複雜調味。但也不會像平民食物那樣,烹調手法粗糙,缺乏各種食材...而且實在不行,路易莎還可以和讓娜開小灶呢!
開胃菜肴是蜜汁蘿卜,主食是燉羊肉、紅燒閹雞、雙粒小麥牛奶粥,配酒是柳橙酒。至於飯後點心,那還沒上——聽起來都是很不錯的食物,但聽起來不等於看起來,看起來不等於吃起來。
蜜汁蘿卜說是開胃菜,其實是用高湯煮熟之後,再以黃油煎製而成的,最後還要澆上厚厚的蜂蜜和香料粉末——重油重甜,可想而知是很膩的,而所謂芬芳的香料,在路易莎這裡也太‘刺激’了。
然而相對其他肉菜,這道蜜汁蘿卜居然還好?
燉羊肉用了洋蔥、歐芹、迷迭香、百裡香、香薄荷、生薑調味燉煮,本來還是不錯的,都很適合給肉類去腥增香。但路易莎實際吃下來,隻覺得這些調料和肉更像是在各過各的,並沒有融合。
這些調料的味道十分突兀的同時,肉還又腥又膻。
紅燒閹雞會好一些,但好的有限。閹雞本身不是羊肉那種容易出錯的食材,但紅燒這個做法屬實是太考驗廚師的調味技巧和用火時機了......
路易莎吃了一點兒蘿卜和閹雞後,就隻舀著牛奶麥粥喝了。
她正為食物emo的時候,哪裡還在意布魯多伯爵夫人說了什麼。倒是伯爵看了妻子一眼,說道:“大方地給予賞賜,這是領主的美德。從來沒有一個吝嗇的主人能得到騎士的效忠——路易莎,一會兒我會和領地內的貴族見麵,你也應該來。”
“事實上,今晚還會有一場盛大的晚宴,這全是為了你...我打算讓他們認識認識你,他們未來的主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