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則靜靜的看著他二人,似乎在思考著什麼問題。
而李淵,則坐在龍床上不停的揉太陽穴,顯然也是感到無比頭疼。“都住口,都與聯住口”。
李淵突然大聲喝道,殿上群臣。立刻閉上了嘴巴。
“吵,吵,吵”你們除了會爭吵,能不能做些有用的事情?想出一個妥善之法?”
立政殿裡,頓時鴉雀無聲。
李淵不由得苦笑,目光掃向了裴寂。
他發現,裴寂正朝他努嘴。順著裴寂示意的方向看去,李淵看到了一直沉默的李言慶。
“養真!”
“臣在。”
李言慶睜開眼,忙上前一步行禮。
“你素以足智多謀而著稱,今日為何一言不發?”
李言慶看了看殿上的文武大臣,笑道:“陛平,臣並非一言不發,而是在聆聽諸位大人的意見。”
“哦?。
“其實,諸位大人的意思都是好的,是為陛下著想,是為我大唐萬世基業著想。”
殿上群臣的臉色,頓時舒展許多。
一道道目光,集中在李言慶的身上。臉上還流露出鼓勵的笑容。
“臣剛才聽諸位大人的爭論,其實無非就是擔心突厥人借此生事,趁機出兵中原,大人們的考慮很周詳,想法也不錯。不過臣以為,大人們恐怕過於謹慎。突厥?嗬嗬,其實並不足為慮。”
李淵頓時來了興趣,“養真。那你說說看,突厥如何不足為慮。”
“突厥人很強,但並非不可戰勝。
早年間有陳湯直搗黃龍,言“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後有長孫大將軍合縱連橫,使得啟民可汗俯首稱臣。如今,我皇登基不久,中原大戰方息。的確有些贏弱。可贏弱,卻不是向突厥人低頭的借口,以臣看來,突厥有十不戰,陛下無需過德
“十不戰?。
李言慶直起身子,正色道:“陛下,突厥處羅可汗方故,阿史那咄芯雖登上王位,但根基並不穩固。且不說阿史那咄吉和阿史那俟利弗的子嗣未必服氣,就連那啟民可汗的兄弟們,又有幾個是真心臣服咄芯?此為突厥一不敢戰,,
其二,咄區之所以派出使團。真的是想要幫助蕭隋嗎?
恐怕他也是想拖延時間,使中原處於分裂,從而獲得喘息之機。所以。他目前的戰力,並不強橫。
其三,大業年間盜賊橫行,突厥在其中投入許多。
然則隨著各路反賊紛紛滅亡。突厥諸多投入,隻怕也難以收回。如此一來,突厥內部,必然會有分歧。
其四,秦王拍壁之戰,大敗劉武周。
趙王朔方之戰,打得梁師都潰敗千裡。若說突厥對陛下沒有畏懼。那絕無可能。
他既有畏懼,恐不敢輕易開戰。
其五
立政殿裡回蕩著李言慶洪亮的聲音,一條條的陳述,令文武群臣的情緒漸漸平穩。
而李淵的眉頭,也漸漸舒展開來。不時點頭予以認可。
“河南王,那依你所言,就無需擔心突厥嘍?”。
刑部尚書劉政會問道。
李言慶笑了笑,“劉尚書,本王雖說突厥有十不戰,確並未說突厥一定不會戰。
有道是。人無殺虎之心,須防虎有傷人之意。
燕下,臣的意思是,突厥,不可不防。但也無需太過於擔心。臣有一計,無需動用國力,即可令突厥陷入混亂。”
“養真,細細說來。”
“昔年本王恩師,前朝左驍衛大將軍長孫員,曾言草原之民,貌合神離。各部落借有私心,可令其不斷爭鬥。削弱其實力。突厥目前是阿史那咄芯當政,卻並非所有人都聽命。臣聽說,薛延陀部就對其頗有敵意,其他各部,也多是迫於壓力。
陛下可命人出使草原,挑動各部落的關係,令其陷入爭鬥。
同時,再擇一驍將出鎮靈州。督朔北兵馬,即可安然無憂”臣舉薦一人,前朝紫金光祿大夫裴世矩,曾出使西域,令吐穀渾大敗。今陛下亦可令此人再往西域,聯合西域各國兵馬,牽製突厥兵力。如此一來,陛下可集中精神,消滅蕭隋。”
裴世矩?
立政殿眾人,立刻又騷動起來。
就連李淵,也不禁微微蹙眉”這個裴世矩,口碑似乎不太好啊!
“養真,那你以為誰可出鎮靈州?”
李建成突然站出來道:“父皇。若言善戰者,非養真莫屬。
養真身經百戰,足智多謀。若由他出鎮靈州,則北方異族,絕難成就什麼氣候。”
李玄霸驀地抬起頭來。
李淵蹙眉更緊,有些猶豫。
而這時候。李言慶卻說:“陛下,非是臣不願去,實臣對突厥了解不多。冒然前往,隻怕適得其反”臣以為,趙王勇武絕倫,曾追殺梁師都千裡,令突厥人聞風喪膽。若有趙王出鎮靈州,陛下定然高枕無憂”不過,漠北廣袤,趙王一人恐怕難以顧全。臣再舉薦一人,秦王帳下李靖。可以擔當重任。趙王與李靖聯手鎮朔北,突厥定不敢南下半步。”
“李靖?”
李淵不禁陷入沉思。
李玄霸偷偷的朝李言慶點點頭。而後又閉上眼睛,神遊物外。
李建成疑惑的看著李言慶,卻見李言慶朝他笑了笑,似乎是告訴他。不耍擔心。
李淵沉吟片刻,終於下定決心,“就依養真之策!”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