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將士爭先先其能大理少年顯英才
聖主火龍果大軍停止攻擊,但並未放棄攻守防備。
穆司讚兵襲峨山的消息很快就傳到大將軍石頭這裡,他決定將計就計,利用對方進攻之機,我兵實施反潛入,攻打武華水軍,俘獲戰船,封堵出西山島,控製滇海海上通道。
石頭令占奎和廖辭兩個水軍師,各派一團,誘敵深入。
東哥派張天宇的第二軍配合打援,張天宇一一八團團長孟小彤,和三零二團團長張新穩帶隊出發。占奎重組新的突擊團,為主攻;洛暹令廖辭抽調四零二團的周建濤為助攻。
但,廖辭卻隻能任副團長參與戰鬥。團長周建濤很是難纏,他曾是竇泰的衙門將,很有本領也有脾氣,他對廖辭說:“你身為副軍長,不在其位,到我這裡瞎搗亂,你信不信我報告給保占大人在聖主那裡告你。”
“好好,你小子能,我給你當副手,行了吧,你真去告知聖主,我還有感謝你,請你吃百花穀的粉蒸肉,身為副軍長,洛暹帶整個軍遊刃有餘,我就多餘,彆說副團長,給我突擊隊隊長我都乾,千載難逢,隻要有機會衝鋒陷陣,閒的的難受。”
“好,說定,你不要以權謀私,不要以權壓人,我是團長,除非把我免職。”
“好,我是你手下的兵,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廖辭知道對於滇海之戰,任何人都要想當尖兵,自己也是寧當鳳頭不當豹尾的人。
石頭得知廖辭甘願當副團長也要參戰,一下子就急了,他是知道周建濤怪脾氣,是竇泰的左膀右臂,很有謀略,也是不願意當副師長,降級請命為團長的,他肯定不會給廖辭麵子。
用廖辭的初心的給洛暹當參軍,但這洛暹獨斷專行,而又謀略得當。石頭也知道自己的這支隊伍,性格都隨自己,作為軍人不能沒有脾氣,但是其目的是要打勝仗,戒驕戒躁,一失足成千古恨,現在就是要因人量才二用。
石頭一道命令把廖辭調往都城,升任兵部侍郎,調運錢糧。廖辭辭彆石頭時說:“不會讓我去養老吧,我這麼年輕,誰告我的狀,簡直公報私仇。”
石頭說:“軍令如山,我不給過多解釋,肯定不會閒著,你去聽聖主教誨吧,如果令你保障糧草,你給老子拉稀擺帶,弄死你。”
“保證完成任務,有活乾就好。”廖辭滿臉高興的說。
長蛇山內外,反而越發如常的平靜。但所有人好像都知道,暗流湧動已無法遮掩,戰爭如爆發前的火山,泯滅一切的的能量一觸即發。
火龍果告誡將士:“滇海困獸,小心魚死網破,戰略上可以蔑視敵人,但戰役上必須重視敵人。”
火龍果還說,不容有任何的懈怠和自滿,敵我明暗交互,犬牙交織,麻痹大意,疏忽所帶來的結果是致命的,對聖主全盤都會有影響,這樣有愧於聖主的信任和囑托。
火龍果令龍衛告知東覺道:“滇海王,東覺你是滇海的主心骨,忠誠為民,拯救蒼山,朕之肱骨,保重,保重。”
東覺內心感謝聖主知遇之恩,但對於滇海的形勢思緒萬千,雖然有建立和建成眾將士鼎力相助。在越到這個時候,越要沉住氣,縝思慎行,做到萬無一失。
雖然白文武和突覺任命建成為總領隊,但大理先鋒隊的領隊為白袁飛,建成真的放權於這個滿腔熱血的將軍。
白袁飛很自信,但也知道自己任重而道遠,同行的隊伍中有突擊的乾將王增、口袋這樣年富力強的人,他們在蒼山洱海立下汗馬功勞。曾經在滇海跟隨拖布洛大人征戰多年,出生入死的兵士,他們各個都身懷絕技,現在都成為大理能臣乾將。
白袁飛心裡很清楚,這些長輩,大理大能臣乾將,甘願成為自己的屬下,這是他們謙虛大度,但自己不能驕傲自滿,對自己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要有尺度和高度。論能力和資質都在自己之上。
丘北重陽節帶去都城自己的出征滇海的清明,聖主令丘北帶來對自己任命的聖旨,聖主道:著白袁飛為建成將軍的副手。
白袁飛知道聖主認可自己,但是聖主並不了解自己,也未見過自己,並且自己並無建樹,也無軍功。私自和忠王建成較量中失敗的消息,聖主肯定心知肚明。
現在給自己機會,就是一種考驗,能在滇海建功立業,才對得起聖主的知遇之恩,並且隻有新立軍功,才能證明自己的能力,這是自我價值的實現,也是自己立足的砝碼和前提,不然自己何麵目?
白袁飛很是興奮,終於有了一展身手的機會,但絕對不敢怠慢。
自敗給建成將軍後,白袁飛自責的同時很深入的做了分析和總結。虛心請教,加緊演練,勤學苦練,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本領,爭取滇海稱雄的機會。
現在如願以償。白袁飛對建成甘拜下風,心悅誠服,能做其副手已心滿意足。
不過,白袁飛知道建成將軍故意凸顯自己,他對建成給自己機會,感激不儘。
白袁飛更明白,李煜的父親李銀玉大人甘願做突覺大人的副帥,參軍。突覺大人受命聖主,親任元帥,領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急奔滇海,聯軍光複滇海。
突覺和白文武推薦白袁飛,正是基於他的成長和進步,對於光複滇海使用將領必然是本領為前提,這點不容置疑。
白袁飛心智已成熟,初生牛犢不畏虎。他沒有做井底之蛙,他要在戰火中曆練,期望著自己成為征伐勝任的將軍。
滇海本來就藏龍臥虎,白袁飛是大理靈衛的佼佼者,其心智和品德之論,具備棟梁之品德和技能。
但忠心和滿腔熱血要經過萃取,才能成長和進步,本領過硬,才是完成任務的基礎,這樣才不會辜負聖主的重托。
現在不一樣,兩年多的時間,白袁飛誠心實意,虛心下士,潛心力學,不斷的和建立切磋求學,這些讓白袁飛長進頗多。不然建成也不會在白文武和突覺令丘北帶給聖主書信中強力推薦白袁飛。聖主火龍果選擇相信突覺和白文武的眼光,讚同對白袁飛越級提高重用,協同建成帶隊出發滇海。
蒼山洱海雖然不比新都城和攀城那樣臥虎藏龍,也是人才輩出。在突覺帶進大理隨行將士為基礎,經過近十年的培養,成長起來一大批青年才俊,白袁飛為代表。
各個心懷絕技,出手不凡,並且各個都為人低調虛誠,忠心耿耿,一心為了蒼山洱海的民眾謀幸福,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的,從來不爭功尋賞。
在功成名就之時多出更是願意歸隱山林,或者隱居鬨市,這些人之前自己的心思感知不到是那樣的偉大,更是自己學習的榜樣,但是現在自己真正成長了才知道什麼是偉大,什麼才是真正的強者,真正的強者不是自己耀武揚威的吹噓和浮誇,更是風雨之後的拿出彩虹,是民眾手中的那杆稱在生活中稱量出來的,自己和你們比較嗨遠遠不夠,聖主怎麼能讓自己帶隊,這說明自己的進步聖主是看到了,聖意如天啊。
白文武回想起向叔父,大理王白文武和相國突覺自薦時,自己依然很緊張。
進門看兩位大人在白文武府邸花園中,兩人站在桂花下,洱海邊的桂花花開四季,整個府邸四麵環院子的遊廊,院子四四方方,中間一個水塘,水流東進西出,從洱海而來又流入洱海,遊廊中間奇花異草,在隨意堆砌的山石之間,或纏繞攀藤,或者伸展天空遮陽避日,花草灌樹之間,一種隨意悠閒舒適之感,這個十年前的生活形成強烈的對比,洱海還是以前的洱海,蒼山依然是億萬年的蒼山,隻是人的處境不同,感知的自然彆有另一番景象,現在的蒼山洱海民安康泰,一片生機盎然,悠然自得的甜閒生活,安居樂業國富民足,火龍果聖主追求的應該就是這樣的生活,新都城、攀城和這裡都是民富國足一排生機,而此時的滇海確實民不聊生,滇海之外的民眾是什麼樣子,就在千裡之外的雪山高峰的民眾,那雪山高峰背後是什麼,這滇海和洱海一衣帶水就遠哥千裡,滇海之外的民眾或者沒有過上這樣富足的生活,這些都是聖主之憂的天下,聖主的心思是讓天下都過上幸福安足的生活。
突覺對目前的生活內心並沒有知足常樂的心思,而是想聖主之所想,憂天下之所憂,根據聖主的聖旨,和洱海將帥商議,把丘北還在歸還他自己的封地,這也是丘北一直以來的想法,對於丘北來說在自己的封地做一些實際的事情才是正事,在洱海帥府每天處理往來公文,成天麵對洱海自己身上神的會生鏽的,所以自己的願望不是養尊處優,坐享其成,洱海之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洱海的民眾現衣食無憂,但是雪山之後更為廣袤的土地上的民眾很多民眾被大山隔離,道路險阻,生活條件極為惡劣,常年天寒地凍,或者經年靠天吃飯,土地並未開發,也沒有改變自己生活的條件的能力,都是未開化之民,這些都是自己的責任,自己從小有有著位置土地探索和向往的好奇心,現在通過火龍果聖主的訓導,線多了一份責任心,自己在有生之年,或者能為後人開發摸索出一條通往未知土地的道路,前任開路方便後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前人的栽樹後人食果,功成不必在我,這些都是火龍果聖主的治國執政的方略,之前未民眾謀福利隻是自己的愛好而已,現在要把這些思想帶到雪山之後,大山之中,所以自己的理想並非在洱海之畔,而是那些未知的土地上,所以不止一次的向突覺和白文武請命。
突覺和白文武聯名向聖主火龍果上書,闡明了丘北的要求,火龍果接到關於丘北的書呈,內心十分的讚賞,真是的和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這說明自己的的這些想法也是民眾的想法,所以就十分讚同丘北的意見,特彆給突覺和白文武交代,對於位置民眾和土地的開發和探索,不要隻局限於丘北自己的能力,對於蒼山洱海現在物產豐富,民富國強,丘北要人給人,要物給物,你們要主動去了解丘北的進程,主動給予可能的支持和幫助。
所以突覺把火龍果的聖旨原文給予了丘北,丘北看到聖主雖然沒有巡城洱海,但是聖主如麵其景,丘北對聖主的詔書拜了又拜,激動的熱淚盈眶,聖主不隻知道自己的想法,簡直看到了自己的內心一樣,當即對突覺和白文武說:“我丘北有生之年,一定完成聖主的命令,探索和開發雪山背後的民眾和土地,物資和人員不需要支援也要完成。”
白文武說:“丘北將軍,人和物,不是你要不要的問題,這是聖主之意,所以,你做好你的事情我們做好你的後援和後勤保障工作。”
丘北滿含熱淚的看看突覺也向架子點頭肯定,自此,把探索和征服雪山的任務交給了丘北,根據丘北的報告,真是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丘北把洱海先進的生產經驗和優良的種子帶到經過之地,並且普惠那裡的民眾,恩愛有加,和當地的民眾交往之後都能其樂融融,同時也把那裡的奇特之物帶來,這樣加深了交流,融彙了習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土之上莫非臣民,這些都不斷的呈報給遠在新都城的火龍果聖主,聖主對於天下無極的廣闊早已神往,很快就加加派了人員,希望能在不久的將來和丘北的人員彙合,並且以新都城為中心的向四麵八方輻射,火龍果聖主希望在有生之年開疆擴土,為後人留下一筆可以延續幸福和安樂的寶貴遺產,突覺和劉成包括在滇海的東覺正是遵循聖主的這一心中夢想,不斷的積極進取,爭取早日同意滇海,能有時間和能力看一看天下到底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