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章 海的那邊_家父漢武帝!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家父漢武帝! > 第 36章 海的那邊

第 36章 海的那邊(2 / 2)

“是。”高智心裡苦啊,又轉向東方朔,“東方大夫,貧僧是在修行杜多。”

“哦,聽過。”

東方朔點點頭。

杜多,就是頭陀,是佛教的一種苦修方式。

用梵語翻譯過來就是“抖擻精神”之意。

佛教僧人苦行修身,已修頭陀的方式,修十二種苦行,分衣、食、住三大類,糞掃衣,常乞食,住靜處發展至後來,才以頭陀代指行腳僧人。

高智連忙解釋道:“微臣既為大漢官員,著百衲衣行頭陀卻有不妥之處,多謝東方大夫提點,等回去微臣就換回朝服。”

高智可不敢再留破綻了,

自己寄人籬下,更何況大漢也沒有佛教氛圍,沒必要遷就他苦修,

他的身份應最優秀是大漢官員,其次才是僧人,這點是一定要搞清楚的。

分不清主次,後果很嚴重。

“高主簿,”東方朔一開口,高智就是心頭一緊,“聽聞杜多是你們身毒僧人的苦修之法,但我卻不解其意,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何以如此自糟蹋父母精血?“

此事是東方朔最看不慣高智的地方。

古人連頭發都不敢輕易剪斷,修行的僧人說剃光就剃光,而先秦百家的理論中,也鮮少有折磨自己已求完滿的理論。

不誇張的說,高智所行,在東方朔眼中與旁門左道無異。

君子避險,修身齊家,這是根植在華夏人血脈裡的思想,先修身,把自己搞好再講其他的,一步一步來,

佛法卻反其道而行,以苦行為樂,並且認為苦行是在解救蒼生。

“人生皆苦,摒除物欲,精進所學。”

高智喚了聲佛號,小沙彌神情肅穆,也跟著行了個佛禮。

“精進所學不錯,可與摒除物欲又有何關係?”

東方朔不是有意刁難,他是真的不理解。

漢人講中庸,

要享樂,但也要節製,不要過那個度就好,過猶不及。

而高智所言,並非是過猶不及了,而是根本沒有!

“人之精有限,分則耗,專可成。”

東方朔反問:“何以遊朱門?”

高智笑了笑:“我遊朱門,如來雙樹北首而臥。”

東方朔搖搖頭,一百個不讚同,

再跟他說下去,也說不清什麼,

而且,東方朔有種直覺,佛道之論,並沒有結束,二人的對話,不過是剛剛開始,

“陛下今日所言,我也要送給高主簿,邪徑之速,不慮迷道。”

“東方大夫,我記下了。”

身毒

堂邑父匆匆走進,一看,海外三巨頭都在,

張騫,司馬相如,兒善於。

不光是他們三個,還有第四道人影,西域都護班興,也是最先隨太子據建立科館的第一批人。

堂邑父還想和班超嘴賤兩句,但一想到情報緊急,開口道:“將軍,他們太他娘的廢物了!人馬都打光了!我們的投資全賠了。”

“賠了?”司馬相如笑道,“不見得吧。”

堂邑父皺眉:“幾千把精鍛劍,弓矢不計其數,最起碼值一船銀礦,大秦人還真是廢!”

張騫笑笑不說話,看向西域都護班興,

“玉成,你看呢?”

班興掌管西域大事小情,舉手投足間多了些上位者的氣質,大宛一戰,算是徹底把西域各國的膽子打破了,班興整日也輕鬆許多,身毒這邊剛出情況,劉據就派班興就近支援,

但,以劉據對霍去病所說的話來看,派班興來隻是權宜之計,能夠穩住局麵就好,

通過張騫不斷傳回的大秦情報,劉據就算再不了解羅馬史,也大致抓住重要節點了,兩漢兩羅馬,羅馬也到了曆史的轉折點,

一場席卷世界的風暴,正在醞釀。

現在的事,與即將襲來的風暴相比,不過是開胃小菜罷了。

班興對西域身毒了解,對大秦的了解程度,遠不如在座眾人,所以他說話也較為謹慎,

“你們支援的蘇拉,他的上層摸清了吧。”

“摸清了,是一個叫馬略的執政官。”

司馬相如繼續道,“馬略在大秦推行改革,大致是將募兵製改為征兵製,以前隻是有財產的大秦公民有資格當兵,現在馬略要推行任何人都能當兵,說簡單些,就是擴大了兵源。”

班興倒吸一口涼氣,

“這可是作死啊。”

“嗬嗬,要不說呢,”堂邑父接過話,“他們之前吃了敗仗,發現兵製腐敗存在問題,其實真正有病的是他們的朝廷,叫什麼元老院,元老院是瘡,不把這個瘡挖掉,隻清理四處的血有什麼用?”

司馬相如點頭:“馬略改革,倒與國野製相似。”

眾人啊了一聲,點頭稱是。

曆史何其的相似,在東西方的兩個龐然大物,哪怕在此之前沒有交集,也產生了相同的問題,

或者說,隻要人類存在,就在產生的問題。

司馬相如口中的國野製,是周朝推行的製度,在境內的叫國人,境外的叫野人。

野人不一定是區域外的住民,也有可能是國人繁衍太多,遷出去的旁係,總之隨著人口越多,版圖越大,國以外的區域就越多。

國野製分工明確,國人當兵,野人種地,

會有人說,當兵打仗是送死啊,國人怎麼還搶著乾?搶著乾也就算了,還不讓野人乾。

很簡單,當兵手中握著的叫真理。

誰拳頭大,誰說得算。

發展到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春秋各國打仗太頻繁,國人兵源補充不上來了,各國開始改革,允許野人當兵。

時至劉據一朝,馬略改革的困境、解決措施,早在中原春秋各國已經經曆過一次了。

結果呢,

既得利益者不滿意,

接著打。

春秋時期的戰爭頻率遠比戰國要頻繁得多。

“他就是個執法官,失敗是必然的,我們就是信了蘇拉的邪,馬略被關進大牢,他要截出馬略,我們提供武器,現在好了,他們非但沒救出來,還把自己送進去了。”堂邑父嗬嗬一笑,“真他娘的賠錢貨。”

(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一世鳴龍 我釣魚佬,怎麼成道家天師了 我的臥底生涯 大明假皇孫 華娛:從神棍到大娛樂家 江山風物誌 從修改呼吸法開始變強 夢回1997,我成了網文鼻祖 型月:瑪奇裡二世事件簿 黃巢挽天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