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看李諄風,突然問道:“李小弟,可願隨我一同觀禮?”
那語調,頗為誘人,活脫脫好像是勾引小紅帽的狼外婆。李諄風雖則學識不差,可終究是個小孩子。是小孩子,就難免會有湊熱鬨的心理。他早就想去觀看經筵盛會,隻是袁天罡一直不同意,他也無可奈何。現在,袁天罡已經卷入其中,李諄風這心裡,就好像有一隻小手,不停抓撓。
他下意識的輕咬指甲,頗有些擾豫。
李言慶說:“既然你不願意,那我也不勉強。我先走了,你慢慢抄寫經文,看好道觀。”
“要是我去了,師父責怪怎麼辦?”
李諄風終於忍耐不住,開口詢問。
言慶笑了,“你若是自己偷偷出去,你師父當然會不高興。可現在,你是隨我前去。你師父就算要責怪你,我也會為你求情。”
“那說好了,若是師父責怪,你一定要為我說話。”
“嗬嗬,一言為定。”李諄風頓時興高采烈,說了一句,“等我一下。”
他跑回道觀,收拾東西。
李言慶則站在道觀台階前,負手等待。
“少爺,乾嘛要帶個小道童回去?”
雄闊海忍不住低聲詢問。自從言慶被封為鞏縣男爵之後,雄闊海就在雄大錘的叮囑下,改變了稱呼。
畢竟,言慶的身份地位,與早年間完全不一樣。
如果說雲騎尉,隻是個武散官的話,那鞏縣男,可就是正經的爵位了。
這個身份,比那什麼千牛備身更加高貴。雄闊海如果再向從前一樣喚言慶,哥哥”弄不好會被人冠以犯上罪名。這隋朝時,禮法並沒有宋明時的森嚴,可等級觀念,卻極為嚴重。
李言慶本人倒是不太在意,卻不代表,其他人也不在意。
徐世績還好說,終究是朝廷命官,正六品的鷹揚郎將,直呼言慶的名宇,雖在外人看來無禮,卻還算是可以接受;雄闊海不一樣,他一無官職,二無出身。更多情況下,好像李家的門客。
所以在稱呼上”必須有所改變。
不過對於雄闊海而言,‘哥哥’也好,‘少爺’也罷,性質都是一樣,不過說法變了而已。
李言慶還是李言慶,雄闊海還是雄闊海。
也許在言慶和雄闊海看來,他們雖然不是親兄弟,卻比親兄弟更親。
李言慶笑道:“雖是小道童,確有通天術。
大黑子,你可彆小看了這個小家夥,說不定有一天,他會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本事呢。”
雄闊海撇撇嘴,嘀咕道:“驚天地泣鬼神未必,我一巴掌就能讓他屁滾尿流,倒是真的。”
不過說是這麼說,心裡卻記住了李言慶的話。。
在雄闊海而言,李言慶不會騙他,說不定這個小子,還真有出人意料的本事呢。
這時候,李諄風換上了一件嶄新的灰色道袍,手裡還捧著一卷道書,興衝衝的跑了出來。
“帶它做什麼?”
言慶詫異的問道。
李諄風笑道:“這樣子看起來,是不是很有學問?”
李言慶啞然失笑,你捧一丄本道經,怎麼看怎麼像是神根。有沒有學問倒是看不出,神根風範,卻已昭然若揭。
“既然如此,我們準備出發。”
李言慶翻身跨坐上馬,李諄風卻呆立在台階上。
“李公子,我不會騎馬……”
那張小臉,漲的通紅。
雄闊海催馬上前,嘀咕道:“這麼大,還不會騎馬。少爺六歲的時候,就能降伏白龍馬了。”
說歸說,他還是在馬上輕舒猿臂,探手把李諄風抱起來,放在身前。
“小道士,你怎麼這麼輕?”
“我……”
“你這年紀啊,記得要多吃肉。不吃肉可長不得身子……我像你這麼大年紀的時候,可是能食半鬥。”
言語雖則有些突兀,可是在李諄風聽來,卻感覺溫暖。
他出生後不久,父親就出家學道,母親改嫁他人。以李播那清冷的性子,也很難對李諄風表現出什麼熱切態度來。後來又在道觀裡學道,至元道長同樣不是個喜歡說話,表露情感的人。
袁天罡和趙希譙好一些,但修道之人,講求清心寡欲,喜怒不形於色。
似雄闊海這樣,用直白的言語表述善意,對李諄風來說,還是第一次。
李言慶催馬而去,李諄風在雄闊海耳邊輕聲道:“師父和師伯,都是修仙之人,甚少有口腹之欲。”
“切,修仙又怎地?神仙就不吃飯嗎?
既然如此,為何每逢祭祀之時,還要拜訪許多供品,少爺說過,神仙是人做,是人要吃飯。”
李諄風連忙擺手,“黑大個,千萬彆對神靈不敬,舉頭三尺有神明。”
雄闊海臉色一變,連連點頭。
“黑大個,你是個好人,雖然長得醜一些。”
“嘿嘿,少爺也說,我是個好人。”
這一大一小兩個人,一邊走,一邊說話。
不知不覺,一行人已來到百花穀外。此地說是‘穀’,其實並非山穀,而是指洛水畔的一塊窪地。
由於其地形似山穀,加之野花綻放,春秋時節,放眼看去,一片花海,固有百花之名。
麒麟館,更像是一個巨大的宅院。
呈先天八卦方位設立,正中央一座正殿,名為麒麟台。
屋中設立天地君親師之位,正中央懸掛儒門曆代聖賢圖像。這裡,也是麒麟館士子相互交流,辯論之所。
麒麟台四周,共有八個獨立院落,是士子們平日裡,編撰修書所在。
每個書院,都藏有各種書籍。並根據經史、格物、算學等進行分門彆類。每個書院中,都有安排有主事者一人,名為院長。在李言慶和王黃的暗中操作下,麒麟館如今已初具規模,在士林中小有名氣。
八個書院中,已有七個書院投入使用。
本來,按照薛收等人的設想,李言慶也應該主持一個書院。可李言慶堅決推辭,並將位於乾位的書院空閒出來,專門存放曆代名家經典。如此一來,麒麟台七個書院之中丄,共有士子九十七人。
李言慶抵達麒麟館的時候,經筵已經開始。
圍觀者甚多,言慶也沒有去驚動彆人。他先是讓麒麟衛留在麒麟館外,而後帶著雄闊海和李諄風,悄然走進書館。
此時,麒麟台上,道信薛收,爭論正酣,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