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獻寶一樣將《高山下的花環》遞到編輯章仲鍔的桌上。
章仲鍔是《十月》的一名普通編輯,但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在後世,他也被編排進了“四大名編”當中,曾經編發過《沉重的翅膀》《老井》《新星》這些個頗有名氣的作品。
還有一次,他收著個陌生作者的投稿,看後很驚喜,覺得這個作者最大的優點就是語言獨特,對京城胡同串子的語言信手拈來。
這篇文章叫《空中小姐》。
作者是個靦腆大男孩,叫王碩。
幫他發表了這篇處女作以後,又不忘鼓勵王碩。
在他的鼓勵下,王碩一發不可收拾,井噴一樣一口氣寫出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橡皮人》、《頑主》、《我是你爸爸》.
還有個作者叫王樹梁,曾經手寫了150萬字的稿子,裝了一大麻袋,編輯們看都沒認真看直接就給扔了。
章仲鍔心疼作者,把這稿子撿了回去,認真看完,覺得內容還不錯,可惜作者顯然不是個搞的,不會剪裁,也不懂結構。
他給作者叫了過來,本來打算將修改意見告訴作者,結果發現對方是個下肢癱瘓的臥床病人,大便需要灌腸,小便要靠膀胱造瘺,生活都不能自理。
就這樣的身體條件,手寫出150萬字的稿子,簡直是現代的保爾·柯察金。
章仲鍔乾脆便替他改起稿子,恰逢地震,大夏天就蹲在地震棚裡汗流浹背的給彆人做嫁衣,最後150萬字的稿子終於出版,封麵上赫然醒目寫著《山林支隊》,作者:王樹梁。
“這是誰的稿子?”
章仲鍔從張守仁手上接過稿子,瞥了一眼,“高山下的花環?”
“江弦的稿。”張守仁回答說。
“江弦?你拿著他的稿子了?”章仲鍔頗為詫異,對稿子也來了興趣。
他雖然年紀大,但挺欣賞江弦這位作家。
當年很多人質疑《棋王》和《動物凶猛》是搞“痞子”,章仲鍔斬釘截鐵的直接回應:
“凡是刊發江弦作品的期刊,當期發行量都能突破一百萬份,中國哪個作家能做到這點?他的成名值得思考。”
“寫什麼的?”
“軍旅。”
“他怎麼還會寫這個?”
“可能是之前響應作協號召,去南邊以後得來的靈感。”張守仁揣度說。
在他看來,《高山下的花環》這個故事一定是有原型的,就像是巴金響應號召去了北韓以後,回國便寫出了《團圓》。
江弦也是從南方回來以後寫出的這篇,有痕跡,他們編輯們眼光何等毒辣,深知這個道理:每篇的誕生都是有跡可循的。
“你先看看吧。”張守仁將稿子遞過去,此刻仍是難掩臉上的興奮。
章仲鍔見他這樣,便有些心動。
他接過稿子,很快便被紙上的文字所吸引,沉迷其中。
再抬起頭時,已經接近傍晚。
章仲鍔腦中揮之不去的閃現過文中蕩氣回腸的字句。
“戰爭,這就是戰爭!它把人生的經曆如此緊張而劇烈地壓縮在一起了:勝利與失敗、希望與失望、亢奮與悲慟、瞬間的生與死。”
“要說報恩,我們要一輩子報答人民的大恩大德,而不是把我們當成人民的救世主。
革命,是人民用小米喂大的;勝利,是人民用小車推出來的!”
章仲鍔沉浸在的內容當中,心潮起伏,跌宕難平。
“老章,這篇怎麼樣?”張守仁問道。
章仲鍔長呼一口氣,手捏著稿子,“真是一篇好文章!”
他嗓子有些沙啞,喝一口水潤過以後,補充道:
“當前讀者對軍事題材的作品不甚感興趣,究其原因,我看還是因為沒有戰爭的真情實感。
這篇不僅沒有把尖銳的矛盾磨平,寫的足夠大膽和尖銳,身大力不虧,一旦發表,絕對能震撼到每一位讀者的心靈”
章仲鍔對這篇《高山下的花環》不吝讚美,隻是到了最後,話語卻有些猶豫。
這篇能發麼?
直到今年,形勢才終於有所緩和。
不久前,白葉以給《解軍報》和《文藝報》編輯部寫信的方式,進行檢討,《**》又予以轉載,這場風波開始平息。
若是開會討論這篇,章仲鍔絕對是支持《高山下的花環》發表的,可他卻難說其他同誌、編委的意見。
大家反饋出人意料的強烈,一致叫好,還有些《十月》的同誌嚷嚷著乾脆發下一期的頭條。
就連一向和江弦不對付的劉鑫武,看完這篇《高山下的花環》以後,都忍不住拍案叫絕。
“好作品!真是一篇好作品!”
劉老師作為傷痕的鼻祖,《高山下的花環》這樣帶著軍旅傷痕色彩的,自然很合他的胃口。
更何況,這篇簡直寫到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坎兒裡!
無論怎麼講,無論立場如何,南方都是每一個國人惦念著的事。
編委們還沒開會決定,編輯部的同誌們便已經達成共識。
《十月》雜誌有膽有識,準備齊心協力隆重推出《高山下的花環》這部佳作。
還有一位搞評論的編輯,自告奮勇要把稿子拿給中作協的dng組書記馮沐看,最好再讓他給《高山下的花環》寫篇評論。
江弦等了好幾天,等不到張守仁的音信,隻好給他去了一個電話,詢問《十月》對稿子的看法。
張守仁說:“江弦,稿子寫得非常好,編輯部的同誌們都說好,我們一定給你發頭條。
但你要做好兩手準備:
一是有可能在全國引起轟動,你將被記者包圍;
二是有可能出事。
你不要害怕,如果有問題,一切責任由我承擔。”
(可能有人要質疑,我給這個張守仁寫的過分無私,人又不是傻子。
特地在這裡解釋一下,這是這位編輯的原話。)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