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公司的11名領導,除了董事長和總經理,副職還有9人,曹清連給8個都分彆發了短信,拜年、問好、感謝、祝願,幾個層次的意思,短短的話語,都表達到了,除了一位管安全的副總季天福,7位領導在曹清連發過短信之後,基本上都給予了回複。
這一點說明,這些領導還是比較在意春節問候的,或者說他們也可能是處於禮節,不得不給曹清連回複問候一下。不過,從中也能看出來,儘管曹清連是用心的,給每一個人發的內容,都是有尊稱並且有針對性的,但是有3個領導的回複則明顯是應付的,而另外4位是本人自己編的短信,最起碼是輸入了幾個字,譬如,楊維新的回複,前麵先說“謝謝清連”,然後是拜年的話。最後在剩下鄔良鄔總的時候,曹清連糾結了。
從內心來講,曹清連根本不想給鄔良拜年,原因很清楚,鄔良對於曹清連來說,不僅僅是政敵,而且現在已經是幾乎到了死敵的程度。鄔良采取不道德的手段,搶了曹清連的位置,曹清連以德報怨,從惱恨到接受,再到服從和原諒,是想重新搞好關係的。
可是,鄔良卻是以怨報德,處處故意壓製曹清連,不斷地找茬子、使絆子,這讓曹清連難以理解。從這種情況說,兩個人關係已經是形同陌路,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了,彼此的關係由原來的學兄弟,變成了水火不容。
隻要從這個角度一想,按曹清連的性格來說,也根本不可能去問候鄔良,如果主動去問候鄔良,那曹清連還有一點尊嚴嗎?那樣也太沒有一點骨氣啦!如果他鄔良能夠主動向曹清連示好,哪怕是表麵的逢場作戲,那曹清連也會釋懷一些,會冰釋前嫌。可鄔良不是那種人,憑他的德行,鄔良不會主動問候曹清連。
但是,曹清連又十分清楚:因為鄔良是分管自己的領導,自己與他現在是地地道道的上下級關係,鄔良可以離得了自己,自己卻離不了鄔良,這就是所謂的“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那麼,為了工作,為了單位而不是為了自己,曹清連就必須忍辱負重,儘可能與這個鄔良搞好關係,最起碼在明麵上過得去才行,不然,工作怎麼開展呢。
想到這裡,要說該怎麼辦,那就比較明了了,於是,曹清連隻能壓抑著真實的情緒,最後選擇了這樣的內容,給鄔良發了一則拜年短信:“尊敬的鄔總、學弟:在新春佳節到來之際,我給您拜年啦,真誠祝願你新年吉祥,闔家幸福,工作順利,萬事順意。新的一年,還請您對神州站的工作給予多多關照…清連。”
為了能起到打動其心的效果,曹清連琢磨之後,在短短的內容裡,在三處采取了特殊口氣:“學弟”是為了打感情牌,試圖讓鄔良能夠想起以前的學兄學弟之情分;“還請您對神州站的工作給予多多關照”,是從工作角度提示鄔良,在工作中不要針對曹清連個人,要為神州站多考慮一下,為神州站考慮就是為集團公司大局考慮;最後的署名為“清連”,是曹清連明顯降低自己身份的姿態,是一種已經非常明確的“願賭服輸”啦!
曹清連覺得,在對待鄔良的問題上,自己能夠低三下四的做到這一步,如果鄔良能夠有一點良心的話,也會明白曹清連願意“服從”的心意,可是這能否打動鄔良之心,還很難說!
給鄔良發過短信之後,曹清連等待反應,還好,不一會兒收到了鄔良回複,內容隻有三個字“新年好!”曹清連明白了,這又是居高臨下的姿態,但凡地位差彆較大或者關係特彆密切時,一般才采用最簡單的問候語,鄔良這種情況,顯然是前者,屬於居高臨下者。不過,回複總比不回複強,如果鄔良不給回複,那就是給曹清連辦難堪了。
忙完了短信拜年,曹清連想到得趕緊給幾位老領導打個電話。工作繁忙,沒時間去老領導家,打個電話問候一下,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欣慰,對自己來說更是一種心安,不然的話,自己總有一種愧疚感。
給這些老領導拜年,不能以簡單發短信的方式,那樣顯得太不正式,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是曹清連做人的準則。
這幾個老領導主要是鐵路局老黨委書記廉紀國,老副局長馮慶春,老分局的紀委書記李為公,神州站老站長魯啟帆等。這些老領導都是曹清連非常敬重的人,有的對曹清連有知遇之恩,是曹清連的伯樂,有的人品正派,在位時對曹清連的工作非常支持,深受曹清連的感激。
這些老領導退休之後,每年春節,曹清連都給他們準備了一份福利年貨,與單位職工的待遇一樣,提前讓辦公室的同誌和司機給他們送到家裡,這並不過分。
他們在職時與現在在職的領導一樣,過節時,曹清連從來不給他們任何“表示”,因為都知道在職和不在職是不一樣的,過節給在職領導送年貨他們也根本不稀罕,送購物卡或紅包吧,也可能被拒絕並辦難堪,曹清連還不乾這種事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