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財團協議以及退市啟動_重生08:從山寨機開始崛起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重生08:從山寨機開始崛起 > 第三百零六章 財團協議以及退市啟動

第三百零六章 財團協議以及退市啟動(2 / 2)

無非就是進行新一輪的利益交換,進行相互妥協而已。

比如對方再一次承諾,將不會限製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方麵的限製,但是作為對應你徐申學也不能卡著我AI算力卡。

我賣你設備,你賣我算力卡。

一手交設備一手交芯片!

雙方在這領域之所以能達成的協議,其實也是因為都卡不了對方。

美方的財團現在已經無法限製智雲方麵的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了。

海灣科技都把DUV浸潤式光刻機給弄出來,都已經正式量產並投入生產領域,足以滿足二十八納米工藝的芯片生產了,理論上海灣科技的HDUV400型號光刻機,也具備十八納米甚至十四納米芯片的生產能力。

而正在研發當中,預計今年下半年就能推出的HDUV500型號光刻機,是能夠進一步滿足十八納米,十四納米,甚至七納米生產需求的光刻機。

其他的諸多核心設備以及耗材方麵,仙女山控股體係下的企業基本也能夠做到勉強供應,無非就是效率低一些,成本高一些而已,又不是不能用。

美方已經失去了限製智雲的的最大手段,所以不得不妥協。

同樣的,其實在算力卡領域也是如此,如果智雲把算力卡給卡死的話,對麵也能拿著ATI顯卡勉強支撐的,無非就是成本更高,效率更慢而已。

在這兩個領域裡,其實雙方都卡不住對方……還不如繼續維持現狀,各自賺錢。

但是重點的EUV光刻機領域……這個依舊無法達成一致協議的,對方說什麼都不同意出售EUV光刻機給智雲微電子,徐申學對此態度也強硬,我不用,你們也彆想用!

然後在這個話題上談判無果後,雙方很默契的跳過了這一話題談其他的。

反正戰場上無法得到的東西,自然也彆指望通過談判桌上得到。

事關未來的核心領域,誰也不願意輕易放棄的。

所以後續這EUV光刻機領域的分歧,還得手底下見真章……看看雙方誰家的安保部門更給力了。

最近一年裡,雙方安保部門的戰場遍布全球各地,從美洲到歐洲再到印度和非洲,到處都能看見雙方安保人員的身影。

搞的其他沒有參與的財團看了都心驚膽顫,尤其是歐洲那邊的幾家老財團,都不約而同的加強了安保領域的投入。

鬼知道這兩家打架會不會波及到他們!

這年頭的商業競爭,想要玩中立都得有實力啊,不然分分鐘就被波及到了。

當然,以上這些事情,外界彆說普通人,甚至層次稍微差一些的頂級權貴都不知道,能夠知道事情全貌的,那都是地球上最頂級的一小撮人。

這些地球村上的頂級商業競爭手段,距離普通人太遙遠了。

——————

EUV方麵沒得談,所以雙方也很默契的跳過了這個話題不談,而是談其他方麵。

在雙方都很關注的智能終端領域裡,美國市場禁售智雲,水果在華夏被禁已經成為事實,雙方都彆指望改變了,改不了的。

你不能把數以億計的全球吃瓜人當猴耍……前腳還宣揚對方的各種威脅,然後把對方給禁了。

現在你們發現,卡不了對方,繼續打是兩敗俱傷,想要和談了,然後又各自放開市場……這樣很傷害吃瓜人的感情,不好。

再者,這兩個市場都是雙方的基本盤市場,放開了給對方也沒啥意義……美方那邊就算現在放開了市場,智雲的產品在美市場也賣出去多少了,反過來水果在華夏市場也一樣。

所以也不改了,就這麼維持著吧!

但是在其他市場裡,大家就默契一些彆瞎搞了,大家光明正大各憑手段賺錢。

不然的話,就會讓第三方得了好處,比如四星還有日本的一些企業,甚至就連印度都野心勃勃想要搞電子消費產業,大力發展智能手機行業,還冒出來不少的本土智能終端設備品牌!

這簡直是大逆不道!

必須控製,如有必要進行扼殺!

在這方麵,徐申學和對麵財團達成了一致共識:印度的電子消費產業尤其是半導體行業不能起來……

搞個組裝廠什麼的可以,但是核心產品,尤其是芯片,屏幕,電池等領域就彆投了。

我們兩家打生打死,可不是為了培育出一個新競爭對手的……

現在的四星為代表的韓電子消費產業,就已經趁著兩家打架的時候獲得了不小的好處。

這個四星還能忍一忍,畢竟雙方都和四星有著不小的利益往來。

但是堅決不允許出現第二個四星。

為了徹底杜絕這個麻煩,徐申學提議,針對部分地區的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出口要進行限製。

同時為了氣候,為了環保,雙方都要禁止煤電技術的擴散。

電子消費產業,尤其是半導體行業對電力的需求是極為龐大的。

一座普通的芯片工廠,其耗電量幾乎相當於一座十萬人規模的現代化城市的用電。

台積電這一家企業的耗電量,幾乎占據當地全島百分之十的耗電量!

而煤電是落後國家最為重要的廉價工業電力供應來源。

什麼核電,風電,水電這些在煤電麵前都不值一提。

要限製第三方後進企業的發展,其實很簡單的,直接在煤電領域上鎖死就行了。

一了百了!

對方仔細斟酌了一番後,也答應了下來,然後雙方一琢磨,還準備把歐洲和日韓的一些財團也拉上搞各種限製。

地球村很小的,現在的財團已經夠多的了,雙方包括歐洲日韓的財團都不想要看見新的財團冒出來……

歐美日韓這邊雖然想要進行一定的產業鏈轉移,但是他們要的是往勞動力成本低的地方,轉移沒啥技術含量的組裝工廠,利用當地的廉價勞動力資源……就和他們之前在華夏裡做的一樣。

可不是想要把核心產業搬過去!

沒人會把自家的核心高端產業轉讓讓給其他企業的,這是傻子才會乾的事。

被智雲偷了家,就已經讓美幾家財團極為難受,每天晚上後悔的都睡不著,現在,他們絕對不允許出現第二個智雲!

可以說,智雲的迅速崛起,給了這些歐美財團一個大大的教訓,值得他們銘記數十年的教訓:那就是彆胡亂轉移高技術產業,要不然分分鐘養出來一個競爭對手~

這些人,現在每天晚上臨睡前都提醒自己:絕對不能犯下同樣的錯誤!

而智雲這邊呢,自己上了車,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關車門,最好是把車門徹底焊死……

所以,雙方在這方麵有著高度一致的默契。

當然,這個事等到明麵上落實的時候,那就不是這麼直白的了……而是會以各種環保啊,氣候環境之類的為出發點,然後進行相關的限製。

理由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給半導體設備以及煤電設備等關鍵核心設備!

對於美財團而言,一個智雲就已經夠惡心的了,沒人願意出現第二個智雲。

所以現在塔塔之類冒出來了想要效仿智雲的做法,想要玩電子消費產業,然後進軍半導體產業,這讓大家都很警惕……甭管對方能不能做起來,先踩一腳再說!

於是乎,徐申學和對方達成了一個協議:原則上雙方都不得向印度等地區投資先進半導體領域,也好各自約束好手底下的小弟們,彆瞎搞。

你要是管不好小弟,我就會出手幫你管……到時候大家麵子上就不好看了。

然後是在電動車領域裡也進行了會談,在這方麵雙方談的還是比較順暢,一致認為電動車是未來,雙方應該合作擴展電動車領域,然後把日韓歐洲的車企通通乾掉……

兩邊的資本家們,一邊暢想一邊流口水!

對麵的財團有特斯拉,而徐申學手底下有海藍汽車。

徐申學為了表示合作的成衣,甚至表示可以讓特斯拉進入華夏市場,前提是海藍汽車也能持續進入美市場,不能受到額外的乾擾。

雙方相互放開市場,公平競爭!

對方則是要求,智雲不能在車規級算力芯片,尤其是圖像識彆芯片領域進行卡脖子,同時海藍汽車旗下的車型可以進入美市場,但是不能搞什麼補貼,低價傾銷,不能發布什麼廉價車型。

然後雙方約定一起開拓其他地區的電動車市場,采取一定程度上的共進退。

雙方在電動車領域裡談的比較順暢,主要是現在的電動車領域都還處於起步階段,雙方也都比較看好,可以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共存。

而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都有著共同的敵人:日韓以及歐美的傳統車企!

至於對方手底下的幾家傳統車企,他們自己都快要放棄了……受到各種原因,他們手底下的傳統車企已經積重難返,沒啥希望了,甚至都變成了負擔,看著都煩的那種!

有一點必須明確:希望保存這幾家傳統車企的是鐵鏽帶的普通人,而不是和徐申學進行談判的這些財團代表!

財團和普通人的利益訴求可不一致!

對麵的財團,已經把汽車領域的希望放在了特斯拉為代表的電動車領域上來,至於被鐵鏽帶的普通人所控製的傳統燃油車,死就死吧……

海藍汽車不來,他們手底下的特斯拉都得先把這些鐵鏽帶的傳統車企先乾死。

所以他們才能夠和徐申學找到利益共同點,進而展開合作!

————

多輪的視頻會談下來,徐申學算是和對方達成了一些合作協議……雖然都是一些口頭協議,未來這些協議能維持多久也很難說,但是總算是達成了一些協議。

有了雙方都認可的協議,總比沒有認可,然後雙方全領域打生打死強得多……主要是又打不死對方,打了也白打,一不小心自己還會挨一拳頭!

而部分談不攏的領域,那就繼續打著,但是也隻局限於該領域裡,不搞升級,不搞庫擴大……尤其是對方強烈要求,不能繼續搞物理製裁這種極端手段了。

現在大家天天都帶著幾十個保鏢出門,甚至都不敢出門,隻能躲在家裡的日子也不好受啊!

就這樣,在外界還不知道的情況下,徐申學已經和美多方財團達成了新一輪的協議。

隻是,這些協議內容,注定了永遠都不可能公布於眾!

作為一係列協議的附加條件,智雲將會正式從美股退市,同時美財團方麵讓出持有的智雲集團的百分之十五的股份。

美財團讓出來的股份,將會由歐洲財團接手大部分,同時其他部分地區的一些資本,如日本等地區的財團也會接手少量股份。

不過美財團退出的這些股份,前期需要智雲先贖回,然後智雲再向歐洲日本等財團進行定向股份增發,這主要是涉及到一個雙方股價認同以及利益重新分配的問題。

徐申學可不允許美財團自由買賣這些股票,然後賣給一些阿貓阿狗,其他財團想要獲得智雲的股份,要麼到二級市場裡購買,要麼找徐申學定向增發。

這個過程裡,智雲需要湊集的贖回資金是非常多的,大概需要贖回美財團手裡大約百分之十五的股份,大約需要七百六十多億美元。

但是這部分股份比流通股還難贖回,肯定是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溢價的,不可能按照現在的市值給價,人家財團又不傻!

能夠把股份賣給回你,這已經是看在了之前雙方一大堆協議談妥的情況下,但是肯賣,不代表價格會低!

甚至還會溢價!

這部分股份,少說也會溢價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才有可能達成交易。

同時退市程序裡的百分之十八的流通股,這部分流通股也需要進行贖回。

目前智雲的股價依舊處於低位,股價隻有五千一百億美元,早就被水果大幅度反超了。

水果的營收雖然不如智雲,但是人家是輕資產公司,利潤率更高,因此市值表現也更高,如今市值已經達到了六千多億美元呢。

智雲則是越來越傾向於重資產公司,各種大手筆投資太嚇人,因此雖然營收更高,但是利潤率,資產回報率這些關鍵數據是越來越低,由此導致市值不樂觀。

用投資者的話來看,現在還能維持五千億美元的市值,都已經是看在徐申學的麵子上了……

這樣的智雲其實已經算是好的了,類似模式的四星電子,他們的股價更低,現在才一千多億美元呢。

其市值甚至低於他們的淨資產!

按照目前智雲集團的五千一百億美元市值來計算,想要贖回百分之十八的流通股,大概需要支付九百多億美元……這個錢太多了,智雲雖然拿得出來,但是沒這必要。

畢竟智雲不是搞徹底的私有化,而是從美股退市,然後轉移到H股裡上市。

所以,采取的是贖回加換股方案……投資者願意換股最好,不願意換股的話也隻能采取贖回了。

贖回簡單易懂,投資者可以直接按照一定價格把股票賣回給智雲集團,智雲收回這些流通股票後進行注銷,這方麵也需要準備一部分資金,少說也得好幾百億美元。

然後是換股方案,投資者可以選擇把美股的股票保留,然後寄存在智雲製定的券商裡,等智雲在港股上市後,則是等比例換取港股股票,這種倒是不用額外花錢。

智雲不是要私有化,隻是想要把上市地點換個地方……在美股那邊繼續上市不可控風險太大,徐申學需要控製這個風險,所以換到相對可以掌控的港股裡更適合一些。

如此情況下,智雲的整個退市計劃以及從美財團裡收回百分之十五的股份,大約需要七八百億美元。

如果談判不順,也有可能需要九百多億美元。

然後退市程序裡的部分股票需要回購,這個要看投資者的選擇,他要回購的話,智雲為了企業聲譽是必須拿錢贖回的。如果投資者不要求贖回,可以選擇換股,回頭換取港股的股票。

但是這些流通股,其實相當多一部分也掌控在美財團手裡,到時候他們大概率也會要求贖回。

料敵從寬,股票贖回這一點上,智雲也需要準備至少五百億美元。

兩者加起來,大概需要一千三百億美元到一千五百億美元之間,具體數字還要看後續和美財團以及其他機構投資者的談判情況!

智雲集團自身的現金流雖然足夠龐大,哪怕是千億美金咬咬牙也能拿得出來,但這將會對整個集團傷經動骨,不可能這麼搞的。

二月初,徐申學代表智雲親自和國內的多家金融機構組成的銀行團進行了會談,正式敲定了五百億美元的股份定向增發計劃。

同時還敲定了一千億美元的授信額度。

同時為了避免意外,銀行團還額外又準備了一千億美元的應急授信……這個一千億不是常規授信,隻是為了給智雲預防意外的。

智雲退市如此龐大的動作,難免會出現各種意外……人家財團說順順利利賣給你,你就信啊,萬一退市退到一半,人家使絆子呢?

而智雲作為世界級巨頭,為了企業聲譽真到了遇上意外情況的時候,也是需要咬牙死撐的,所以資金準備的越多越好!

銀行團為了支持智雲的退市計劃,足足準備了兩千五百億美元……

儘管這些錢除了五百億美元是真金白銀拿出來進行戰略投資外,其他兩千億美元的授信額度,隻是臨時借用,等智雲向其他戰略投資者進行定向股份增發,重新在港股上市後就能還回去的。

然而兩者加起來兩千五百億美金的資金調用,依舊是非常困難的。

這可是兩千五百億美元,全是現金……人家美財團可不認其他亂七八糟的資產,人家隻要現金!

一手交錢一手交股份,雙方分道揚鑣,然後繼續打生打死!

為了湊集如此龐大的資金,不少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甚至都能感受到兌換外彙現金更困難了,甚至有人懷疑是不是外彙收縮了呢。

隻不過沒人知道為什麼而已!

二月份下旬,徐申學正式和對麵的財團達成了協議,談妥了股份回購價格,又和歐洲,日本等地的財團達成了定向增發協議,銀行團那邊的授信資金也準備妥當到位。

如此情況下,徐申學正式對外召開新聞發布會:因為股價在美股長期低迷,無法反應智雲的真實股價,為了確保股東利益,智雲集團正式從美股退市!

該消息一出,舉世嘩然!

(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風來水榭 靈氣複蘇:幻境天命 全家流放,末世大佬在逃荒路上開掛了 成陽靈異事件 殷總馬甲千千萬,夫人撒嬌掉一半 骷髏先生有點強 我不叫鬥煥,打的邪神財閥直叫喚 全球古武 嬌軟小丫鬟蓄意勾引,帝王已淪陷 小金曆險記:七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