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一大早,江弦蹬著自行車來到了崇文門外的東興隆街51號院。
這是京城市出版局的辦公地,也是《十月》雜誌的編輯部。
這院子後來拆了,改成了新怡家園。
51號院臨街三層樓,大門口東側是傳達室,進大門過小院正北是主辦公樓,院子西側有平房,最西頭是機關食堂。
江弦一路進去,聽著傳達室倆同誌在侃。
“聽說了沒?老三不願意回來。”
“哎,不管怎麼說,那都是一家人,你說這鬨的,不像話。”
“可不麼,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呢。”
江弦聽得暗歎一口氣。
上月月底,宋先生在京城逝世。
這消息第一時間便被送去了美國,治喪委員會希望老三能回來送二姐一程。
不曾想,老三隻回了八個字:
“身體不好,不能成行。”
“同誌你好。”江弦打斷了二人,熟稔的掏出兩根煙,“我想找張守仁同誌,能不能幫我遞個話,我有篇稿子要給他。”
“送稿子的?”個兒高的接過煙道了聲謝,還以為江弦是來投稿的。
他手指了指,“你想投稿子的話,直接放我們這兒就行,回頭我們指定給你遞去。”
“對,就放我們這。”
“呃”
“放心吧,丟不了。”見江弦還有顧慮,個兒高的那位指了指角落的幾個麻袋,“看著沒,那些都是給《十月》的投稿,最後我們都給送到編輯們那兒,一份也少不了。”
“是這樣,我不是投稿,我是已經和張守仁同誌約好了。”他笑著解釋。
“約好了?”
傳達室的同誌很好說話,更何況也不是沒有作者來找編輯的事情,趕忙上樓去遞了個紙條。
張守仁得了信,很快下來。
一看著江弦便露出笑容。
“看這樣子,稿子終於寫完了?”
“寫完了。”
江弦點了點頭,從挎包裡取出那篇《高山下的花環》。
的故事本身很感人,但在藝術性上有所欠缺,江弦對這篇做了一定程度的翻新,這才拖延了這麼久。
“來,先上來喝杯茶。”張守仁拉著江弦往《十月》的編輯部去。
《十月》雖說是嗡嗡嗡以後創立的第一部大型期刊,但一直到去年才獲得了正式刊號,以“文藝叢書”名義出版的正式期刊雙月刊,每年6期,每單月10號發行。
“十月”絕對是個好名字。
“十月”在人類曆史上閃耀著異常燦爛的光輝。
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發生在十月,人民當家作主、新中國成立發生在十月,就連嗡嗡嗡也是在十月這個月份被終結.
張守仁給江弦拎了把椅子,又給他倒上一杯高末兒,將江弦的稿子鋪在桌麵上。
“前麵修改過沒有?”
“改了一點點。”
張守仁捧起稿子,看了一遍改動的地方,肯定說。
“嗯,比上一版寫的更好了,這下我可要好好看看了。”
“我就先回去了。”江弦起身。
“那我就不去送了。”張守仁笑了笑,“我已經迫不及待要看看後麵是怎麼寫的了。”
“等你的消息。”
江弦走後,張守仁捧著《高山下的花環》稿子,很快看的入迷。
《十月》的編輯部人並不多,走廊不時傳來走路的聲響,但並不妨礙張守仁沉浸在《高山下的花環》這篇當中。
《高山下的花環》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陌生,謝晉所改編的電影即便在後世看足夠經典,國戰戰爭片天花板,水平遠超《集結號》《八百》。
而這部電影的原著,更是現代中國無法繞過的一篇代表作,與電影同名《高山下的花環》。
另一時空中,《高山下的花環》一經發表便掀起巨大轟動,作者李存葆一舉成名,被七十多家報紙全文連載,五十多家劇團改編上演,創下單行本180萬冊的印刷量。
甚至樹哥自費購買了兩千冊,贈送給了南方的戰士們。
在角度來看,《高山下的花環》也貢獻卓越,開了以悲劇形式反映戰爭和軍營生活的創作先例,是軍旅的一個決定性突破。
從這篇開始,軍旅的創作在題材領域得到了全方位的拓展。
“蒙生帶領著九連全體同誌和我,抬著一個個用鮮花編織成的花環,徐徐來到烈土陵園。
大家把花環一個個敬獻在烈士墓前,鬆柏掩映的烈士陵園裡,到處有人工精心培玉的花從。
在梁三喜烈士的墓前,是一簇葉茂花盛的美人蕉。
和梁三喜烈士的墓碑並排著的是:九連副連長靳開來烈士的墓碑、八二無後坐炮班戰士雷凱華烈士的墓碑、不滿十七歲的司號員金小柱烈士的墓碑
默立在這百花吐芳的烈士墓前,我驀然間覺得:人世間最瑰麗的寶石,最奪目的色彩,都在這巍巍青山下集中了。”
後麵的篇幅並不長,四萬三千字,張守仁看的很認真,花了兩個多小時才看完。
他從稿紙上抬起眼睛,心中一片悵然,眼前仿佛還是巍然青山下那一簇簇的各色花環。
恍惚一瞬,張守仁合上稿子。
整理一下思緒,心中的悵然,很快被欣喜若狂所替代。
“寫的真好,不愧是江弦!”
寫的是主角趙蒙生的講述,第一人稱視角,大概能分為戰前、戰中、戰後三個部分。
看完以後,張守仁便生出一種強烈的預感。
這篇,一定能成!
“老章,你來看看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