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用屁股來想,也知道大明的海禁政策為啥是這副樣子。
走私唄?
大地主大官僚有身份有背景,悄摸搞走私,賺取高額利潤。
他們為啥不同意開海?開海了所有人都能合法做海洋貿易,他們還怎麼搞壟斷?怎麼賺取高額利潤?
天子禁海,是目光短淺覺得倭寇總鬨事,乾脆禁海了事。
可下頭的人支持天子禁海,那絕對是沒安好心。
想起崇禎老哥,張世康有時候覺著挺可惡,有時候又覺著挺可憐。
能乾的都被他辜負,不能乾的卻被他信任,在位的十七年,不知多少立誌報國的忠臣良將直接或間接因他而死。
你說他可憐吧,也確實,憑良心講,這老哥確實認為自己已經很努力了。
甚至張世康覺著,沒人比崇禎老哥更想中興大明。
唉,有時候就是這樣,跑題了。
加征於民,是飲鴆止渴,開源節流,重點從來不是節流,而是開源。
海洋貿易若是搞好了,大明就會擁有源源不斷地新收入,一切的矛盾都將逐漸化解。
總之,開海是早晚的事。
而開海做生意,那就得有貿易品,咱中國的老三樣絲綢、茶葉和瓷器,在外國確實暢銷。
但基本上大半都是靠陸路運輸,自西域一路向西,抵達阿拉伯地區後,經由阿拉伯商人運抵地中海。
這是一條已經很成熟的、運營了上千年的銷售網絡。
老三樣當然也可以走海運,但更多的貿易品才能帶來更多的利潤,而紡織品就很重要了。
張世康對於商賈、對於貿易的理解,確實讓宋應星刮目相看,他覺得有些話似乎可以說了。
因為他發現朝廷的這位新貴,對商賈、對工學似乎確如茅元儀所言,不僅沒有絲毫排斥和歧視,甚至還很熱切。
隻是他發現張世康說的一大堆話裡,有一個小小的漏洞。
“可是大人,如何將紡紗效率提升八倍呢?”宋應星小聲道。
做工學的,最忌諱眼高手低,想了那麼多,說的也確實有些道理,可問題的根源仍舊沒有解決。
是啊,如何將紡紗效率提升八倍呢?
對於現在大明都在用的紡紗機,宋應星倒是有一定把握改良,能提高一點效率,但也僅僅是一點。
宋應星之所以詢問的那麼小聲,是因為他早看出這位小大人是在那啥,他不忍或者說不敢太駁人麵子。
可沒曾想,張世康就等著宋應星這句話,他一拍桌子道:
“這可問到了點子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