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援助並非無償。
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大燕、大順在開疆拓土的過程中收獲了無數的金銀財寶和可以充作礦坑、血汗工廠勞動力的戰俘,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回到了大漢,用於購買大漢生產的武器、糧食、紡織品、各種工業品,發展殖民地。
與此同時。
還將大漢生產的商品傾銷給殖民地的土著。
戰爭、商品。
夏人通過這兩種手段,徹底掌控了殖民地,確切地說新領地的命脈。
這波戰爭紅利,三家吃得盆滿缽滿!
又過去了十年。
經過幾十年的平複、冷卻,尼猴群島的火山活動終於漸漸平息,岩漿冷卻為新的島嶼。
這片區域的島嶼數量竟然不減反增。
一些島嶼上漸漸長出了新的植物,它們在火山灰上艱難生長,並且滋潤著貧瘠的土地。
或許幾百年過後。
這些島嶼又將是生機勃勃。
生命總是那麼頑強。
這些新的島嶼自然吸引了夏人的目光,此刻就有一支超過200艘船的大船隊在各處島嶼考察。
說來話長。
它們竟然屬於南明唐王朱聿鍵。
確切地說。
是朱聿鍵的兒子朱琳源。
朱聿鍵在大蜀滅明的戰爭中自焚殉國,頗有崇禎皇帝的風骨。在死之前,他安排朱琳源乘船出海。
來到了東南亞。
好不容易安生了幾年,沒想到大漢又將手伸到了這裡。
朱琳源接受了漢民的身份,卻拒絕入朝為官。
李定國也沒有為難他,而是允許他選擇總麵積不超過100平方公裡的島嶼建立藩國,恢複大明唐藩的祭祀。
朱琳源的船隊正是因此出海。
“咦,這裡還有個人!”
在一座沒有半分植物與淡水的小島上,船員們竟然發現了一個人。
赫然就是海嘯中幸存的蘇哈托。
他竟然整整活了三十年!
如果無畏看到這一幕,或許會興致勃勃地開展一個新課題:
論人類多久可以退化成為野人。
此時的蘇哈托早已沒有半分‘人’的特征。
他不會說話,見到船員就會像猴子一樣吱吱叫。眼眸中沒有任何智慧的光彩,身上更沒有衣服,也不會吃熟食。
當然了。
荒島上也沒有熟食。
船員隨手扔下一塊烤肉,蘇哈托立刻跑過去叼了起來,躲到一旁去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