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江小魚正快馬奔馳在通過夷陵的大道上。江小魚雖然水性很好,諸葛鬆卻還是命他在長江北岸隱藏了一匹馬。
那一夜江小魚在江中小船上一聽到有大量船隊靠近的聲音,便立刻出艙查看情況,比及呂蒙突然暴起發難,江小魚早已偷偷入水遊往北岸。儘管呂蒙得知走漏一人後已連夜向江陵進發,但江小魚卻沒有一直走通往江陵的大道,而是按照諸葛鬆之前的囑咐在半路下小道抄近奔夷陵而去。
劉備取得蜀地之後,已將夷陵城改為宜都,夷陵便成了這一地區的一個泛指。此城位於長江峽畔,長江中上遊的分界處,屬鄂西山區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地扼由川入荊咽喉,上控巴蜀,下引荊襄,“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正是入川出川之門戶。春秋戰國時期秦將白起伐楚時在此便有過一場大戰。
當初諸葛鬆隨劉備入蜀時便與劉備和龐統有過一番交談,那時劉備聽了龐統的所謂胸懷天下的言論,便以夷陵為內城,不做他想。
後來劉備取得蜀地,改此地為宜都郡,以樊友為太守。樊友此人,能力平平,加上郡城居民較少,總共隻攏得兩千軍士守城,因不在邊境,日常幾無訓練。
最近一段日子,宜都太守樊友一直都很高興。他之所以高興並不是因為彆的,而是諸葛鬆的女人,沙娜的到來。
數月之前有一蠻族女子帶著上千士兵來到城下。雖然這股人馬打著劉備軍的旗號,卻也嚇得樊友夠嗆,後來得知是武陵太守諸葛鬆命其來的,才知道這女子便是諸葛鬆新納不久的蠻族公主沙娜。
諸葛鬆雖與樊友皆是太守,但諸葛鬆還領著平西將軍印,沙娜進城後便立刻拿出諸葛鬆事先給她的軍令,以樊城前線兵力吃緊為由,即刻接管了宜都城內的軍權,要進行士兵操練,以備關將軍隨時調遣。
劉備早已將荊州地區己方所有的政治軍事大權都授予了關羽。諸葛鬆隻是平西將軍,調動軍隊還是要關羽的軍令才行,但僅僅是訓練不調動軍隊的話,諸葛鬆的軍職和其上麵還有在劉備麵前炙手可熱的孔明軍師這雙重身份還是讓樊友不敢違背,乖乖的將軍權交了出來。
就這樣,沙娜和她帶來的千餘人精銳軍士就住在了宜都城。對此樊友開始是很煩躁的,因為沙娜帶來的軍士每天的用度自不用說,就連原有的兩千軍士,也要以每練三天休一天的頻率不停的被操練。總是操練就要比原來呆著的時候吃的多,再加上沙娜一天說軍械要換了,又一天說某處的城牆太破必須得修補,再又是說城內的糧草太少,要多準備些糧草,樊友問要多少,沙娜二話不說就開口要最少夠三千軍士一年的口糧。
宜都城雖是郡城,但因地理原因人口很少,稅收也有限,原有供養兩千軍士三個月的口糧,采取的也是吃完三個月的再按季度收稅補充的方法。沙娜一開口就要補滿一年的,終是樊友再顧忌到諸葛鬆的後台,也不得不說不行。
誰知沙娜居然命人給樊友抬來了一口大箱子,打開之後,裡麵是金燦燦的一千兩黃金,說是諸葛將軍給宜都城補充的軍需,直樂得樊友再也不提沒錢的事,開始全心全意配合沙娜的要求。
這還不算,沒過幾天,城外便又來了支運輸隊,樊友問了沙娜才知道,居然是諸葛鬆怕此城軍需不夠,又命人送來了五萬隻箭!
樊友知道,宜都離樊城甚遠,關羽來軍令調此處軍隊去樊城前線的可能很低,沙娜前後所做的一切很可能隻是做個準備而已,這麼多錢和箭枝現已入了他的府庫了,一旦到時候不再用兵,就算諸葛鬆可能會要回一些,但軍械采買、城牆修補之類的最終都是宜都城能切實得到的實惠。這也就是他為什麼這麼高興的原因。
然而,該來的還是會來。
當江小魚騎馬出現在宜都城城門衛兵的視野的時候,此時的呂蒙已經誘降了博士仁,又迫降了糜芳,正在江陵城的太守府中接見一位特殊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