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麵的功勞,許多都是吳楨做的。
後來,
老爺子親自給他升為靖海侯,世代拱衛東南沿海。
靖海,取之海上靖平的意思,由此也可看到老爺子對其重視。
湯和笑嗬嗬的道:“這位,嗯,老朱家的貴公子。”
湯和沒第一時間,說出朱雄英身份。
“啊?”吳楨愣了愣,急忙行禮:“卑職參見小王爺。”
朱雄英急忙側身:“咳咳,吳大人好。”
湯和見狀,開始似笑非笑的看著吳楨,將話題朝東南沿海引了出去,道:“這些日子,東南情況何如啊?”
吳楨看了一眼朱雄英,湯和深深蹙眉:“你媽的!咱讓你說你就說!你在忌憚誰,在懷疑誰?每個眼力見的東西!”
湯和的脾氣,也不是啥和顏悅色的,在軍中,他是出了名的暴脾氣。
本來這兩年都收斂了,可看到吳楨懷疑的看著朱雄英,他氣就不打一處來。
吳楨被嚇出一身冷汗,朱雄英也有些無語,湯爺爺這反應也太大了吧?
至於麼?
不過朱雄英知道,信國公這是在為自己撐腰,給自己立威。
尋及此,不免有些動容,心裡樂開了花。
吳楨被罵了也不氣惱,歎口氣道:“哎,這些日子,一直在剿匪,海盜無處不在。”
“這些年海盜沒少殺,可是他們領頭和骨乾的在,殺了一波還有一波,殺不絕!他們都躲在海島上,大船根本開不進去。”
“有時候官軍剛出動,他們聽著風就躲起來了!”
朱雄英狐疑的看著他:“海盜?”
吳楨說的不是倭寇,而是海盜。
吳楨點頭,道:“對!海盜!多在福建廣東南部海峽上搶劫商船。”
朱雄英不解的道:“他們,很難剿滅?”
吳楨點頭:“是啊,他們和千裡之外的呂宋,三佛齊等地暗中勾結在一起,咱們大明這邊剿的急了,他們就往那邊一跑,等風頭過了再過來,咱們拿他們也沒辦法,而且這些人,大都是福建廣東一帶的漢人。”
呂宋,三佛齊,就是後世的菲律賓馬來等地。
湯和淡淡的道:“那邊雖然是蠻荒之地,但從宋代開始,已經有不少漢人移過去,漸漸在那邊形成一股勢力。”
“至蒙元末年,天下大亂,出海的人更多如過江之鯽。其中最多的是廣東、福建人,出海後,就在三佛齊和呂宋一帶落腳。”
“後來大明一統,東南沿海的海盜集團,例如方國珍舊部等,也把根據地挪到了那邊。”
朱雄英揉了揉眉宇。
看來自家大明的東南沿海,不僅僅是倭寇為患,還有一群漢人海盜也是禍患。
那麼如果交趾布政司商貿開了起來,這股子海盜,將會取代倭奴,成為交趾南岸最有威脅的一群盜匪!
當聽到吳楨描述東南沿海上的情況之時,朱雄英才將彼時大明沿海的情況更全麵的掌握。
以前他隻是以為東南沿海最大的威脅是倭寇,從洪武朝開始,東南海禁防備倭寇已經成了東南主流戰略政策。
明初的威脅不在沿海,這個時候倭奴還不過是一群隻會耍刀舞棒的矮子。
就算在給他們發展一百年,到嘉靖時期,倭寇成患,看上去這群倭奴似乎國力發展到鼎盛巔峰了。
實則不然,倭寇能登陸東南沿海,那是明人在帶路,倭患實患於東南海商,患於國人罷了。
和倭奴強不強大沒有一點點屁的關係,要是不然,到了萬曆時期,這群矮子也不會在海上被大明海軍吊抽。
有明一代,明朝所有帝王,都從沒有將倭奴當成真正的對手,究其原因,不外乎東海外一荒蠻小國,不值得大明動武!
所以,此刻朱雄英也沒把那倭奴當對手,當初談及那地時更是沒想到,但現在吳禎提起,他就有些皺眉了。
朱雄英本以為交趾的海商發展,會帶動東南海商,從而阻斷倭奴在浙東為患。
可現在看來,似乎要考慮的海上對手,不僅僅是這群倭奴,還有盤踞在南部沿海的國匪!
朱雄英暗暗點頭,看著吳楨,開口道:“繼續說說倭寇。”
吳楨愣了愣朱雄英的言語帶著一種不容置喙的氣魄,似乎在湯老爺子麵前,那身上的氣勢都不落於下風。
吳楨想起剛才湯和的態度,知道眼前這位少年郎君地位一定不低,便點頭繼續道:“倭奴.…比這群海盜要殘暴,更令海防軍隊頭疼。”
“他們見誰殺誰!刀槍比海盜要好,弓弩手多,進攻也更有章法!”
朱雄英點點頭,海盜充其量不過隻是國匪,但倭奴卻是一個國家的軍隊。
“我們隻是了解到他們會在每年的三五月和七九月之間,會順著西風過來,可是大明東南版圖太大,他們在哪裡上岸,在哪裡登陸,在何處島嶼補給等等,我們都不清楚。”
“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
“他們來,咱們再集合,再去追,根本對其起不到一點點威脅。”
“說起來,還是咱們的戰船太少了,每次都堵不住!”
朱雄英看了他一眼。
果然,能親自被老爺子提拔封為靖海侯的人,腦子裡是有點東西的。
吳楨說的有不錯,被動防禦再加上沒有海軍,敵人可以隨時乘虛而入。
大明的軍事力量不在東南,洪武朝廷對東南的投入也不大,大量的軍費和軍事工程都修建了北疆,那裡才是大明的主戰場!
就當下國體來看,國朝的防禦政策是沒錯的,但要跳出來看,不發展東南海上力量,會讓大明失去一個大航海的契機!
海上….比所有人想象的都重要的多!
隻是他們不知道罷了。
未來,這裡才是國人的主戰場!能不能把握住先機,將西方人壓在腳下,就看大明這個政權的發展了!
東南倭寇比官軍靈活,這不容置疑,因為官軍要請命,集合,出發,一套程序下來倭寇那邊也搶的差不多了。
“你覺得,怎麼剿倭比較好呢?”朱雄英問道。
吳楨點頭,開口道:“倭寇每年春秋登陸浙閩沿海,不過登陸內陸之前,他們需要在近海補充淡水資源,咱們隻要查清楚這些島嶼,提前埋伏,一波給他屠殺完,有了這番威懾,我想,他們會收斂許多!”
“此東海小夷,不殺不足以震國威,不但要殺,還要將其頭顱掛在海島上,給他們看!讓他們知道咱大明的淩厲!”
朱雄英看著他,心裡隻有五個字:這個人,可用!
他目光足夠長遠,做事也足夠狠辣,看問題也足夠一針見血!
難怪老爺子會提拔他,這個人放在東南,將來一定有建樹!
不行,他得趕在老爺子發現吳楨之前,攬為己用。
朱雄英看著吳楨,淡淡的道:“噢,對了,聽你來之前說你是昌國衛副千戶?”
吳楨點頭:“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