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街道上的喧嘩熙攘,帕麥斯頓臉色越發凝重。
隨著印度叛亂,大英和印度之間的貿易額直接斷崖式下跌至穀地。
而印度,可是當前英國最重要的市場。
這也就使得英國本土大量的工廠都失去了訂單。
工廠沒有訂單,工人自然也就失業了。
失業了的工人沒有生計,隻能跑到街頭來遊行示威。
看著這些帕麥斯頓忍不住重重吐出一口濁氣,神情中明顯帶著憂慮。
“哎!”
“上帝啊,難道你已經不眷顧大英了嗎?”
眼見帕麥斯頓臉色難看,一旁的侍從連忙上來詢問道。
“首相閣下,要喚軍警過來將遊行的人群驅散嗎?”
帕麥斯頓聞言,稍稍思索一陣,然後點點頭說道。
“嗯,儘快將人驅散吧!”
“這裡距離白金漢宮不遠,不要讓這些刁民驚擾了女王陛下。”
一旁的侍從聞言,忙不迭的應是。
隨著帕麥斯頓的命令下達,很快,倫敦街頭便響起一陣隆隆的馬蹄聲。
一名名接到命令的英國騎警縱馬而來,稍稍整理了一下隊形,便列陣向舉著標語橫幅的遊行工人衝去。
瞬間,原本聚在一起的遊行工人便被衝散,慘叫聲,叫罵聲隨之響起。
馬匹奔馳而過,不少人都被直接撞飛出去,骨斷筋折。
帕麥斯頓將目光從外邊收回,然後說道。
“走吧,回唐寧街十號。”
他的話音落下,一旁的侍從當即應是。
馬車繼續出發,向唐寧街十號的方向而去。
……
隨後一段時間,歐洲局勢迅速變化。
隨著英國用擺爛撤兵來威脅,法國不得已放棄支持沙俄,並加大在克裡米亞方麵的投入。
而沙俄在失去法國的支持之後,也是不敢繼續在維也納和會上咄咄逼人。
至九月底,在數個月的激烈拉扯爭吵之後,幾方終於達成共識,完成了和談。
並公開了《巴黎和約》。
嗯,原本談判是在維也納談的。
但是,由於沙俄那邊看奧地利實在不爽,再加上拿破侖三世愛顯擺的性格。
所以,後期的談判地點被改為了巴黎。
自然完成和談之後,和約叫做《巴黎和約》也是理所應當。
首先,和約第一條就是英法聯軍退出克裡米亞,沙俄重新拿回克裡米亞的失地。
第二是沙俄會著手重建黑海艦隊。
但黑海艦隊的規模要受到限製。
並且,英法也將派遣艦隊進入黑海,在黑海沿岸建設軍港要塞,和沙俄一起共管黑海。
第三就是多瑙河口和比薩拉比亞南部,高加索的卡爾斯等地,交由沙俄和奧斯曼共管。
第四,則是沙俄放棄對奧斯曼帝國境內東正教的保護權,不過,奧斯曼帝國需在列強的監督下,平等的保證境內各教教徒的合法權益。
第五,多瑙河和黑海的航行自由,各國將共同保證非武裝船隻可在黑海,以及多瑙河中自由通航。
第六,塞爾維亞、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的宗主權則是由沙俄繼續保留。
幾方談成的條件對沙俄來說,無疑很苛刻。
比如說多瑙河口和比薩拉比亞南部,高加索的卡爾斯等好幾塊沙俄盤子裡的肥肉都被人給撈了去。
就連黑海這個沙俄的自留地,後花園,都被英法給插了進來。
但和原時空幾方和談所談成的條件比起來,這次和約所談成的條件,無疑要寬鬆許多。
沙俄雖然讓出了一部分己方在近東地區的利益,但依舊保持了在近東,在黑海沿岸的軍事存在。
等於是給了沙俄一個將來再在克裡米亞翻盤的機會!
無論如何,總比原時空沙俄徹底被趕出黑海,不允許在黑海沿岸建立兵工廠,不允許重建黑海艦隊,不允許保留軍事存在要強。
而在克裡米亞停火之後,英國則是開始將主要精力,放在印度方向。
在克裡米亞停戰之後,克裡米亞的英軍主力,第一時間便向著印度方向調去。
而他們所走的路線,則是橫穿中東。
從克裡米亞出發,借道如今被沙俄吞並的格魯吉亞等國,穿過伊朗,便能抵達印度(彆噴我,曆史上英軍就是這麼乾的,橫穿中東直接從克裡米亞趕到印度)。
嗯,如今的巴基斯坦和印度還是一個國家。
走陸路的運輸成本雖然更高,但如今的英國最需要的不是計較成本,而是儘快平定印度的叛亂。
除此之外,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
京城,九州清晏!
“陛下,歐洲方麵傳來最新消息。”
李梁邁步走到李奕麵前,躬身奏報。
李奕微微頷首,然後詢問。
“說吧,什麼事情?”
李梁深吸一口氣,麵色略顯凝重的說道。
“回陛下的話,是從法國巴黎傳回來的最新消息,英法和沙俄在巴黎完成了和談。”
“現在,英國已經從克裡米亞抽身,準備調集軍中主力,前往印度平叛。”
李奕聞言,眉頭一挑。
“嗬,看來接下來印度方麵要難受了。”
曆史上,印度民族大起義就堅持了兩三年,1857爆發,到1859就被英國人給全麵鎮壓了。
而現在這個時空,有大唐的摻和,可就不一定咯……
“對了,印度方麵如今的局勢如何了?”
李奕接著詢問。
麵前的李梁回道。
“回陛下的話,印度方麵的起義軍目前的進展很是順利。”
“英國人的勢力正在不斷收縮,目前尚在英國人控製中的,隻有孟買,加爾各答,金奈,錫爾瓦薩,帕納吉,班加羅爾等沿海地區,或是內陸重鎮。”
“不過,隨著英國人兵力收縮,印度方麵起義軍的進展開始明顯變緩。”
“根據我們的人傳回來的消息,他們對印度起義軍的評價並不高,認為起義軍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一但英軍發動反撲,起義軍恐不是對手!”
李梁這話說的很悲觀,但這卻是事實。
李奕聞言,摸著下巴陷入沉思之中,一臉的若有所思。
李梁繼續說道。
“還有就是,陛下,印度的莫臥兒大汗想要我大唐能夠發兵增援印度戰事。”
“莫臥兒帝國願意承擔大軍出征所需的軍費,以及給養,並向大唐支付一筆借兵款。”
李奕聞言,不由得思慮了起來,可最終還是搖搖頭說道。
“現在還不是時候。”
“暫且不向印度派兵,隻是出售軍火就是了。”
印度方麵起義軍還沒在英軍手上吃過虧,大唐現在派兵過去,吃力而不討好。
等印度起義軍在英軍手上吃虧之後,唐軍再派兵去增援也不遲。
李奕現在的最新想法是要分裂印度,等起義軍戰敗之後,大唐出力扶持一把,讓起義軍不至於被徹底剿滅,而是得以在印度割據一方。
如此,便能以最小的代價,為印度留下分裂和內亂的隱患,甚至讓印度長時期處於戰亂之中。
進而讓英國人無法從容搜刮印度,來維持自己的全球帝國!
不就是攪屎惡心人嗎?
這又不是英國的專屬,大唐也會啊!
忽然,李奕像是想起來了什麼開口詢問道。
“對了,緬甸那邊可有回信?”
大唐對英國宣戰之初,本來的計劃隻是拿下馬六甲就算了事。
但不成想,馬六甲的戰事進行的太過順利。
所以,前線的唐軍便想著要將戰線繼續往前推,然後就盯上了緬甸。
早在1852年,英國便通過英緬戰爭,侵占了整個下緬甸,將緬甸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大唐這次,便是準備要將英國人的勢力給清理出下緬甸。
但是,大唐這邊又有所顧慮,光靠唐軍的話,在緬甸當地作戰恐力不從心。
嗯,熱帶叢林作戰的成本實在太高。
所以,大唐這邊在深思熟慮之後,決定將緬甸也給拉下水。
借緬甸的力量,來清理英軍!
簡單總結一下也就是,唐軍隻管沿海港口,或是重要城鎮駐紮的英軍主力,至於說深山老林裡的英軍,則是交由緬甸人自己處理。
大唐最多也就是向緬甸出售軍火,增強一下緬甸的武備。
而作為回報,英國在緬甸方麵的利益,自然要轉給大唐。
緬甸收複被英國侵占的土地,大唐得到原本被英國所占據的商品傾銷市場,得到印度洋沿岸的港口,得到緬甸的礦山等資源。
這個就叫做雙贏!
至於說用什麼理由繼續擴大戰事?
嗬嗬,大唐作為天朝上國,作為緬甸的宗主國,為緬甸出頭,幫助緬甸抵抗侵略,那不是理所應當嗎?
至於說在這個過程中,大唐撈到的好處?
不重要,一點都不重要!
隻不過,如今緬甸方麵還在考慮此時,沒有冒然答應大唐的要求。
李梁聞言說道。
“回陛下的話,根據緬甸方麵傳回來的最新消息,緬甸國王敏東十分意動,但其朝中有不少親英派,所以,才遲遲沒能通過。”
李奕聞言,微微頷首道。
“既然緬甸方麵下不了決心,那便讓我大唐來幫他們一把吧!”
“傳令雲南駐軍,於邊境進行軍演,威懾緬甸!”
李梁聞言,點頭表示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