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徐申學旗下的企業,尤其是深入當地開發資源的安東礦業在非洲做生意,順風順水的很,很少有當地的軍閥會刁難他們!
所以安東礦業的人,對非洲那邊的投資環境還是很滿意的,安東礦業的ceo,經常說什麼:非洲人民熱情好客,能歌善舞!
這廢話,銀河安保手底下的武裝直升機和經過了專業化改裝的x14低空無人機就在頭頂上……人家能不熱情嘛!
當然,這些非洲人裡,普通人可能傻,但是管理層一般不傻,很多往往還有留學海外的經曆呢,人家也是見過世麵的,所以很多都有比較清晰的認知。
知道安東礦業的人跑過來開發礦產資源,雖然分潤給當地的利潤隻有很少一部分,但是多少還是有啊,對於很多一窮二白的非洲地方而言,這也算是很好的了,吃相至少比歐美公司好一點。
當然也有真傻的,或者是更貪心的……什麼人都有,隻不過這些人甚至都不用銀河安保去處理,當地的合作夥伴自己就會先出手鎮壓。
這些當地的合作夥伴,和安東礦業進行合作拿到的好處也是不少的。
如果他們也變的貪心了,銀河安保自然會出手,然後換一個合作夥伴。
非洲,彆的都不多,但是想當軍閥頭子的人海了去!
除了安東礦業外,徐申學手底下還有一家規模更大的成林礦業,該公司控製著澳大利亞、南美的大量鋰礦,長期占據全球鋰礦產能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徐申學手底下的這幾家礦務公司,壟斷了全球百分之九十的鋰礦資源的開采和供應,以及定價,並且產能每年都在大幅度的持續增加。
這才能夠在電動車持續爆發,對鋰礦資源的大量需求的情況,穩住動力電池的價格不出現劇烈波動。
如果鋰礦價格漲上天,動力電池的成本也得上天,到時候電動車的價格也就得上天!
所以,要推廣整個電動車市場,要控製電動車的成本,很重要的一個關鍵點就在於控製好鋰礦資源的價格穩定。
至少在鋰礦回收產業獲得完善,鋰礦內循環形成之前要做到這一點。
徐申學為了推廣智能電動車,可是花了不少力氣的,也舍得讓出去一些利益,把蛋糕做的更大……哪怕是競爭對手所需要的算力芯片和鋰礦資源,徐申學都不會卡著對方。
但是人家日本人可不會這麼玩,他們想要把所有東西都抓在手裡自己玩。
這是日本汽車行業,必定會在氫能源汽車上失敗的理由……除了技術的確不好搞之外,也和沒人願意和他們一起玩有極大的關係。
大家都不傻!
當然,日本企業也在動力電池領域裡進行了一定的跟進……大企業嘛,多少都會對新技術路線嘗試一二,隻是想要搞出來可不容易……尤其是半固態電池這個東西,現在可不好搞,什麼時候能做出來,就隻有老天爺才知道了。
同時其他的大型車企,專業動力電池廠商也都陸續展開自己的動力電池的研發。
除了最新型的半固態電池外,也有人研發三元鋰電電池,磷酸鐵鋰電池,還有人直接研發固態電池。
什麼樣的都有人去做。
但是說實話這並不容易……做電池容易,但是要想做到高能量密度,同時還要確保安全的動力電池其實難度非常大。
最早的時候,大家的動力電池技術都不咋地,後來特斯拉以及海藍汽車卻是後來居上,通過出色的電池組設計以及電池管理技術能力,成功的把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以及安全性大幅度提升。
隨後比亞迪緊隨其後,也開發出來成熟可用的動力電池組。
上述這三家的電池組,都不對外銷售。
然後徐申學投資了寧代電池,專門做第三方市場,所以市場上又多了一家直接提供成品電池組的動力電池廠商,並和韓國以及日本的動力電池廠商進行競爭。
後續其他各廠商也陸續搞出來了堪用的動力電池組,但是能量密度以及安全性上都不太行,技術上差不少。
不過他們也沒有放棄,而是繼續進行研發。
其他汽車廠商有的找日韓或寧代采購成品的電池組,要麼自研。
但是這種情況在半固態電池量產大規模應用後,就出現了變化……海藍汽車靠著半固態電池引起了純電車輛長續航的浪潮,直接把純電車型的純電續航拉高到了六百五十公裡以上。
這讓一大群還停留在兩三百公裡續航的純電車輛就很尷尬了。
這也是那麼多國內外汽車廠商,找到寧代電池,想要預購半固態電池的緣故,性能差距太大了。
而對於全球的所有客戶,徐申學也是來者不拒……不怕你用我的電池,然後拉高競爭力,提升對海藍汽車的威脅。
徐申學就怕你不用我的電池,非要自己去研發半固態電池,然後還真研發出來了!
一手賣智能電動車,一手賣動力電池,兩手都不耽誤啊!
更何況,徐申學其實很願意看見整體的電動車行業的發展……最好是連其他海外的汽車企業也都轉型做電動車,並且還能做成功。
因為在電動車領域裡,華夏的整體布局是非常深入的,在幾乎整條產業鏈都有進行布局,而且還掌控了極為重要的上遊原材料,也就是電池原材料的供應甚至定價權。
隻要大家都用電動車,那麼華夏的電動車產業鏈甚至都不用自己去賣車,躺著都能賺錢。
徐申學也在其中涉足了諸多領域,不過徐申學自己倒不是單純為了錢不錢之類的,更多的還是為了帶著彆人一起做,把整個產業鏈給做起來……這涉及到一個社會責任感,個人成就感的問題。
單純賺錢,哪有帶領華夏汽車工業崛起,橫掃全球來的爽快啊……這才是大丈夫所為。
當然,主要也是因為他徐申學不缺錢啊。
徐申學通過成林礦業、安東礦業、寧代電池,智雲半導體等供應鏈廠商,向外界表態了在電動車領域裡進行廣泛合作的意願。
這也使不少人都鬆了口氣,很多人是真擔心徐申學想要一個人吃獨食……讓他吃獨食可要不得。
就在這種情況下,歐洲方麵和海藍汽車的談判也重新啟動,這一次的談判就比較順利了。
歐洲方麵的財團接受了現實,表示可以接受海藍汽車全資投資,在西班牙建立一家組裝工廠,也不要求在當地建立動力電池工廠、電機工廠、感應設備(激光雷達等)這些核心零配件的工廠。
而海藍汽車則是需要承諾把在歐洲工廠裡海藍汽車,有百分之三十的零配件要在歐盟地區裡進行采購……這部分零配件采購的份額,其實就是交給當地財團來做的,算是讓出去的部分利益……順帶利益其實還有汽車銷售體係裡的利潤。
那麼大一個汽車產業,上下可瓜分的利益可多了去,海藍汽車自己到最後拿走大半利潤,小半利潤則是留給當地財團瓜分。
這也算是一種市場換利潤的方式!
海藍汽車的歐洲工廠事務敲定後,徐申學也是暫時放下了海藍汽車的事務,而是把視線轉移到了手機業務上來。
因為一周後,八月中旬,智雲集團將會發布新一代的s17係列手機。
對此,很多人都是非常關注的!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