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林和盧十七娘出來後,盧十七娘去和馬累以及親友說著話,差不多說了有一刻鐘左右,馬累的神情看上去似乎有些失望,但最後還是頻頻點頭不已。
盧十七娘那邊說完之後,大家坐一起說起往來貿易之事,這言語不通確實有些麻煩,都是盧十七娘在兩邊轉述,看著也是辛苦,這一說就說到了酉時,大致也都互相了解一下。
盧林說了說自家江右商幫和臨江鏢局的情況,兩個月後會有人隨市舶司大海船過來,他會寫信留給馬累,到時候再去商談。
盧十七娘的這些親人,大概合起來約莫有七八十萬兩銀子的身家,會去聯合一些相熟的商賈一起來接下這些買賣,還都說隻和江右商幫的做買賣,彆的也不去做了,畢竟王城富商貴人不少,他們也很明白這些,不會過於去強求獨占什麼的,隻要占了先機就好辦。
晚筵依然是盧十七娘的親人請客,買賣的事情都說完了,席間盧林借著說起昨日在王城購買珍珠之事,問及了蘇祿的珠池之事,他惦記著回去後到合浦買下潿洲島,可以做這個事情,盧十七娘家的親人此時也是知無不言,
珠池確實如同劉士元說的記載差不多,需要養護,不能無休止的去捕撈采掘,蘇祿這邊都熟知這些情況的,采珠也有數百年,一般是二十年一采,有些繁育得快的十五年,最快的也要十年,珠池也都養護得很好。
像孕含著官雨珠、稅珠、蔥珠、幼珠、常珠這些的珍珠母貝,采回來發現後,都會扔回珠池繼續繁育生長,正因為如此,蘇祿珍珠才馳譽於世,為往來商賈首選購珠之地。
所有珠池都是天生自發形成的,每個珠池的地形、水中鹽度、水溫、海流和餌料等因素不同,造就的珠池也都不一樣,各種珍珠母貝的習性也是不同,會根據這些停留在不同的珠池,然後在其中繁育生長,產出的珍珠也不一樣。
珠池采珠是不分類彆的一起去采,采上來一般稱為統珠,在一千顆統珠中,最終被挑選出來做珍珠頸鏈的:一等品大約是兩條;二等品大約是八條;三等品大約是十五條;蘇祿之珠色多青白而圓,其色不退,號為絕品。至於那些一寸以上的珍珠,那都是隨緣了,不是那麼容易采到的,純屬是看運道的。
盧十七娘的親友也和人共有一個珠池,占有三成的商股,故知曉清楚這些事情;這珠池每次捕撈之後,都有蘇祿王的官員來核實的,要收取三成的市價為稅,平常珠池養護是擁有者打理,但是珠池看守和安危之事則是由蘇祿軍士負責,以防海盜覬覦。
晚筵中盧林收獲頗多,後麵說起關於珠池之事,盧十七娘的親人前麵得了盧林的允諾,也投桃報李,說願意贈一本珠池的手抄書給盧林,明日一早送到客棧來,這令盧林大喜過望。
關於西洋人之事,盧林也旁敲側擊的問了幾句,這事似乎有些顧忌和避諱,盧十七娘的親人沒敢多說什麼,盧林識趣的沒有去多問,隻是說自己鏢局的鏢頭鏢師會隨市舶司大海船過來,順便問及了西洋人有沒有高手,得知是有幾個高手的,善使細劍,具體劍法多高他們也不清楚,隻說和王城護衛頭領相當。
差不多戌時過半才吃完,席間是相談甚歡,各有所得,算是皆大歡喜;盧十七娘沒有回去了,隻是叮囑了弟弟馬累一些話,讓馬累明日一早送書過來。
晚上,盧林先是寫信,信中也沒有多說什麼,隻是在信中告訴袁空收信後帶上馬累,將馬累送到番禺,然後告訴十姑姑那邊就可以了,至於買賣接洽之事,由袁空帶人去談,盧林也不知道江右商幫有誰會跟著過來。
寫完信躺下後,薑星冉問道:“小林子,你晚上問那些珠池之事做什麼?”
盧林說道:“星冉,中午劉士元說及了珠池之事,是在白沙津到合浦一帶,當初和文英約定在合浦彙合,她是早去了幾天,了解過的,我和雅師姐、蘇師姐到了也就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和文英一起離開了,文英提及去的潿洲,但也沒聽她說及過珠池之事。
那些珠池前朝就已經荒廢了,至今有兩百多年了,可能恢複了,我們反正是要去潿洲和合浦的,可以打聽一下珠池之事,反正我們是打算買下潿洲來,若是能夠尋到珠池,也是個長久的好買賣了;等我們到了合浦就趕緊寫信回去,先把潿洲島買下來。”
此時盧林還沒去潿洲,但是知曉了珠池之事後,就已經決定不管如何先將潿洲買下來了。
薑星冉聞言極為高興,昨日買的珍珠都是出自珠池,要是真有了自己的珠池,那珍珠就不用愁了,問道:“這是好事啊,小林子,那你打算怎麼做?”
盧林說道:“十姑姑安排十七和十九跟著我們來,她們兩個應該是可用的,十七尋到了弟弟也不留在蘇祿,不管合浦那邊發沒發現珠池,我打算讓十七和十九都留在潿洲,龍城那邊還有四人,她們都可以一起去潿洲,那邊都是些漁民村民,不會有什麼風言風語的,世外桃源一般也不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