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申學舉辦了機器人和x14智能無人機的聯合發布會,不僅僅介紹了這兩種產品,而且還讓這兩種產品進行了聯合展示。
x14智能無人機吊裝著發布會裡新發布的robotd型在低空中以一百多公裡的時速進行飛行,隨後把無人機後,無人機離開,這款六足機器人開始執行預定的複雜地形的作業。
牢牢的固定在狹小的平台上,然後使用其機械臂進行各種作業演示,包括焊接、切割、扭螺絲等一係列操作。
這款六足機器人,定位上就是一款側重於工業應用的機器人,標配了機械作業高級模式的數據模型……當然,這種售價達到四五十萬的高端機器人,可不是用來什麼取代普通工人的,而是用來執行危險、複雜環境下的作業,比如一些搶修任務等等。
同時為了更好的進行這種高危作業,該機器人除了依靠ai自主行動外,還可以通過後方的遙控設備進行遙控。
後方的操作人員依靠vr設備,動作捕捉設備,體感傳感設備等組成的操控設備,再加上人機交互係統,用來對機器人進行精密操控。
這一場演示,本來是為了演示x14智能無人機的飛行性能,同時也是為了演示robotd型的複雜環境下的施工能力。
但是卻是讓很多人看了這一場演示後,生出了不太一樣的想法。
太平洋對岸,美國那邊的一個研究機構裡,不少人了解到了x14智能無人機之後,就有了不少的新想法。
尤其是x14智能無人機低空快速調運機器人的場景,讓他們看了都想要吞口水……好的東西啊,好想要啊!
這x14智能無人機,雖然續航隻有一百多公裡,最大載重不過三百公斤……從這看起來和直升機差距極大,哪怕是諸多輕型的直升機,在其飛行參數也要超過這個標準。
但是這個x14智能無人機,最大的特性並不是速度,載重,而是低門檻……這破玩意,根本不需要飛行員,可以獨立自主的飛行,撐死了就是再部署一個地麵控製中心進行一定的遙控而已。
同時其低空飛行性能也相當誇張……在距離地麵隻有七八米的高度上進行時速一百多公裡的高速飛行,直升機雖然也能做到,但是風險極大。
直升機雖然號稱可以進行樹梢高度的飛行以及執行任務,但實際上這麼做風險極大,因為在距離地麵比較低的時候,氣流會變的非常複雜多變。
經常有直升機在低空中飛的好好的,但是突然就莫名其妙的墜毀了……飛行員沒有失誤,也不是機械故障,這就是因為遇到了地麵附近的複雜氣流而突然導致飛機失去升力。
但是x14智能無人機,人家本來主打的就是低空飛行,再加上還有八個螺旋槳,其容錯性遠遠超過直升機,再加上x14的飛行控製係統也是相當牛逼,小疆科技在多旋翼飛控這一塊上,可不僅僅是領先全球那麼簡單,而是超過其他企業至少十年以上的技術差距。
多旋翼帶來的更大容錯性、多旋翼飛機的頂級飛控技術、vt人工智能飛行係統、再加上海量的傳感器,這些集合起來後就給x14智能無人機帶來了卓越的低空飛行性能……
這讓很多國家的軍方人士看了流口水啊……這玩意,你徐申學拿去做什麼低空經濟那不扯淡嘛……這東西,最適合的地方根本不是在民用運輸領域,而是應該出現在戰場上。
而且低空經濟還存在諸多法律麻煩,不說海外那些國家很難搞,就算是你徐申學自家的地盤上,也不好搞商業化啊。
但是……如果在戰場上,可不需要講究什麼交通法律,追究誰的責任……甚至就連很多人擔心的無人機的飛行安全性能這些通通都不是問題。
這東西就算飛行安全性能再差,也比各國普遍裝備的各種輕型或中性直升機強!
美國那邊的內部機構,很快就搞出來了一個分析報告,認為這種x14智能無人機,的非常適合用來前線的中短距離的傷員運輸,物資補給等任務,必要時候甚至可以作為人員運輸工具來使用。
考慮到其飛行高度,甚至比傳統的直升機還要更低,其戰場上的生存空間會遠遠超過傳統的直升機,其戰術價值極大。
試想一下,一架x14智能無人機,在距離地麵七八米左右的高度,以時速一百多公裡高速掠過……傳統的防空導彈連看都看不到它,更彆說打下來了。
就這,人家還能確保安全性,因為人家是人工智能在飛……隻要硬件上滿足需求,那麼人家人工智能都能飛,高度一百米和高度十米,甚至一米,對於人工智能而言區彆都不大。
這其實也是x14智能無人機,一口氣安裝了六個高性能激光雷達的緣故,就是為了實現超高精度的飛行控製。
而相控陣雷達,又能給x14智能無人機帶來更遠的探測、掃描距離。
高倍數超清攝像頭,則是可以中近距離上的各種數據。
在這些傳感器數據的支持下,x14智能無人機能夠在距離地麵很低的高度上進行高速飛行,並且還能隨著地形上下起伏呢……
同時這東西還不需要飛行員,這意味著進行單純的物資運輸的時候,並不會出現人員傷亡。
這個x14智能無人機,可以作為傳統直升機一個非常好的補充,甚至代替部分作用。
唯一的問題就是,x14智能無人機是華夏的!
不過……問題雖然有,但是不大!
他們很快也啟動了自己的類似低空人工智能無人機項目……但是天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做出來。
而在之前,倒是可以先賣點小疆科技的x14智能無人機先用一用。
很快,就有一家來自菲律賓的商業公司找小疆科技訂購了x14智能無人機,而且訂購的數量還不少,全都是長續航頂配版,無人貨運型號十架、載人型號五架,同時還附加采購了一套地麵控製中心,一大批的備用輪換電池組……甚至連充電樁也有。
這家公司是搞旅遊業的,他們所采購的這些x14智能無人機,是用來進行商業運營。
整個訂單的金額可不低,達到了兩千多萬美元。
其中的x14智能無人機長續航版本無人貨運型號,單套,包括飛機本身、便攜儀遙控設備、附帶的常規充電樁,小疆科技對外報價是八百萬;載人版因為附加了有人駕駛模塊,所以更貴一些,要九百多萬。
同時考慮到電池成本並不是主要成本,也是為了典型一開始的飛機的整合續航能力,因此這一次發布裡,隻有一個長續航版本,並沒有短距離續航版本。
無人機和電動車還是不一樣的,電動車的至少半數以上的硬件成本都是電池。
但是無人機裡的更多的硬件成本,則是來源於其各種傳感器,電控設備,電機甚至機體本身,電池組反而是屬於成本的小頭……其中的僅僅是兩千多線超高精度,同時還要滿足航空飛行的諸多苛刻需求的高性能激光雷雷達,都得三十幾萬一個,其他的五個輔助激光雷達也不便宜,價格都得十萬以上。
而x14無人機一口氣裝了六個激光雷達上去,僅僅是這一項的硬件成本就得大幾十萬。
然後專用的相控陣小型雷達,又得幾十萬。
還有攝像頭,超聲波雷達等等。
這說的還是對外的各類傳感器,而機身內部的各種傳感器也是非常多,價格也很貴。
然後是機身大量采用了先進的材料。
所以,整個x14智能無人機的硬件成本,其實非常高,整體就接近了兩百萬……比很多輕型直升機都要貴。
而這僅僅是x14智能無人機諸多成本的一部分而已,x14智能無人機最大的技術優勢,也是最大的成本其實是飛行人工智能以及地麵飛行控製人工智能,其研發成本非常高的。
高昂的研發成本,硬件製造成本這些加起來,就導致了x14智能無人機的價格非常高……沒辦法,剛出來的東西就是這麼貴,小疆科技目前想要降價也降不到哪裡去,總不能白乾吧。
而x14智能無人機,也隻是整個係統的一部分而已,實際上要想讓x14智能無人機進行大規模的商業化運營,你還得有一個地麵控製中心,這個地麵控製中心除了一個超級ai以及服務器外,也附帶了起降場地的大量傳感器,地麵大型通訊塔,智雲衛星通訊服務等等……
地麵控製中心,最小的部署單位是一千五百萬一套,如果你想要更大的也行……隻要你有錢,小疆科技都能給你弄一整套超大型的地麵控製中心,這個控製中心還搭配一個ao4500顯卡組成的超算。
備用電池組,這個相對便宜一些,備用電池組隻有一百多萬一套。
什麼,你說這電池和海藍汽車上半固態電池是一樣的,人家海藍汽車整輛車才賣幾十萬,你咋單獨一個電池組就要要一百多萬?
動不動什麼叫專用電池,我的電池接口都是加密的,裡頭用的都是專門的加密芯片,你用其他電池組去試試,看看能不能接上去。
真當人家智雲集團裡的加密算法團隊是白癡啊……智雲集團在加密算法這一塊上也是世界頂級的好吧。
整個x14智能無人機,其實是一整套係統……哪怕是個人用戶購買使用,也得搭配一個便攜式的遙控指揮設備,也需要使用智雲衛星的衛星互聯網通訊服務,按月付費……人家智雲衛星可不會白白給你提供衛星通訊服務。
這樣一來,企業購買使用x14智能無人機,其實成本還是挺高的。
而人家菲律賓一個名不經傳的小旅遊公司,就一口氣花了兩千多萬美元購買十多架的x14智能無人機,順帶還有地麵控製中心,不少的備用電池組。
這種情況自然會引起注意……稍微一查就知道這是史密斯專員旗下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