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將軍百戰碎鐵衣第六二章人善被人欺
宏毅很為知該如何向鄭言慶解釋浮件事
其實,當他第一次聽到“鄭言慶投敵,這個說法的時候,怒火中燒。試想,鄭言慶投敵了,那他這個從頭到尾追隨鄭言慶的人,是不是也“投敵,了呢?半載以來,出生入死。曆經過多少次慘烈搏殺,麵對過無數艱難險阻。拚死拚活回來,結果卻聽到了自己“投敵,的消息……
莫說年長之人會為之憤怒,更不要說鄭宏毅這等年少氣盛之人,又如何能忍下這口氣?
不過,在高句麗經曆過那麼多事情,鄭宏毅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初出茅廬的小子。於是他很快冷靜下來,向裴行儼和薛萬徹仔細打聽。這一打聽,鄭宏毅頓時懵了”原來這“投敵,之說,竟然走出自於自己人之口。那鄭醒不但把鄭言慶的功勞占為己有,還誣陷鄭言慶“投敵。鄭宏毅憤怒歸憤怒,卻也清楚,此事追究起來,於鄭家而言,們膨響巨大。
弄個不好,這數百年傳承的古老家族,有可能因此而一蹶不振。
但這件事情,不可能瞞過鄭言慶。
因為鄭言慶遲早會知道這件事,最重要的,鄭宏毅知道鄭言慶對鄭世安的感情。你們針對鄭言慶也就罷了,還把鄭世安給牽連在其中。鄭言慶若是知道了真相。豈非要發雷霆之怒?
對於鄭言慶的手段,鄭宏毅再清楚不過。
他若發起狠來。幾十萬高句麗人,幾乎被他玩弄於指掌之間,其手段之狠辣,非同等閒。
鄭言慶可以狠下心來,讓一個嬌滴滴的小美人,香消玉殞。
他可以麵對乙支文德白發蒼蒼的老母親,毫不猶豫的砍下那顆皓首。從南到北,自東至西,鄭言慶那是殺出來的威名。高句麗人如今聽說他的名字,有夜兒止啼的作用。鄭家,經得起他的折騰嗎?
鄭宏毅還在想著。要如何用最不會觸怒鄭言慶的方式,把這件事說
來。
可沒等他想出妥當的辦法,蘇烈卻告訴了鄭言慶。
“這個,”
麵對鄭言慶灼灼目光,鄭宏毅也不由得心驚肉跳。他狠狠的瞪了蘇烈一眼,然後強笑一聲,把事情的原委,向鄭言慶解釋了一遍。
“言慶,舟可千萬彆發火。
薛大將軍說。有好多人為你說情。淑英姑姑還帶著裴家家臣,趕赴鞏縣坐鎮。世安爺爺最多是受了一些驚嚇,絕不會有什麼大礙。這件事情,我回去以後一定要請父親出麵,為你做主”
鄭言慶麵色如常。神情也非常平靜。
包括黃文清在內。誰也無法看出,鄭言慶內心的想法。
“這是我的事情,何需鄭叔父出麵?”
他突然開口。打斷了鄭宏毅的話語,淡然道:“宏毅,這件事情你莫要再管了,我自有主張。”
鄭言慶越是這樣平靜,鄭宏毅就越是心驚肉跳。
屋子裡的氣氛。變得很壓抑。即便是膽子素來很大的蘇烈,此時此刻,也不由得咽了口唾沫,閉上嘴巴。
這就是鵝公子的氣度嗎?
閃爍,從蘇烈的角度來看,也隻能看見鄭言慶半邊臉。
瘦削的麵頰,如同刀削斧劈一樣棱角分明。一絲淡淡的,不易察覺的怒氣自他身上流露出來,隻讓蘇烈一陣悸動。
鄭言慶微微一笑。“黃縣令,您不在掖縣,怎麼會在這裡?”
他似乎不想再提“投敵。的事情,把話題引到了一旁。可鄭宏毅現在,卻更希望鄭言慶暴跳如雷,怒不可歇。若這樣的話,鄭宏毅還能勸說幾句,但鄭言慶越是不提此事,鄭宏毅心裡就越不踏實。看樣子,言慶這一次是真的惱了!實在不行,一會兒寫信給家裡,讓父親早作準備。
黃文清連忙說:“公子有所不知,你離開掖縣之後,正逢平原遭遇大早。去年掖縣安置了許多流民,以至於更多流民向掖縣遷移。四月時,阿舅軍襲擊掖縣。我倉促應戰,但終究不是阿舅軍的對手,以至於死傷慘重。後來水軍還師,征發糧草,掖縣卻拿不出半點糧食。”
“所以,”
黃文清笑著點點頭,“本來,若真要征集,也不是征收不上來。可掖縣百姓本就貧苦,加之去年連續征收,已經不堪重負。我實不忍看百姓受苦,故而拒不征收,被郡府輯拿,重責三十棍,罷去掖縣縣令。我看掖縣不太平。於是就帶著家人返回故裡。正好我與武邑縣令,師出一門。王縣令讓我幫他,我又不願再去管那些雜事,索性就呆在這驛館,樂得一個清靜。”
鄭言慶聞聽。神色莊肅,起身向黃文清一揖到地。
“黃縣令心憂百姓,實乃天下官員之典範。”
黃文清忍不住笑起來,頗有些自豪道:“典範倒不敢當,隻是不想日後,被人指著脊梁骨罵而已。”
他說著話,神情一肅。
“我今日冒然求見,其實是有一事相求。”
“黃縣令當說無妨,凡鄭言慶力所能及,絕不推辭。”
黃文清連忙道謝。坐下來的時候,看了一眼蘇烈,猶豫片刻後說:“不瞞公子,我這件事”黃某隻有一妹,如今業已故去。她膝下也僅此一子,極為掛念。我曾在她靈前發誓,定然會好好照顧。
定方這孩子。性情網直,不曉圓滑。這一點,他和他爹,和我頗有些相似。
我如今是犯官之身,也難給他什麼幫助。他爹也是個木頭疙瘩,之所以能當上兵曹,還是因為年初時流寇犯境,他組織鄉勇擊退流寇”王縣令手中也確實沒人,蘇芭這才當上了官。蘇邑是卑品出身,王縣令也是個濁官,日後難有什麼前程。我們這些人窩囊一輩子也就罷了,可我實不希望。定方和我們一樣。他聰明,本事也不弱,弓馬純熟,武藝不差。
隻是他性子不好。又沒有門路。留在這裡,遲早會被耽擱。
公子你是名門子弟,又是士林高士,門路寬,人緣也廣,遠非我們這些人可以比擬。今年,信都頗不平靜。流寇叢生。我和他爹一直商量著,想為他尋個好出路。正苦於沒有門路的時候,不想公子您大駕光臨。我就想著,讓定方跟你做事,這孩子做事,還讓人放。
一旁鄭宏毅不由的詫異看向蘇烈,好奇的打量起來。
而蘇烈,也沒有想到”…
“定方,你休要多嘴。
剛才我已派人征詢過你爹的意見,他也同意了。若非城中尚需巡視,他也一定會跟你前來。”
蘇烈撓撓頭,閉上了嘴巴。
他姓蘇,名烈。定方,想必是他的表字。
蘇定方”鄭言慶突然一驚,仔細打量了一眼蘇烈,“你叫蘇定
“哦。定方還是王縣令贈他的表字。他少有勇力,武藝不俗,平日裡最喜歡行軍布陣之事。
所以王縣令就贈他“定方。二字,說是希望他將來,能平定一方,為蒼生謀利。”
蘇定方,那可是初唐時期,自徐世績之後的名將。隻是他屬於大器晚成的主兒,在貞觀年間才嶄露頭角。以至於隋唐之交時,並無太多名聲。可論起功績。蘇定方的戰績。不遜色於徐世績。
貞觀初年,他從軍初征東突厥,嶄露頭角。
顯慶元年,也就是公元六五零年,大唐攻伐西突厥,程知節王文度因怯戰而被罷免官職,唯有蘇定方,榮升行軍大總管。顯慶二年,再擊西突厥,戰功卓著,後攻伐蔥嶺。俘獲叛軍首領。顯慶五年,東征百濟,俘虜百濟王義慈。一生征伐無數。戰功赫赫。威名遠揚。
不過由於時間的關係。鄭言慶一直以為蘇定方出生於大業之後,甚至可能在武德年間。
沒想到,他這個時候就已經成人。
那計算起來,曆史上蘇定方真正崛起的時候,隻怕快六十歲了,
看蘇定方的目光,立刻變得不同。
鄭言慶不由得再次打量一番,“蘇大哥,你可願意跟隨我嗎?”
蘇烈一怔,猶豫片刻道:“我自是願意。不瞞公子,再聽說你“投敵。之前,我一直對你非常敬重。您寫的《三國演義》,堪稱兵家寶典。之前楊公卿犯境時,我就使用過其中計策。
隻是,您寫到敗走江夏的時候,就再也沒有續寫,可把蘇烈急壞
鄭言慶這兩年,的確沒怎麼再發表後續章節。
在峨嵋的時候已寫到了進西川,但後來因為隨軍入高句麗,就沒有再動過筆。不過,他在峨嵋那兩年寫的文章,基本上沒有發出來過。以至於在坊間求後續文章的人,大有人在。
言慶沒有想到,蘇妄方竟然還是自己的書迷,也不由得笑了。
“蘇烈願意追隨公子。可又不忍棄老父和舅父不顧。”
“定方,大丈夫當胸懷廣闊,誌在四方。你之前不也經常和我說,希望能征戰天下,創立功名嗎?
我和你爹都老了,走不動了”這一輩子的希望,就寄予你一身,望你莫要再猶豫。我們都好辦,在武邑縣,也沒什麼事情。等過些年,你有了成就,到時候我們再找你,也能求個安穩日子。鄭公子既然願意收你,你可不要三心二意,日後前程似錦,正可光耀蘇家門據。”
蘇烈不再猶豫,“定方定不負父親和舅父的期望。”
而後,他伏身在言慶身前跪下,“蘇烈願追隨公子,還請公子收留。”
鄭言慶心裡樂開了花:這可是送上門的好幫手。
“蘇烈,你要跟我。卻還需耐得住性子。你可耐得住嗎?”
“蘇烈耐得住。”
“既然如此,你回家收拾一下行禮,咱們明早動身。”
蘇定方喜出望外,連連點頭答應。黃文清又是好一番感激,和鄭言慶又談論片刻,這才告辭離去。
鄭宏毅張了張嘴巴。想要和言慶交談一番。
他還是希望能探探鄭言慶的口風,能勸解一下。
可言慶沒給他這個。機會,“宏毅,咱們奔波一日,你也辛苦了,早些休息”我很累。有什麼話,咱們明天路上再說。”
他表明了態度。鄭宏毅也隻有心中苦笑連連。
這一次,鄭醒恐怕是。真的惹怒了言慶。但不曉得,他會用何種手段,來解決這件事情呢?
“那我去歇息了。”
鄭宏毅無奈告辭,退出了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