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快到潼關了。
華蓋車搖搖晃晃,魯肅的思緒也搖搖晃晃。
魯肅表麵上看起來悠閒,實際上心中很忙亂。
不僅是要忙著觀察,忙著記憶,還要忙著推算,預測。
山東就這樣輸了?
魯肅一直都快潼關了,心中還是有些不敢置信。
他知道驃騎的優勢大,可是他沒想到會這麼的大!
這也不僅僅是魯肅一個人的疑惑,也可以是山東到江東很多士族子弟的疑惑,這曹操曹丞相,也就這樣完了?
他們不見得會多麼尊重曹丞相,但是他們一定會尊重曹丞相手下的兵馬!
那可是數萬精兵啊!
雖然曹操經常動不動就宣傳他那數十萬的人馬,魯肅也知道那是虛的,但是再怎麼虛,十幾萬總該是有的,再壓縮一下,大幾萬人也絕對不少了!
幾萬人,就算是幾萬頭的豬,也是不好砍殺的……
所以,是不是曹丞相能力太差了?
要是我上的話……
江東常備軍力才多少?
江東對外宣稱,也是有三十萬的,但是實際上常備兵力隻有三萬左右。
而且還有很多是水軍!
在戰急之時,緊急擴充一下,可以一個老兵帶二新兵,或是一帶三的擴充到十萬人以上,但是其中有很多兵卒就是沒有經過什麼正兒八經訓練的農兵了,拿著長矛就上陣,比起黃巾賊恐怕就是多一件破爛盔甲罷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驃騎宣稱八萬人,山東江東的人基本上就認為驃騎軍大概隻有一兩萬。
以己度人麼,不都是這樣的麼?
所以這一兩萬的兵馬,打敗了曹操手下近十萬?!
彆說魯肅了,就連周瑜都不信!
周瑜當時已經算是將驃騎軍往高了預估了,說斐潛能和曹操抗衡,大體上是均衡的,所以江東投注會是決定性的力量……
現在事後來看,周瑜的這個觀點顯然是錯誤的……
早知道當時就應該勸說周瑜搞江北……
魯肅毫無節操的的琢磨著。
政治麼,節操是什麼?
尤其在江東。
孫策的死,江東士族不敢說有直接參與,但肯定是有提供便利的,否則孫策去打獵的位置,還有日常的行為習慣,真就是幾個刺客隨便都能到手的信息?
可就算是孫大帝知道,他又能奈何?
旁人不清楚孫權和江東士族之間的關係到底是好還是壞,是對立還是媾和,魯肅能不清楚麼?
孫權是恨江東士族入骨啊!可是翻臉有用麼?孫大帝和江東士族翻臉幾次了?翻完臉之後還不是要乖乖低下頭去請張昭去做和事佬?要不然張昭那個臭臉,還真以為孫權願意看啊?
江東士族如果第一個死,第二個死的肯定就是張昭!
所以啊,人想要什麼,和真正能做到什麼,往往是兩回事。
現如今魯肅還不知道江東西征已經敗落,所以他還沒有確定自己下一步要怎麼做……
畢竟按照江東的尿性,江東的『愛好』和平,對於江北『沒興趣』,願意和江北『和平共處』,其實都是有大前提的!
要是江東隨隨便便出點兵馬,就能平推江北,試試看江東還會不會繼續保持和平?
若打了,不但打不下來,而且還要損兵折將,那麼誰願意打?
所以,魯肅覺得,江東的對外策略,是不是應該做一些調整了?
他來潼關,而不是在長安繼續等待,也就是為了親眼看一下斐潛和曹操之間的戰爭戰場,是不是真的有這種決定性的變化。
現在江東人所忌憚的江北勢力,曹操曹丞相,就這樣被關西大漢推倒了……
關西大漢……
魯肅瞄了瞄在車輛兩側名為護衛,實際上是監視的那些驃騎騎兵。
確實是膀大腰圓,和江東那動不動捏個蘭花指的士族子弟相比……
算了。
麻煩了啊!
西麵湧動的鐵騎,在董卓之後,那飄揚的三色旗幟,就即將擴散到山東,甚至是整個天下了?
應該,或許,大概,沒這麼快吧?
但是,誰能說得準?
就像是這一次的曹軍,說敗就敗了,似乎就像是崩塌的堤壩,第一眼的時候,看著還在,然後再一眼的時候,就已經無影無蹤了。
其實魯肅也知道,獨守江東,是沒有什麼出路的。
從春秋到戰國,秦國和楚國,都是被鄙視的蠻荒之地。
現在關中抖起來了,但是楚國故地,現如今的江東,還談不上什麼經濟騰飛。
如果閉守江東,雖然有大江維護,作為天險的屏障,但是也同樣被大江所困。
江東沒有船不行,但是太多船了,便是被船拖累。
而江北中原,以及更遠的關中之地,又不是僅憑著船隻,就可以攻克的。
如果扣除了江東水軍的部隊,江東陸地上的兵卒力量太過薄弱。
同時江東的物產,還不是後世經過晉代開發的魚米之鄉,各種產業工匠缺乏,生產資料也比較單薄,打不了持久戰。
誰都喜歡又硬又堅挺,但是實際上……
魯肅苦笑了一下。
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彆看江東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樣子,但是實際上真上陣了,也就是『你好大哦,你好壞哦,你……這就完了?』
曆史上的孫大帝,動不動就十萬人馬,聲勢浩大的模樣,然後曹軍其他地方的兵馬援兵都還在半路上,然後就聽到打完了的消息……
江東不容易啊!
如今江東小心翼翼的經營之下,利用江北斐潛和曹操之間的勾心鬥角,試圖爭取更大的空間,可是現如今……
看到潼關之處的各種戰爭殘骸的時候,魯肅心中忽然冒出了一絲兔死狐悲的傷感來。
也不知道曹丞相這一次,還有沒有翻盤的餘地……
如果有,那還好些,如果沒有的話,若是真如周瑜所料的那樣,最終大江北方一統之後,江東覆滅的日子,也就是早晚的問題了。
江東真是太難了!
太難了啊!
曹軍怎麼就敗了呢?
魯肅事後進行推論,然後便是多多少少的發現了一些問題。
事後倒推,總是會比事前預料要容易一些。
第一點,就是曹軍的核心部隊出問題了。
曹軍的核心部隊,就是青州兵和曹氏親屬族人共同搭建起來的中領軍中護軍。
這一支軍隊在曹操手中,輾轉大河南北,不乏硬仗惡仗,確實是了不起,但這個部隊,有一個極大的弊病,就是隻有出項,沒有進項啊!
沒有新血補充,隻有不斷傷患,就算是再強悍的身體,也撐不住啊!
士族子弟都說底下的賤命如同草芥,不值得珍惜。可是草芥一年長一次,但是一代賤民想要長起來,沒有時間怎麼行?
曹操一口氣將青州三十萬人吃下肚,肥得拉屎都噴油,可是二袁連番戰打完,轉戰了幾個戰場,難道會一點死傷都沒有?
這根弦已經繃得很緊了!
為什麼事前就沒有人發覺?那麼這件事情,難道曹操看不明白?
魯肅吸了口氣,心中忽然有了點明悟。
不是不明白,而是在那個時候,不得不如此!
這就是第二個問題了,曹操為什麼在山東得不到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