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啥,順道,你上來吧。”
寧傑上了車,車裡一股旱煙味兒和柴油味兒,聞得寧傑直迷糊。
這個年代車的味兒都大,吉普子也是,那家夥一般不暈車的也能給熏暈車了,哪跟後來的車一樣,沒動靜不說還沒怪味兒。
把煙放在司機後座的空當上,大哥瞟了一眼,慢慢在冰麵上行駛。
現在冰麵凍實了,冰層厚而且平整,比在全是溝的土路上開車舒服多了。
“兄弟你是哪的人啊?”
“我是北崗村的。”
大車司機樂了,說道:“哎呦,北崗村的?老吳家你知道不,就是吳德才他家。”
“那哪能不知道啊,和我家關係可好了。”
“哎呀,真巧了,吳德才他媳婦兒,是我姑姥姥。”
還行,寧傑和這個大哥還是同輩兒,省的一會兒叫叔尷尬。
“那可真巧了,大哥,你是哪個林場的?”
“大平川林場的,往鄰省的丹市送木頭。”
“好家夥,這不得開好幾天?”
“不用,現在上凍了,一溜走江麵子,在通市加個油,完後明天上午就到丹市了。要是平常啊,得走兩天,還是冬天舒服,不用走盤山道。”
兩個人一路上聊著天兒抽著煙,到了晚上快十二點的時候,大哥突然停了車。
“兄弟,你在車裡等著,彆說話啊。”大哥從後座後麵拽出一個袋子,然後拿著手電筒下了車。
借著月光,寧傑能夠看到江中心冰麵上站著幾個人的身影,這裡已經快到b市了,對麵就是朝鮮的城市,那些人是從哪來的寧傑心裡是一清二楚。
八五年的朝鮮還很富裕,比韓國都富裕不少,後來才慢慢的衰弱。
這個年代的大車司機和對麵來一場月光下的貿易是很常見的,不光司機,也有專門從對麵往咱們這邊整東西賣的。
剛才大哥拿袋子的時候,露出了一角,寧傑一瞅就知道那是一張豹子皮。
這玩意兒還是挺貴的,供銷社回收的話,一張完好的都得三百多,聽說關裡那邊更貴,有的地方都能炒到一千。
能夠看到對麵也是拿的東西,估摸著大哥是用豹子皮換對麵的煙酒,然後拿到丹市去賣。
等再過幾年朝鮮就窮了,到時候這些大哥的樂趣就不止能換點兒東西了。
90年到九幾年的時候,拉木頭的司機揣上兩包方便麵,就能把站在江對麵受著冰冷寒風的女人帶上車,然後用行動來一場互相溫暖。
甚至到千禧年的這段時間,這邊的人用一袋兒大米就能換一個正宗的北朝鮮姑娘,而且是死心塌地跟你過日子那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