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智雲集團的供應鏈體係,可以說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同時也是最高效,技術程度最高,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供應鏈。
智雲的供應鏈,可不僅僅是搞什麼物流運輸,實際上其技術含量非常高!
它甚至都擁有一張遍布全球,完全由衛星通訊構成的供應鏈專屬通訊網絡,該服務由智雲衛星所提供。
哪怕是全球各地的海底光纜一夜之間全部完蛋了,也不會影響智雲供應鏈的通訊運轉……因為智雲的供應鏈通訊網絡,是完全獨立,直接由智雲衛星的衛星通訊網絡所提供。
不客氣的說,很多所謂大國的軍事通訊網絡,都沒智雲供應鏈的衛星通訊技術好,規模大。
智雲供應鏈還擁有自己的一家航空公司智雲航空,擁有數十架貨運飛機,並且和全球各地數十家航運公司達成了貨運合作。
每時每刻都有搭載著智雲供應鏈上原料、零配件或成品的貨運飛機在天空中飛行!
智雲供應鏈,還擁有自行研發,全球規模最大,集成度最高,也是最智能化的供應鏈管理係統。
該係統甚至都需要大型服務器來支持,實時根據各地的銷售情況,大量工廠的產能情況來智能化調配零配件的產能,運輸。
智雲的供應鏈智能化係統,也強行要求各供應鏈企業的生產線上安裝各類感應設備,然後實時收集各類數據傳輸回供應鏈管理係統。
智雲的供應鏈裡的總部管理人員,甚至能夠通過該係統,了解到某個供應商,某個零配件上某條生產線的實時產能,良率等情況。
其信息化,智能化程度相當高!
智雲總部供應鏈裡的管理人員,所需要做的就是監管、審核,然後做出最後的決定……畢竟你不能讓智能係統直接和供應鏈的合作商簽署訂單合同!
智雲的供應鏈,不敢說超越時代,但絕對是當下技術條件下做能夠做到的極限!
和普通企業的常規供應鏈體係,那是截然不同的,區彆極大。
因為……隻有這樣高效的供應鏈體係,才能夠支撐起來智雲起來每年超過三千億美元的智能終端以及半導體產品的生產以及銷售。
價值三千億美元的產品,產量數量數以十億,加上智雲供應鏈是非常深入,直接到部分原材料,元器件,並不是傳統意義上采購某個子係統然後組裝。
光靠傳統,落後的人工模式,是玩不轉智雲的這套供應鏈模式的。
非要人工去玩這種超大規模的供應鏈,複雜程度將會讓供應鏈人員直接崩潰,並導致大量不必要的額外庫存成本
各種零配件從合作商裡造出來,會有一個庫存過程,運輸過程,抵達組裝工廠後也有一個庫存過程,然後才用於生產線。
海量的零配件在供應鏈上流轉的時候,就意味著產生了巨大的零配件庫存成本。
產品生產出來後,也有一個庫存、運輸、庫存的過程。
這同樣也意味著產生了庫存成本。
零配件和成品的庫存成本,對於普通企業而言可能沒什麼,畢竟體量小,更靈活。
但是對於智雲集團這樣的超大型企業而已,這意味著價值數百億美元的零配件或成品處於庫存當中……其成本比例雖然不小,但是基數大,由此產生的庫存成本也就非常誇張了。
所以,每年除了新產品備貨,針對性掠奪市場外,其他時候智雲集團都是儘可能的削減庫存成本的。
這也是智雲方麵特彆喜歡使用空運模式的主要原因……海運太慢了,沒人願意讓價值幾十億美元甚至上百億美元的智能終端產品飄在海上好幾個月!
這和把錢直接扔海裡沒啥區彆!
————
智雲的這一套供應鏈係統,是顧之明的得意之作,也是典型他長期穩固智雲集團最頂級的一批高管序列的核心因素。
他就是靠著這一套供應鏈係統,成為智雲集團的高級副總裁,拿著每年價值上千萬美元的年薪以及期權的。
而有這樣的人掌管供應鏈,徐申學也才能安心搞集團大戰略,不用操心這些亂七八糟的破事。
在生產線了簡單轉了一圈,然後徐申學也看到了還處於保密狀態的S15係列的樣機。
其中的S15標準版,Pro版沒啥好說的,就是S14手機的升級版,整體外觀都差不多,依舊是玻璃後蓋板的機身。
真正變化大的是今年打算推出的S15MAX,這款搭載了3D人臉識彆的全麵屏手機才是真正的大殺器。
以繼續維持智雲S係列手機,在全球消費者眼中代表著科技和創新潮流方向的高端手機的形象。
眼前的這款S15MAX,采用的六寸屏幕也將會徹底開創超大屏幕時代!
徐申學拿起來這款量產版的S15Max,然後開機試用,感覺非常好。
得益於S603芯片的強悍性能,手機操作極為流暢,絲毫沒有卡頓的感覺,打開一些內置APP的時候絲滑無比。
而六寸的OLED屏幕,其色彩顯示也非常好。
同時利用OLED屏幕的特性,整個S15MAX手機的邊框是非常窄的,不管是下巴還是上部分位置,又或者是兩側的邊框,都非常窄。
看過了這款S15MAX的邊框後,再去看S15手機標準版和Pro的邊框,就會覺得後兩者的邊框比較粗了。
徐申學拿著這款手機試用了一番,然後露出了滿意的神情:“這手機很不錯,圓滿達到了我心中的預期!”
“後續做好這款手機的量產,多備點貨,我有預感,它能徹底的引爆市場,銷量會很不錯的!”
身邊的季成河也是道:“這款S15MAX絕對能爆,不僅僅是全麵屏概念,還有3D人臉識彆技術,這些都能成為這款手機的超級爆點,我有絕對的信心把這款手機賣遍全球!”
“根據我們的預測,我們這款S15MAX的銷量,應該能占據整個S15係列銷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因此我們的S15MAX的備貨,也是按照百分之三十來製定相應計劃的。”
“事實上,根據我們的一些內部秘密調研,大部分能夠接觸到S15MAX的員工們都表示,對這款手機很有興趣,有百分之七十二的人明確表示該手機上市後會購買該手機!”
“而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八,也表示了購買意願,但是因為S15MAX的價格昂貴而不購買!”
“儘管內部的秘密調查裡,部分員工對該手機的劉海屏表示不習慣,不少人對此頗有意見,但是這並沒有妨礙他們的購買意願!”
“而組成購買意願的多選項調查裡,最大的因素是3D人臉技術,超過百分之九十的人表示對該技術非常有興趣。!”
“百分之七十的人,則是認為我們的OLED新屏幕是他們想要購買該手機的原因之一。”
“百分之五十三的人,則是表示這是我們智雲的新旗艦,不管如何都會直接購買。”
“百分之五十的人認為我們的S15MAX在整體外觀設計上更加科幻,時尚。”
“還有剩下的部分購買意願因素,如對S603芯片的期待,新一代手機的性能期待,老手機需要更換等因素,不過這部分因素和S15MAX直接關聯不大,畢竟S15標準版和PRO也有類似的特征。”
“根據我們的內部秘密調查問卷,同時結合外界的普遍消費者的調查,各國的經濟水平情況,我們智雲S係列手機的品牌號召力,我們智雲手機裡的舊款S係列手機,A係列以及C係列的存量用戶的換機需求等因素!”
“我們認為,S15MAX的手機銷量,首個完整銷售年應該能夠達到六千萬台左右,占據整個S15係列大概百分之三十左右的比例!”
“但是我們的S15MAX成本更高,因此銷售價格也更高,國行起售價初步擬定為7999元,而高配則是達到上萬元,這將會大幅度拉升我們的整個S係列手機的銷售均價,進一步增加營收和利潤!”
“此外相對於S15MAX相對高昂的售價不同,我們的S15標準版以及Pro則是繼續執行往年的定價策略,S1516GB版本的定價繼續維持在5099元,以持續壓製水果以及四星蓋樂世,維持我們的S係列機型的走量任務。”
“入門版過高的售價,將會讓部分消費者難以承受,繼而轉入水果或四星手機的懷抱,對整個S係列的走量造成阻礙,這也是我們持續保留16GB入門版本的主要原因!”
徐申學對此自然很清楚,彆看智雲的手機很貴,但實際上負責主要走量的還是相對便宜一些的16GB版本,不管是標準還是Pro都是如此。
去年的S14係列裡,賣得最好的還是S14標準版的16GB版本。
然後64GB版本的話,在之前整個的S14係列裡,大概隻有百分之二十多的消費者選擇了這個容量版本,至於選擇更加昂貴的128GB的就更少了。
這不是產品好不好的問題,而是人們的錢包厚度問題。
因此,對於現在的新款S15手機,依舊會保留16GB版本,智雲集團不可能繼續往上拉高入門版的價格,繼而導致整體銷量下降,給水果以及四星可乘之機的。
這是智雲S係列的基本經營策略,背後的核心邏輯是市占率,舊手機容量,品牌等一大堆問題。
具體體現到定價上,那就是寧願自己少賺點,也要壓著水果和四星……
我智雲S係列新一代S15手機,入門版的5099元的價格擺在這裡,你水果和四星的定價多少能?超過5099?消費者得罵死他們。
而其他的手機廠商的高端旗艦就更不用說了。
定價四千,都得被罵死……人家智雲S係列新款才五千塊,你這破手機都要四千多?
你這麼貴,我還不如加幾百塊賣智雲新款S係列去了,還買你這破手機乾啥?
這就是S15繼續保持16GB容量,並且維持5099價格的核心因素。
走量的同時,壓製一大票競爭對手,讓他們無法向上突破……
實際上S係列也也順帶壓製了智雲自家的A係列手機……這也是沒辦法的事,S係列如此強悍,哪怕是一家人的A係列手機也免不了被強勢壓製。
基於市場競爭需求,16GB容量的標準版以及Pro版,依舊會是整個S15係列裡的主要走量機型……至少季成河為核心的市場營銷部門是這麼認為的。
而S15MAX雖然各種優秀,但是受限於過高的成本以及價格,能夠做到百分之三十的銷售占比,他們認為這已經是樂觀了。
甚至為了表示誠意,他們還特地在S15MAX裡,重新恢複了32GB的容量,作為起步容量,後麵還有64GB以及128GB的。
其中意思很明顯,就是主打32GB容量的S15MAX,後麵的64GB價格也相對便宜一些,隻要八千六,這個64gb的也是為了走量。
但是128GB的則是直接飆升到10999元,不是因為成本貴了多少,純粹是為了把價格拉到一萬元以上。
反正售價上萬的128GB版本,他們沒指望能賣出去多少,連備貨都沒多少,就是單純豎起來給人看,拉高整個MAX係列的逼格的。
智雲集團的市場營銷部門,根據經驗以及內部的保密調查做出了這樣的初步判斷,並根據這個判斷製定了量產備貨策略。
至於上市後,這款手機到底是大幅度賣爆,供不應求,還是銷量慘淡,庫存堆積。
這其實很難進行準確的預測……畢竟智雲的市場部門的人,甚至都無法提前拿著手機去進行廣泛的調查,進而做出預測。
這是一個全新的手機產品,並且還是高度保密的手機。
外界至今為止,甚至都不知道智雲集團弄出來了這麼個大殺器……業內都知道智雲集團有新旗艦計劃,而且就在今年就會推出來一個新旗艦型號。
但是外界不知道這個新旗艦長啥樣,用了什麼新技術。
至於普通消費者,就更不知道了。
這拿著一個全新的,之前沒有過參考的,而且還處於保密狀態也沒辦法進行公開市場調研的產品!
想要做出其準確的市場銷量預測,其實難度非常大!
季成河私底下都跟徐申學說過,關於S15MAX的銷量預測多少是有點玄學的……基本都是靠著他們部門裡經驗豐富的市場人員,完全憑借著自己的市場經驗,敏銳度來進行一個判斷。
但是具體如何,其實很難說!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