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道理來說,曹操不應該是代表了大漢,代表了天子,代表山東江北的士族首領麼?
這其中蘊含的問題,就不得不讓魯肅想起了江東。
想起了孫權。
所以這一次來拜見驃騎,魯肅一路並不著急,甚至有意走慢一點。
反正大戰已經是告一段落,再怎麼急也改變不了結果,還不如慢一點,好好看一看。
軍隊就是吞金獸,吃了再多都像是無底洞。
駐紮在潼關之處的人馬,如今也有萬餘,每天吃喝拉撒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潼關之內,魯肅不知道情況,但是看潼關之外的麟趾塬上,光食棚就有六處,每天炊煙不斷!
魯肅在心中略微估算了一下,便是咯噔咯噔的……
讓兵卒吃飽吃撐吃得滿嘴流油,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是至少不能餓著,可這一項就得要多少?
至少一天要消耗五六百石的糧食。
這還沒包括戰馬的草料。
什麼時候,關中也這麼豪橫了麼?
供應大軍的問題,已經不是小事了,但對於大軍屯駐期間,其實更擔心的是騷擾地方。
一般性的來說,大戰集結的兵馬,並不是某地長期駐防的兵卒,也不會和當地的商戶民眾有什麼交情,甚至有可能覺得自己上了戰場,還有沒有命回來都不清楚,自然也就對於地方不會有什麼客氣,更談不上留情。自己隨時會在沙場死去,給誰麵子能抵禦死神的降臨?所以什麼強買強賣,甚而騷擾擄掠都有可能發生。
之前孫權不是要進攻麼?
魯肅就沒少給那些大頭兵擦屁股。
所以現在魯肅就在奇怪,這驃騎軍……
真是奇葩!
能幾天不出大營,禍禍地方,就已經可以算是不錯的軍隊了,有些令行禁止的味道了。
能十幾天忍住不亂動的,就已經是軍紀森嚴,值得稱道了。
而現在驃騎軍彙集在這裡,怎麼說也有二三十天了吧?
這二三十天,這些驃騎軍就沒和關中三輔之地鬨出什麼矛盾來?
這顯然有些超出了魯肅的認知範圍。
兵禍,兵災,可不是隨便說說。
在封建王朝之中,地方勢力很不喜歡中央軍事力量介入地方事務,也有這方麵的一部分原因。請神容易送神難,搞不好前腳匪患清除了,後腳就是遭了更大的災害。一次又一次的經驗教訓之後,地方也就自然形成了瞞上不瞞下的行政模版,能蓋蓋子就先蓋,能抹平就先抹平,一定是要等到糜爛到無法收場的時候,才會哭哭啼啼找中央。
可為什麼這驃騎軍,就沒有出現這些弊端呢?
魯肅完全不能明白。
畢竟驃騎軍中有很多胡人,那些膚色黝黑,一臉卷曲胡子的家夥,和中原人有較大的相貌差異,很容易辨認出來。
之前董卓在雒陽的時候,不就是這些胡人強吃強拿,搞得天怒人怨麼?
魯肅這一次,不僅是代表天子去見驃騎,實際上也是代表了江東來看一看,探尋一下江東未來的方向……
……
……
斐潛現在很忙。
不僅是忙著處理行文政務,也忙著訓練兵馬。
驃騎軍的組成,其實分成好幾部分。
最初斐潛用來搭建的骨架,是董卓留下來的核心力量。
比如董卓當年的飛熊軍……
也不知道當時董卓怎麼想的,熊那麼胖,還飛得起來麼?反正後來這一部分的飛熊軍,被斐潛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在關中,另外一部分則是派去了北漠。
至於後麵補充進來的肌肉,那就更繁雜了。
有隴右的人,關中的人,北地的人,普通的良家子,也有底層的老百姓,甚至還有其他地方的流民,這些人在一次次的戰鬥當中,確實已經可以稱得上大漢當下罕見的勁旅了,戰鬥技能的訓練已經達到了很不錯的水準,但是受限於時代的約束,和斐潛腦海裡麵的那種軍人形象,其實還有不小的差距。
其實能達到現在的水準,已經是讓人很驚訝了,畢竟大多數封建王朝的軍隊,基本上軍紀都是很一般,甚至有些是可以媲美惡鬼的行徑。招募而來的時候,就是魚龍混雜,而且大多數都不會有什麼正規訓練,等到上了戰場的時候,約束或者說鼓舞其作戰的,往往就是錢財和升官。用來維持日常秩序的就是鞭打和殺頭,什麼十三斬或是五十四斬,都是如此。
斐潛之前大多數時間都在關中,雖然時不時的會去長安郊外的訓練場去看那些士官訓練,但是確實距離普通兵卒有一定的距離了,現在重新回歸軍中的時候,就發現這個時代的軍隊一些毛病,隱隱約約的有些死灰複燃的跡象。
隨著曹軍的敗退,斐潛的威望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現如今,斐潛說一句什麼,便是千軍響應,萬人追隨……
這就是權柄帶來的力量。
越是底層的人,說話的時候,嗓門往往越大,因為沒人聽。
越是上層的人,說話的時候,聲音其實很小,因為沒人不敢不聽。
當然,上層的人一旦撕心裂肺吼叫起來,其實也很美……
比如袁術喊著沒有蜜水的時候。
袁術講話大聲的時候,恐怕沒想過有一天他嘶吼著也沒人理會他吧?
斐潛每一次想起這些,就要提醒自己一次。
謹慎,小心,一旦有狂妄自大,往往就是覆滅的先兆。
在這樣的自省之下,斐潛確實發現了一些問題。
驃騎軍的問題。
馬越隻是其中一個外在表現。
隨著曹操的敗落,不少驃騎軍兵卒軍校開始盲目的樂觀了,甚至開始琢磨著半場要開香檳了,計劃著要升什麼職位,要多少封賞,還要在山東那個地方任職會比較好了……
所以,斐潛開始練兵了。
親自帶著教官練兵。
這就是為什麼這些驃騎兵卒一個個現在都很老實的最直接的一個原因。
每天在麟趾塬上操練得欲生欲死,筋疲力儘,哪有什麼時間和精力再去其他什麼地方禍禍?
至於其他的原因麼……
雖然誰都沒有明講,但是大多數人都清楚,東征之後,就必然會有大規模的晉升!
胡蘿卜吊在前方,已經可以聞到香甜的氣息,所以斐潛的所有要求,都會被視為是晉升的篩選前兆,誰也不想要在這個時候被落下,即便是對於斐潛的某些要求不太理解,也儘可能的配合執行。
一方麵是斐潛有一些後世的經驗加成,另外一方麵是這些驃騎軍兵卒本身就不算差,再加上又有這麼一個期待在等著,所以訓練起來都配合得很。一兩天,看不出來什麼,但是十幾天二十幾天下來,慢慢的就出成果了。
斐潛站在潼關城頭之上,摸著下巴上的胡須,看著城下的兵卒操練的情況。
軍事訓練,原本就是研磨人性,或者說消除個性,將一個個的零散個體,拚湊成有機整體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個人的意願會在隊列操練當中一點點的抹除,直至將一個個的人,培養成毫無心理顧慮的殺人機器。
這就是為什麼軍事訓練的靶子,儘可能的都要擬人化的原因。
因為軍隊真的是要用來殺人的……
可是這種行為,是反人性的。
人性,就是貪懶饞。
養成一個習慣,需要二十多天的時間,但是破壞一個習慣,或許隻需要一個念頭。
這二十幾天的高強度訓練,隊列儀式的演練,在斐潛的悉心操練之下,差不多就等於是把這些驃騎軍的些許浮躁和煩雜,再次捶打了一遍!
城池之下,軍校士卒一個個都曬得黑黝黝的,可是那隊列之中散發出來殺氣,就連天上的太陽似乎都溫度下降了三分!
一個人,是渺小的,但是彙集成為一個集體,尤其是在一個強大的集體之中,就變成強大的了,而且這種強大,會感染到這個集體當中的每一個分子身上。
原先的一些散漫浮躁的氣息,現在基本上都消失了。
三色旗幟之下,這樣的一支代表了鐵和血的兵馬,才是斐潛所想要的軍隊。
『主公,魯子敬到了。』
黃旭到了斐潛身邊,稟報道。
斐潛微微點了點頭,『來得正好……』
如果早幾天來,斐潛還沒有錘煉好這些兵卒,多少會讓看似憨厚,實際聰慧的魯肅尋找到一些破綻,而現在麼……
『傳令下去,明日校閱三軍!』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