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簽訂後,大燕立刻出兵占領了勘察加半島,在北美西海岸建立多個殖民點,並且不斷向殖民點增兵、運送人口。
兩年後金山城建造完畢。
黃得功在北京舉行祭祀,昭告天地,宣布北美洲為大燕帝國固有領土,並決定遷都金山城。
不久後。
燕帝黃得功親率文武百官以及大燕軍隊跨越重洋,來到新世界。
與此同時。
早有準備的漢軍從渤海灣登陸,直取大燕舊都。幾乎沒有發生任何戰鬥就解決了留守的大燕勢力,將大燕收回版圖。
大燕的鄉紳地主們絕大多數都沒有追隨黃得功離開,而是留下來準備服侍新主人。
卻不曾想。
李定國直接以‘通敵’、‘大燕間諜’的名義,將他們全部抓了起來。
“朕決定了,要將他們全部誅九族!”
大朝會上,李定國殺氣騰騰。
百官無人敢求情。
最後留守舊都的大燕太子,被俘虜的黃得功嫡長子出麵求情。
李定國為了收買燕地人心,同時也為了安撫遠在北美的黃得功,乾脆把他兒子還有這幫鄉紳地主一起打包給黃得功送了過去。
劫後餘生的眾鄉紳對黃得功感激涕零。
殊不知。
這竟然是李定國與黃得功演的一場戲。
黃得功得到了鄉紳地主和他們豢養的家丁奴仆、被迫投效的失地農民等十幾萬人還有大批財產,為北美殖民地發展增磚添瓦;李定國則趕走了燕地的利益集團,從此以後能夠無拘束地施行政策、發展經濟。
一舉多得。
黃得功東遷的同時,李來亨消滅了土默特各部、準噶爾汗國、葉爾羌汗國,將觸手一直伸到了後世的烏克蘭平原。
在此建立新城。
名曰新安。
次年大順遷都新安城。
隻不過。
有了大燕的前車之鑒,大順的鄉紳地主、權貴們一股腦地跟隨李來亨西遷,一次性帶走了上百萬百姓。
畢竟。
大家心知肚明,李來亨一走,大順必然落在大漢手中。
與其忐忑接受新主人,迎接不確定的命運,不如跟隨李來亨這位雄主一起走,去新的地方建功立業。
就這樣。
大漢不費一刀一槍,和平接收了大順的疆土。
包括大順剛剛打下來的土地。
至此,夏人內部再無戰爭。
大漢帝國除了與中南半島、東南亞的土著、殖民者發生規模有限的戰爭外,基本處於和平狀態。
可以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和科學研究。
與此同時。
全力支援大燕、大順兩國開疆拓土的戰爭。
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