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場開工第一個月,收益就相當不錯,也算是開門紅了。
山場子那頭,堆積如山的楞垛變成了一張張木排,拴在一個個江灣之中。
隻等著排幫聚齊了人手,便可以順著鴨綠江漂流而下,駛向安東。
曲紹揚跟陳家兄弟,在安東合開了一家福升慶料棧,專門經營木材生意。
這一季山場子活乾的不錯,除去南方木材老客預定的木頭之外,還剩下大半,正好賣給了安東的一些料棧。
賣給安東料棧的那些木頭,隻需要這邊給穿好了木排,對方會自行雇木把、組排幫,運到安東。
隻有給南方老客的木材,需要劉東山出麵組織人手,流排運輸。
四月下旬,掛著福升慶料棧旗號的二十副木排,先後從望江樓上遊的江灣出發,浩浩蕩蕩駛向安東。
這一趟放排,原本劉東山說他想跟著的,他要看看軟穿排在江中流放時的效果。
可曲紹揚說啥也不讓,劉東山沒辦法,隻能打消了念頭。
好在排幫裡不少都是以前的老人兒,對鴨綠江各處哨口都很熟悉。
而且他們又是從望江樓出發,屬於是鴨綠江中下遊段,江麵開闊,險灘惡哨相對少一些。
軟穿排比本字排靈活,對江水也沒有太多的要求,水深能過,水淺也能過。
因此,極少擱淺,流放速度自然就比本字排快。
五月十八,木排順順利利到了安東,交付櫃上。
木把們領了排餉,在安東城裡稍作修整。
李長亮、大林等人都成了家,有媳婦有孩子,自然不能再像以往那樣,手裡有錢就胡亂花。
相反,他們去城裡買了不少家裡能用的東西,留作給媳婦和孩子的禮物。
剩下的錢,也小心翼翼的揣好了,留著回家過日子用。
一個排幫裡三四十號人,不可能人人都像李長亮他們這樣。
那些沒成家的排夥子,到了安東,少不得要去享受一番。
飯莊子裡胡吃海塞一頓,再去戲院聽聽曲兒、窯子裡頭摟個笑果,時不時的再去賭場試試手氣。
一來二去的,手裡的銀子就如同流水一般花出去,根本等不到秋天,銀子便花光了,甚至還欠了債。
欠債也不怕,櫃上會出麵,隻要簽下來年的契約,就會幫他們還了錢、安排住處吃喝,等秋天,再回到山場子乾活。
對於這些人,李長亮事先不知道囑咐了多少回,可他們不聽,誰也沒辦法。
李長亮等人急著回貓耳山,向曲紹揚和劉東山回複軟穿排的優缺點,所以他們在安東隻停留了五六天,便動身往回走了。
跟李長亮他們一起回貓耳山的,還有陳郎中夫妻。
陳郎中和李氏這陣子可沒少忙活。
就如曲紹揚和劉東山所說,這夫妻倆回到寬甸後,立刻就找人手,修繕房屋,打算留著給陳家兄弟成親用。
房屋修繕的同時,夫妻二人去了安東,見到了陳允哲的未婚妻沈麗珍。
在征求了沈麗珍意見之後,李氏選了日子,給陳允哲和沈麗珍訂了親事。
然後,二人又去了遼陽長風鏢局,拜會何家人,看了看未來的兒媳婦。
跟何家那邊商議之後,選了個日子,把陳允瀚跟何青竹的親事定了下來。
寬甸這頭的房子還沒修繕完成,再者成親也要準備準備,所以婚期定在了入冬之後。
倆兒子都定了親,李氏總算鬆了口氣。
她惦記著懷孕的閨女,哪裡還能在寬甸呆的住?恨不得立刻返回貓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