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聽劉澤宇的語氣,顯然還不知道永遇樂的改編權目前尚未易主。
他立馬決定先和王永樂就《仙劍》改編權抵償部分債務達成轉讓協議,再從劉澤宇和路寬中“擇優錄取”。
“劉總,我去方便一下,您稍坐。”
張劍讓女秘書添茶,轉身走進臥室。
看了眼床上熟睡的兒子,張劍迅速撥出電話:“聯係王永樂,答應他100萬要價,抓緊簽合同。”
抽水馬桶聲嘩啦啦地響起,張劍擦著手走了出來。
“劉總,據我所知,您的公司還剛剛成立吧,這改編權買來準備自己做還是?”
劉澤宇笑道:“這就不勞張導操心了,我聯係了一家魔都的影視公司,就是那部《書劍恩仇錄》的出品方。”
張劍了然地點點頭,他也是電視劇導演,在行業內浸淫已久,知道劉澤宇說的是糖人影視。
《仙劍奇俠傳》改編後的題材和調性,也的確符合糖人作品的一貫風格。
千禧年開頭的十年裡,大多數影視劇的立項主導權仍然是掌握在作家轉型的編劇和影視公司手裡,不同的電視劇製作方因為主力導演、編劇、演員團隊的差彆,擅長的題材也不一樣。
京圈的影視公司如華藝、夢周影視出品的電視劇多以軍旅題材為主,後世的《士兵突擊》和《我的團長我的團》等都華藝與編劇蘭小龍的深度合作。
張劍的夢周影視傳媒則有《雪豹》、《黑狐》、《靂劍》等代表作。
劉燕名和海鹽創立的海閏影視多以京圈作家海鹽、王碩、馬衛都等人的小說改編題材為主,從最早的《編輯部的故事》、《渴望》到後來的《永不瞑目》、《玉觀音》等。
在90年代和新世紀初,“海鹽劇”就是絕對的造星機器,捧紅了陸毅、孫麗、徐京蕾、佟大為等一眾明星。
除開京圈之外,當下的國內還有兩家後世90後最耳熟能詳的電視劇製作公司:周易和糖人。
周易風格以武俠見長,糖人則從《仙劍奇俠傳》開始確立了古偶仙俠的路數。
劉澤宇在王小磊的牽線搭橋下和糖人取得了聯係,後者迫不及待地開始籌劃項目,對於這位本地小衙內的充分信心,讓蔡衣儂絲毫不用擔心改編權的獲取。
張劍決心先看看劉澤宇的誠意有多少斤兩,假意為難道:“劉總,但凡您早一天張口,這改編權我們絕對雙手奉上,隻是現在的確是先答應了彆人,這。。。”
劉澤宇心中冷笑,你沒答應路寬的問界文化,我還不來截胡呢!
他與張堅亭第一次密謀針對路寬的殺招在最後關頭被破解,又眼睜睜看著路寬先他一步,覬覦起他的“禁臠”。
小衙內何時受過這樣的氣,決定聽取王小磊的建議多個渠道逼近先行一步的路寬。
去社會上給張天碩的小弟放風的動作已經持續幾天了,但凡有個腦子一熱的,絕對就直奔路寬尋仇去了。
聽他話裡有推脫的意思,劉澤宇眉毛一揚:“張總,彆的事兒都好說,這件事你還是務必給我一個麵子。”
張劍麵上恰到好處地升起一絲慍怒,嘴上說著讓彆人給麵子的話,卻沒想過自己的話有沒有給彆人麵子。
小衙內之前風度翩翩的偽裝瞬間卸下,露出猙獰的真麵目。
劉澤宇也不是一味以勢壓人的主,張劍父輩是國內地質環境領域的專家,不乏拿國務院津貼的高校教授和政府高級顧問,惹急了他也麻煩。
“張導,這樣吧,我和華藝的兩位王總頗有些交情。”
劉澤宇不輕不重地給了一棍子,又奉上蜜棗。
“馮導有一部商業片《手機》過完年準備開拍,正在籌劃階段,到時候我牽個線,看看你能不能參一股。”
張劍聞言眼前一亮,從驚人巨作《英雄》橫空出世後,行業內部人士和社會熱錢都開始對蠢蠢欲動的國產電影投來感興趣的目光。
投資者當然想儘量地降低風險,那麼電影投資對象就很有限了,當下國內票房有保證的就是那幾位大導演。
而在這個時間節點,馮小鋼的票房保證甚至要超過其他一線。
1997年他的《甲方乙方》就以3600萬的票房從當年的好萊塢大片出殺出重圍,成為國內電影市場的救市之作,創造了“賀歲檔”的概念。
張劍的前妻劉倍就是《甲方乙方》的女主角,他怎麼會不清楚小鋼炮和背後的華藝等京圈眾人的實力呢?
劉澤宇見他眉頭擰著,在心裡暗自得意著,這手家傳的棒子蜜棗組合技屢試不爽。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他想不到張劍有什麼拒絕的理由。
張劍則是內心狂喜,這一波要一箭三雕了,不但《仙劍》能賺到不菲的差價,又有機會參與到華藝的電影項目裡去,更是能夠收獲小衙內的友情。
至於會不會得罪路寬,他甚至沒有考慮過。
張若雲在裡麵聽得一知半解,隻從對方的語氣上聽出這是劉澤宇給自己老爹開出的條件,一時間又看不到他的表情。
隻是此時張劍的沉默震耳欲聾,似乎勝利的天平不可避免地要倒向路寬的敵對方。
張若雲心知不能再等,把頭蒙在被子裡,撥通了路寬的電話。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