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麒麟高臥聲自遠第卌六章烽火連三月九)
新鄭失陷!陽城失陷!箕山失陷……
邙嶺兩萬隋軍,在一日間土崩瓦解!瓦崗軍再次出擊,一路好似秋風掃落葉般,如入無人之境。
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至東都。
一時間,東都上下莫不感到震驚。而震驚過後,就是難以形容的恐慌。
楊侗是在深夜得到了消息,立刻下令著急東都文武大員,商議對策。除三大輔臣之外,隻要是有點品秩的官員,全都聚集在金鑒寶殿上,三五成群,討論著滎陽郡那突如其來的變故。
“滎陽郡局勢糜爛如斯,為何至今沒有奏報?”
楊侗怒不可歇,大聲質問。
三大輔臣一個個閉目不言,而文武大員,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段達終於有了機會,跳出來道:“微臣早就說過,滎陽郡單靠一個李言慶,不足為持。理應派一戰功卓著,穩重老成之人輔佐郇王。可是滿朝上下,竟無一人同意,致使今日蟻賊成貨。”
“段將軍,現在不是推諉的時候。”
盧楚睜開眼睛,沉聲喝道:“至少到目前為止,郇王殿下並未發來告急文書,也沒有表明滎陽已危在旦夕。
如今,虎牢關外盤踞數十萬蟻賊,李逆以聲東擊西之策,輕取新鄭陽城,兵臨鞏縣,但也未曾攻破黑石關。在這等情況下,滎陽都沒有告急,正說明郇王殿下成竹在胸,並無大礙。可段將軍卻張口危急,閉口不足為持。難道就不怕冷了在虎牢關,在黑石關苦戰的將士們的心嗎?”
“我……”
段達臉通紅,恨恨的瞪了盧楚一眼。
而盧楚卻渾不在意,上前一步拱手道:“殿下,滎陽郡現如今並未告急,微臣之見。還是先弄清楚那邊的狀況,然後再做打算也不遲。”
段達道:“若等打聽清楚,隻怕滎陽已經失陷,盧將軍到時候就算想要救援,恐怕也來不及了。”
盧楚立刻反唇相譏,“卻也比蟻賊還未到來,某些人就嚇得上躥下跳要強。”
“你說誰怕了?”
“誰怕了,誰心裡清楚……”
眼看著這朝會又要變成菜市場,楊侗終於忍耐不住,起身厲聲喝道:“都給孤住嘴!”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息了心中的不耐煩,而後對一直閉口不言,好像睡著了一樣的元文都道:“元太府,你以為如何?”
“這個嘛……”
元文都睜開眼,用一種四平八穩的聲調開口道:“盧將軍說的沒有錯!如今部王殿下並未發來告急文書,滎陽究竟是怎生模樣?一時間還難以作出定論……如若冒然出兵。隻怕未必有益於滎陽目前的情況。但是……”
他這一個“但是”出口,盧楚頓時拉下了臉。
這老東西,莫非又要耍那陰陽兩持的招數?
念頭剛一升起,那邊元文都就接著道:“段將軍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未雨綢繆,方為上策。如果不及早準備,等到滎陽戰局糜爛到一發不可收拾的時候,再出兵恐怕也來不及了。”
“老太傅,那你以為該如何是好?”
“老臣以為,這種時候,救而不救。不救而救,才是上策。”
這老家夥,莫不是在說繞口令嗎?楊侗當時就懵了!
畢竟他現年才十六歲而已。
讓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卻弄明白一個老家夥的想法,的確是有一些困難。
元文都微微一笑,一臉的褶子幾乎都堆在了一起。加上他那胖乎乎的形象,盧楚這腦海中,下意識出現了沙皮狗的模樣。
“老太傅,您有什麼妙計,不妨明言。”
盧楚知道,這老家夥在拿捏著呢。不過他說的也不是沒道理,一旦等到滎陽郡局勢糜爛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時,再想要去出兵挽回,也的確是困難。於是,盧楚上前一步,恭敬詢問。
“妙計倒當不得,不過是一點點拙見,還望諸公莫笑。
老臣記得,距離黑石關以西百裡,就是偃師縣城。自大業六年起,陛下曾下令在偃師縣營建興洛倉。雖說興洛倉的規模,遠遠比不的洛口倉,卻同樣存放著大量輜重糧草,必須要有人出鎮方可。偃師縣令鄭乾象雖有文采,卻疏於兵事。此等時候,當派以兵法出眾,戰功卓著者鎮守。
一來,可以探明滎陽郡的狀況,一俟李郎君不敵,自偃師出兵救援,可朝發夕至。
這第二點呢?如果李逆和李郎君正在願戰,那麼偃師的兵馬,將可以在極大程度上,震懾李逆,助李郎君一臂之力。
此外,李逆若不是李郎君對手,此一支兵馬,可據守偃師,為我東都再添一道屏障。此一箭三雕之策。老朽也是偶有一得,還望諸公指教。”
不得不說,元文都這條計策,的確高明。
即便似盧楚這樣不太讚成輕易出兵的人,也無話可說,隻能是連連點頭。元文都這個主意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完美的揉合了所有人的主意,平衡了所有人的利益。你們不是不希望王世充得到滎陽嗎?那好,有李言慶在黑石關,王世充未必能夠進入。
你們若擔心李言慶獨大,沒關係,王世充會在偃師製約李言慶。這是一個極好的主意,所有人也都無話可說。
楊侗更是連連稱讚,“老太傅果然老成持國,此計甚妙。但不知,老太傅以為何人可以出鎮偃師?”
果然是個孩子!
元文都幾乎把話都挑明了,楊侗還是未能反應過來。
沒辦法,元文都隻好站出來說:“洛陽通守王世充,戰功卓著,家學淵源,正可出鎮偃師。”
“孤意亦如此!”
楊侗立刻點頭。說罷,他向段達和盧楚等人看去,“諸公以為如何?”
這種時候,誰又會站出來駁了元文都的麵子。
盧楚輕揉太陽穴。心道:這樣也好!不管是李言慶還是王世充,都非等閒之輩。就讓他二人在黑石關掐。隻要洛陽安然無恙,且隨他們去……
一天時間,在平靜中渡過。
黑石關,已做好了準備!。
李言慶忙碌一整日,終於得了片刻的清閒。不過他沒有回軍府休息,而是直接在城樓裡假寐。
“將軍,郇王使者,抵達關下。”
李言慶驀地睜開眼睛,站起身來。“郇王使看來了?速領我前去迎接。”
他整了整衣冠,在鄭大彪的陪同下,沿著馳道匆匆走下城樓。黑石關下,一個中年文士正肅立等候。杜如晦和薛收,則在兩邊相陪。一見李言慶,那中年文士連忙上前幾步,拱手行禮,“郇王帳下舍人柳周臣,拜見李郎君,李縣男。”李言慶認得這個人,乃洛陽人氏。
據王穆打探的消息說,柳周臣是楊慶最信任的心腹幕僚,同時也是楊慶的謀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