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我們隻是來湊數的_從看見血條開始橫壓億萬天驕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社會文學 > 從看見血條開始橫壓億萬天驕 > 第408章 我們隻是來湊數的

第408章 我們隻是來湊數的(1 / 1)

大金朝,在七國當中屬於小國,人口稀少,但國民的戰力卻十分凶悍。

大金原本是大炎的一個部落,後來在完顏阿古達的帶領下反抗大炎的統治,最終建立了大金。

大金內部極為野蠻,隻有大金部落的人才能享受極好的待遇,而大炎的人在大金則都淪為了奴隸,遭受著殘酷的壓迫和剝削。

而此時,一道身影,已經來到了沈城。

這裡是大金的邊境城市。

當他出現在城門口時,立刻引起了守城士兵的注意。

“原來是大炎人,”一個士兵冷笑著說道。

“既然來了,就當奴隸吧。”其他士兵也紛紛附和著,臉上露出了輕蔑和嘲諷的笑容。

“是啊,正好我家裡缺個奴隸。”

李長夜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冰冷的殺意。

他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一刀落下。

幾個守衛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就已經被李長夜的刀氣斬殺,身體瞬間被一分為二,鮮血四濺。

李長夜的這一行為立刻驚動了更多的人。

守城士兵們紛紛拿起武器,朝著李長夜圍了過來。

然而,李長夜卻毫不在意,他的臉上反而露出了一絲冷笑。

殺戮開始了!

接下來,李長夜展開了一場血腥的屠殺。

他的身影在人群中穿梭自如,手中的秋水刀揮舞之下,帶著毀天滅地的恐怖威力,每一次出手都伴隨著一道耀眼的刀光和一片飛濺的鮮血。

守城士兵們在他的攻擊下,根本沒有絲毫的反抗之力,紛紛倒在了血泊之中。

這就是天人的實力,到了這個級彆,所謂的人數根本毫無意義。

一天之後,守城士兵被屠戮殆儘,沈城裡麵的大金人也寥寥無幾。

他們驚恐地看著眼前這個如同惡魔一般的李長夜,心中充滿了恐懼和絕望。

他們瘋狂地逃出城市,將一個恐怖的消息傳遍了整個大金王朝:“李長夜來了!”

這個消息如同一陣狂風,迅速席卷了整個大金,讓大金人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他們深知李長夜的威名和恐怖實力,紛紛開始為即將到來的災難感到擔憂和害怕。

而大炎的軍隊則在李長夜的率領下,以一種勢不可擋的氣勢,向著沈城浩浩蕩蕩地進發。

一路上,軍旗飄揚,獵獵作響,士兵們步伐整齊,士氣高昂。

然而,當他們抵達沈城時,卻發現眼前的景象,與他們想象中的激烈戰鬥截然不同。整座城市一片死寂,城門大開,無聲地迎接他們的到來。

一天之前,李長夜單槍匹馬,憑借著手中寒光閃爍的名刀秋水,在沈城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

他的刀光所到之處,敵人紛紛倒下,毫無還手之力。

守城的士兵們在他的恐怖實力麵前,如同脆弱的螻蟻,不堪一擊。

僅僅一天的時間,李長夜就將整個沈城的防禦力量徹底摧毀。

大炎的軍隊就這樣輕鬆地進入了沈城,不費一兵一卒,也沒有任何一名士兵傷亡。

這場勝利來得如此輕而易舉,讓許多士兵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在大炎軍隊之中,一位年輕的士兵滿臉困惑,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甘和失落。

他微微皺著眉頭,嘴裡嘟囔著:“我一個敵人都沒殺,就這麼結束了?這也太沒意思了吧。”

他原本滿心期待著自己,能在戰場上大展身手,立下赫赫戰功,可現實卻讓他的希望落了空。

旁邊的一位老兵聽到了年輕人的抱怨,不禁笑了笑。

他拍了拍年輕人的肩膀,語氣平和地說道:“那不是很好嗎?不用流血犧牲就能取得勝利,這可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啊。”

年輕人卻並不認同老兵的觀點,他的臉上依然寫滿了不甘。

“可我總感覺,我們是來湊數的。”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尷尬:“大家辛辛苦苦地行軍至此,結果連敵人的影子都沒見到,這算什麼事兒啊?”

老兵聽了,聳了聳肩,毫不在意地說道:“我們當然是湊數的。在李長夜大人麵前,我們這些普通士兵的作用確實有限。他一個人的力量,就足以抵得上千軍萬馬。”

年輕人還是有些不甘心,他倔強地說道:“如果是這樣,我們這些人當兵,豈不是毫無意義?攻城完全可以讓那些高手去,何必還要我們這些普通士兵呢?”

老兵耐心地解釋道:“傻孩子,你有高手,人家也有高手。隻有到李長夜大人這個級彆,才能無視一切。普通的高手,在麵對軍隊的圍攻時,也很難全身而退。”

年輕人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但他心中仍然有些疑惑:“可我聽說,隻要組成軍隊,大軍依然可以殺死天人。”

老兵笑了笑,說道:“是啊,理論上是這樣。但天人又不是傻子,會站在那裡讓你圍困。想要圍困一個天人,需要軍隊的數量太多了,而且天人一個人想去哪就去哪,行動靈活自如。我們可是十萬大軍,人吃馬嚼,行動起來哪有那麼容易?所以大軍圍殺天人隻是傳說,現實中根本沒幾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敕封女鬼,我真不想禦鬼三千 這個仙俠遊戲怎麼全是情債? 路明非:這麵板太假了吧! 夏夜潮熱 隨軍年代文二代躺平日常[六零] 重生之我在直播間卜卦續命 嗷嗚!你的豹來嘍 被清冷世子纏上後 拿我換城池,我走了將軍哭什麼? 俯仰人間二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