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好了沒有?好了的話,那寡人就擂鼓進軍嘍。
魯莊公的戰役思路是這樣的:兩軍都列完陣,雙方再派人舌戰,派人致師挑戰,然後擂鼓進軍,直到一方潰敗!
這是中規中矩的戰役模式。
魯莊公等著,他等著齊桓公派人前來舌戰。
所謂舌戰,就是陣前互相質問,一個問:為什麼要來打我們?
另一個答道:你們犯了什麼什麼的錯,有什麼什麼的罪,故該打。
然後一個又擺事實講道理,有時會說,你們弄錯了,事實不是這樣的。如此這般如此那般講一通。
另一個如果覺得對方確實有道理,那就回來對主帥說:老大,這事咱弄錯了,要不就不打了,回去吧。
如果覺得對方根本就是狡辯,那就回來對主帥說:老大,打死他丫丫個呸。
或者被討伐方直接認錯:對不起,這事確實咱有錯,現在認錯道歉,如何?要不,就彆打了?
如果討伐方覺得對方態度誠懇,認錯及時,就提點要求,然後雙方盟誓,班師回國。
如果討伐方覺得對方雖然認錯,但這個錯確實比較嚴重,不能隨便放過,那就打一頓。
當然,這種打一頓,極有可能被反殺。
被反殺又怎麼了?春秋時代,不就講究一個名節甚於生命麼?
有時,想想春秋早期的戰役,就覺得好笑。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有許多演義、小說,將春秋早期的戰役描寫得精彩紛呈至極,令人拍案叫絕。
但大部分都是虛構杜撰的!
至少,在中原一帶,戰爭的套路就是魯莊公想的那樣,列陣對峙,互相舌戰,致師挑戰,擂鼓衝鋒,取得勝利。
絕對沒多少陰謀詭計的,或者說戰法運用的!
因為,這是貴族戰爭,是爺們與爺們的對決!
這種純爺們的對決,最關鍵的是講一個士氣,在士氣被完全激發前提下的勇氣渲泄!
當然,既然是貴族戰爭,那就首先交戰雙方都得是貴族。如果一方不是貴族,而是蠻夷戎狄,那就另當彆論了。
如秦國與西戎的,晉國與戎狄,齊魯等國與東夷,還有楚國本就是荊蠻地域,那大家就要靠靈活多變的戰法去打仗了。
齊國與魯國的這一仗,那是典型的貴族之戰。
既然是貴族之戰,那當然得用完全符合戰爭禮儀的那一套。
戰爭禮儀是當時禮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規定很多很細。
如不得使用陰謀詭計,不得過度追擊潰敗的敵軍,不得對受傷的敵軍士兵痛下殺手,不得傷害未成年或者發須皆白的老年敵兵。
還有,如必須優待俘虜,特彆是大夫級彆以上的敵軍將領等等。
基本上,春秋早期的戰役,那都是國君親自率軍作戰的。
原因有兩個,一是國君在,士氣肯定非同一般;二是基本沒風險,大不了被俘,無非就是拿出贖金贖回或者滿足對方條件即可。
所以,史料很少記載,列國諸侯國國君戰死沙場的情況。
但與戎狄蠻夷武裝作戰則不一樣,那些個不講禮的自然會痛下殺手,春秋也有記錄國君戰死的情況,如衛國國君衛懿公。
當然,意外情況也肯定有,比如摔死、中流矢而死等。
好了,閒話不扯了。反正,齊魯乾時一戰,就在魯莊公的設想中開戰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