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多大一會兒,鐵鉉來了,十分振奮的告訴朱懷,說解大紳的上半年稅收賬簿已經送去戶部。
當鐵鉉將複印本的交趾交給朱雄英時,朱雄英也嚇的不輕。
“這麼多?”
賬簿上顯示,交趾上半年的賦稅勘勘有十二萬兩白銀之巨!
咋一看似乎覺得十二萬兩白銀於大明,甚至於朱懷來說,都是九牛一毛的事。
象,永遠都觀不到全體。
要知道,交趾是經曆過戰後重建的,自解縉過去,到現在,滿打滿算不過六個月。
詹徽也沒多在朱雄英這待著,和朱雄英寒暄了一會兒便離去。
朱雄英剛端起茶盞準備喝口茶。
外麵,禮部尚書李原又帶著兵部尚書茹太素、刑部尚書楊靖和工部尚書秦達走來。
四人都或多或少提著禮品,有什麼上好的徽墨、湖筆、宣紙、歙硯,還有一些珍藏的閻立本、吳道子等初唐名家的畫,甚至還有王羲之的第二行貼《快雪時晴》等等。
朱雄英看的眼花繚亂,才知道這些大明文官的能量究竟多麼巨大。
這些可都是從東晉到初唐所有名家的珍藏,有許多在五胡之亂的時候,已經丟失了。
這些東西極具收藏價值,若乾年以後,能流傳於後人的,隻有這些冷冰冰的文字和字畫,通過這些珍品,後人才會知道他們的祖先曾經經曆過多麼璀璨的時代。
漢人的文明傳承的載體,就是這些珍貴的收藏品!
朱雄英看的有些心動的同時,心裡更加的狐疑。
今天六部的部堂高官幾乎都聚齊了。
如果說傅友文的到來,還能以交趾的稅收解釋。
可餘下的人呢?
詹徽方才來的時候,送了點字畫就走了,也沒有說什麼。
現在兵部、禮部、工部和刑部的高官再次到來,而且還古怪的拎著許多珍貴的禮品。
朱雄英不免好奇的問道:“諸位部堂大人,你們這是?”
禮部尚書李原道:“哦,這不是聽聞朱公子要行冠禮了麼?咱提前送點東西,朱公子還莫要嫌棄啊!”
李原說完,茹太素和秦達兩人目光灼灼的打量著朱雄英。
朱雄英不解的道:“李大人,這兩位老尚書這是……”
茹太素和秦達趕緊收回目光,笑著道:“嗬嗬,沒什麼,沒什麼。”
“公子真是一表人才,人中龍鳳,好,好啊!”
朱雄英:”……”
朱雄英實在有些忍不住了,道:“諸位尚書,是不是出什麼事了?諸位但說無妨!”
禮部尚書李原搖搖頭,忙是道:“朱公子多心了,沒什麼事。”
“隻是秦尚書沒怎麼見過朱公子,今天特意讓我們帶來見一麵,又加之我們也很久沒見過了,嗬嗬。”
朱雄英:“……”
說實話,這叫什麼理由啊?
你們六部部堂是閒著沒事了麼?
李原說罷,似乎想起什麼,從懷中掏出一本書籍,遞給朱懷,道:“對了,此書朱公子抽空讀讀。”
朱雄英接過書籍,見書籍上寫著《祖訓錄》,朱雄英不解,自也不知道李原的深意,隻是點頭:“好,謝謝李大人。”
李原麵色變的有些認真,抱拳道:“公子,這本書,尤其關乎禮儀的地方,你真要好好看看,切不可荒廢了啊!”
朱雄英噢了一聲,點頭道:“成,我記得。”
李原點點頭,便不在和朱雄英多說,“既如此,我等就告辭了。”
朱雄英趕緊道:“這些禮品太貴重……”
他話還沒說完,四名老尚書已經遠遠地離去。
朱雄英撓撓頭,滿臉的問號,今天來的這六個人,雖不是大明最尊貴的,但卻一定是權柄最重的!
大明這個國家機器,可就靠著這六個衙門在運轉!
如今六部衙門的部堂最高長官,全部主動來給自己送及冠禮品,他們究竟都怎麼了?
我不過隻是認識了藍玉等淮西武勳罷了,真掰開了來說,自己不過隻是沾了藍玉和自家老爺子的光,不至於讓這些尚書們如此大費周章吧?
真要送禮,找個下屬送來就是。
為啥他們都親自跑過來?
還有兵部尚書和工部尚書兩部堂,這兩個家夥的目光都恨不得將自己吃了一般。
真是一群奇怪的家夥。
朱雄英無語的搖搖頭,然後響起李原叮囑的話,便隨手翻開李原送來的《祖訓錄》。
這是什麼鬼?
等朱懷翻開,整個人突然愣住,雙目猛地瞪大,死死盯著《祖訓錄》內的內容!
朱雄英很是好奇的翻開禮部尚書李原送來的《祖訓錄》。
第一頁是目錄,共計一十三個。
曰持守,曰嚴祭祀,曰禮儀……曰供用。
等朱懷看完,他忽然愣住了,這才恍然大悟,這所謂的《祖訓錄》,可不就是《皇明祖訓》?
這玩意是朱元璋在位的時候就修訂好的,是為了給後世子孫皇帝立下規矩和禮儀,也就是後世常說的大明的祖製!
朱雄英心下一跳。
李尚書給我看這個做什麼?方才還特意叮囑了要看禮儀篇。
朱雄英按照目錄,翻閱到了禮儀篇,上麵記載著皇帝登基之禮,皇明長孫正嫡之禮,國之儲君正儲之禮,皇太子受封之禮,後宮之禮,皇子之禮……這裡麵的禮儀,壓根就是對皇室成員用的。
李尚書為何要讓自己看這玩意?還特地叮囑自己,說此書有用,有什麼用?
等等,難不成老爺子,室是有大動作您?
朱雄英搖搖頭,不過他對皇室的禮儀之事也有些好奇,反正左右無事,於是乾脆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
紫禁城。
到傍晚時分,皇城依舊籠罩在燥熱之中,儘管太陽已經落山,天空依舊還很亮。
朱元璋坐在謹身殿批著奏疏。
暴昭又一次送來了奏疏,嘉興的知縣、縣丞、主簿等官吏勾結海鹽林家大商賈走私大明瓷器、茶葉等事已經證據確鑿。
到目前為止,暴昭在東南已經將整個林氏商戶屠光了,還有沿海一些勾結倭奴的百姓。
現在東南沿海諸縣人心惶惶。
朱元璋知道不能在殺下去了,在殺下去恐怕會讓沿海百姓動蕩。
至於嘉興、海鹽兩縣的官吏,幾乎被暴昭一窩端了。
朱元璋批了奏疏,讓暴昭和錦衣衛快速將這群人帶到應天,供三法司審理。
其實也不用審理了,因為暴昭已經全部審出來了。
朱元璋也有些好奇,往日審案似乎都需要很長時間,為何這次卻如此之快。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