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的特殊性讓徐申學在電動車領域裡的發展采取了更加靈活的措施,以確保更大的銷量,進而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在國內,徐申學一直都在鼓吹電動車的必要性,主要是從能源安全的角度去鼓吹,其次則是說環保,最後則是汽車工業鏈的彎道超車。
因為在傳統燃油車領域裡,日韓以及美德等傳統汽車大國已經占據了大量的燃油車的技術以及專利,整個產業鏈裡留給後來者的生存空間非常少,華夏搞傳統汽車工業搞了幾十年,但是依舊沒能完成突破,更彆說反超了。
這也是我們的本土傳統汽車公司裡長期隻能在低端市場廝混,無法進軍中高端市場的緣故。
技術已經被鎖死了!
但是在新生的電動車領域就不一樣了,在電動車領域裡,華夏自己才是主導者,前有比亞迪的早期探索,後有海藍汽車的大規模開拓!
尤其是海藍汽車所建立的一係列的電動車供應鏈,在各方麵的技術已經領先於海外。
儘管國外目前也有一些電動車的供應鏈,但是他們的技術不太行,要麼就是成本高昂……其中智能電動車領域裡最為關鍵的兩部分,一個是輔助駕駛,一個是電池。
輔助駕駛需要更好的算法,需要算力芯片……而這兩個領域目前是智雲集團的專屬壟斷領域,旗下的eyeq係列輔助駕駛平台以及x開放式算力平台,占據了除了海藍汽車外其他各類智能輔助駕駛領域裡的百分百的市場份額。
電池領域裡,目前的動力電池國內有比亞迪,海藍,寧代一共三家一流的動力電池廠商,依靠這三家動力電池廠商,華夏在動力電池領域裡大幅度領先其他國家。
海藍電池,他們之前在磷酸鐵鋰電池領域裡幾乎做到了極限,現在又推出來了半固態電池領跑全球。
比亞迪電池主要是做磷酸鐵鋰電池,技術上差海藍電池一些,但是他們的成本更低,可以把動力電池的成本控製在一個比較低的範圍,這也是他們的電動車價格能夠做到更便宜的一個關鍵因素。
寧代則是專門做第三方的電池廠商,其電池技術也相當不錯,尤其是他們的三元鋰電池技術很不錯的,已經成為了國內外很多汽車廠商的動力電池供應商,而且最近還得到了來自海藍汽車的半固態電池的部分授權,有望在19年向市場推出商用的半固態電池。
國外的動力電池廠商,主要是有韓國的lg以及日本的鬆下,但是現在他們的技術已經落後,同時成本上也難以和華夏的動力電池廠商比拚。
然後還有一些三四流的國外動力電池廠商,但是規模小,技術差,基本沒什麼威脅。
不管是輔助駕駛領域還是動力電池領域裡,華夏的電動車產業鏈都可以說一聲領先全球。
而其他的電動車的產業鏈裡,華夏基本也都能自給自足並且在部分領域裡擁有領先優勢。
能源安全以及產業鏈優勢,技術優勢這些方麵也是國內大力推動,扶持智能電動車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可不僅僅是因為環保之類的。
而這種扶持的效果是極好的,尤其是在部分限牌的大城市裡開放專屬的電動車牌照,讓海藍汽車為代表的國內電動車產業在去年以來,獲得了高速的發展。
不僅僅是海藍汽車的銷量持續高漲,就連比亞迪等國內電動車品牌的銷量也在快速增長。
比亞迪、廣汽,奇瑞,北汽、吉利這五家在國內比較早發力的汽車廠商,陸續推出來了市場競爭力相當不錯的插混或純電的電動車產品,都獲得了不錯的銷量。
儘管他們做的還都是一些中低端車型,但是依舊大幅度擴充了市場。
當然,獲得了最大好處的還是海藍汽車。
海藍汽車旗下的海藍slc以及今年夏天剛上市的海藍v這兩款中型車型都是主力車型,銷量非常大的。
同時受到成本控製良好以及補貼持續的緣故,海藍汽車的海藍slc車型,已經把入門級下探到了三十一萬。
當然,為了避免價格踐踏引起消費者的不滿,或者是引起消費者持幣待購的情況,海藍汽車並沒有在原有車型上進行直接降價,而是在今年夏天發布會的時候,新發布了一款更低配的入門級海藍slc……其他原有車型則是選擇加量不加價的方式。
但實際上就是降價,而且是降價幅度不小。
當然,國內消費者之所以能夠以三十一萬的價格,就能夠購買到最新款,采用半固態動力電池的海藍slc入門級,也是和國內的大力補貼有巨大的關係。
按照目前的補貼標準,每一輛海藍汽車都能拿到頂格的補貼呢。
以在深城當地為例子,純電車型續航大於兩百五十公裡,那麼就能獲得四點四萬的國補,同時獲得兩萬二的地方補貼。
同時還有一個動力電池的補貼……能量密度大於120瓦時每公斤的,給予11倍的補貼。
而海藍汽車的所有純電車型,其續航都超過三百公裡,同時電池能量密度也超過120瓦時每公斤……海藍汽車哪怕是最早期的磷酸鐵鋰電池,其能量密度也達到了一百六十瓦時每公斤,後來則是逐步升級到兩百瓦時每公斤。
現在最新采用的半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都乾到三百五十瓦時每公斤了。
所以,海藍汽車在國內銷售的汽車,是能夠拿到大量補貼的……這也是海藍汽車的智能電動車,為什麼在海外售價如此昂貴,但是在國內卻是相對實惠的一個重要原因。
補貼以及成本持續下降,這些都持續推動了海藍汽車的終端售價越來越便宜。
而在海外的話,海藍汽車的售價就相當昂貴的!
一方麵是關稅影響,另外一方麵則是當地沒有補貼或稅收減免等情況。
最終就導致了海藍汽車在海外的售價相當昂貴。
海藍汽車在泰國以及巴西建立工廠,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換取當代給予的低關稅以及對電動車的扶持戰略……隻要你扶持電動車戰略,給予我補貼,低關稅這些好處,那麼海藍汽車也不介意去當地搞一個組裝廠。
通過進口核心零配件,當地采購部分非核心零配件,最終在當地進行組裝的方式來生產車輛。
這是屬於一種利益交換。
但是這種利益交換,在泰國以及巴西等沒有什麼汽車工業的地方裡可以搞,他們還非常歡迎海藍汽車過去呢。
然而在歐洲,美國等市場就不太好做了。
歐洲那邊也有很多汽車產業的,德國有寶馬,奔馳,大眾,奧迪等諸多汽車品牌,法國也有標誌,就連意大利也有他們自己的汽車品牌呢。
同時寶馬,奧迪,奔馳等汽車品牌還是海藍汽車的主要競爭對手……他們的汽車價位都是差不多!
外人很少關注,但是讓業內人心驚膽顫的是,隨著海藍汽車的海藍slc的發布上市並在全球大賣,寶馬的三係,五係,奧迪a4,奔馳c係列等車型的銷量則是在持續下降。
尤其是在華夏市場裡,銷量下降的非常快。
這種情況下,海藍汽車還想要低關稅進入歐洲市場,你真當人家歐洲當地的汽車廠商是死人啊……
現在10的關稅,海藍汽車一樣在歐洲大殺四方,賣的非常火爆。
這種情況下,他們已經開始醞釀著要調高汽車關稅了,當然……他們不是直接說什麼拉高關稅,而是說海藍汽車拿了太多的華夏補貼,補貼後低價傾銷破壞了歐盟的市場公平之類的廢話。
海藍汽車搞低價傾銷這種話……也就他們這些不要臉的人才能說的出來。
全球人,哪怕是非洲原始部落裡的人都知道,海藍汽車老貴了!
海藍汽車裡最便宜的海藍slc,入門級在歐盟市場普遍要六萬歐以上……這個價格甚至高到無法享受他們本地的很多新能源購車補貼……歐洲很多國家的新能源購車補貼都限定車輛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