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大秦是七大戰國中最弱小的國家,又四麵楚歌,必須迅速增強國力。因此需要強大的執行力,確保政令暢通。而儒家的思想與法家存在衝突,這種時候,必須要排除妨礙改革的不良思想,所以商鞅才禁止閱讀《詩》《書》。
這些其實隻是周朝時期的行政製度和禮樂規定,相當於古老的治理文獻,已不適應戰國的需求。因此,這類書籍不僅沒有幫助,反而可能造成危害。
另外還有‘重農抑商’這一點,父親大人認為商人的本質是什麼呢?”
“是逐利,圖謀利益,他們唯利是圖,尤其看重物質利益。隻要有足夠的利益,他們甚至可以違背道德和法律。”
“確實如此。”趙辰點頭表示讚同。
果然不愧是千古一帝,洞察力非同尋常。
“我大秦變法之所以成功,在於隱秘性。大秦在變法期間嚴格封鎖了對外的消息,完全切斷與其他六國的聯係,秘密進行變革。否則其他國家會坐視不管,等待我們成功嗎?他們恐怕會不惜一切手段加以破壞。
韓國因攻打齊國,引起了魏國的警惕,導致變法未能徹底完成。
因此,商鞅為了防止消息泄露,禁止秦人經商,並且規定外國商人隻能在指定地點與秦國官員交易,國家統一處理與各國商人的貿易,再將貨物通過官方渠道出售給國內百姓,避免商人之間互通信息。
變法成功後的大秦定都鹹陽,迅速吸引了大量六國商賈,鹹陽也成為與齊國臨淄、魏國安邑等並駕齊驅的商貿中心。
呂不韋這樣的大商人選擇秦國,也表明秦國並非輕視商人,而是對商人加以嚴格管控,以防泄露國家機密。
儒家並沒有看穿這背後的深意,隻看到表麵現象。
商鞅的變法具有極高的策略性,每一步都精心考量,稍有失誤便可能全盤皆輸。”
“不錯,商鞅確實是個非凡的人物。”
“法家還有一個與儒家、墨家、道家不同的特點,那就是雙贏。
儒家是站在統治者的角度考慮問題,認為隻要君王的行為正確,人民自然獲利。
這是一種沒有從人民利益出發的觀點,因而不具備實際操作性。”
墨家以平民利益為出發點,他們提出的理論都著重於如何提升普通百姓的福祉。然而,這同時也極大侵害了貴族和君主的利益。要知道,君主和貴族是社會的核心權力擁有者,他們掌控著國家的大局。不考慮他們的利益,怎麼可能贏得他們的支持?
道家主張小國寡民的治國理念,提倡人們減少欲望,認為這樣一來社會便會更加安定和諧。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不去強求他人做不願意做的事情,自然也就不會產生矛盾。但現實是,強者總是會支配弱者,利益上的衝突是無法避免的。僅僅依靠減少欲望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
法家追求的是“雙贏”。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絕不是一方壓製另一方的結果。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法律完全傾斜於保護底層民眾的利益,而忽視了老板們的權益,這些老板看不到利益,又何必花費心思去經營?不如各自做點小本生意。如此一來,商業停滯不前,老百姓的產品賣不出去,想買的買不到,商人也不再需要工人。最終,很多人失去工作,整個國家缺乏活力,這樣的國家離衰亡也不遠了。
因此,任何製度都必須考慮多方的利益,而不是僅僅照顧某一方。如何才能實現“雙贏”呢?
君主的利益是什麼?簡而言之,希望國家強盛,不受外來侵擾,大臣和百姓安居樂業。
貴族的利益是什麼?他們希望君主公平合理地對待他們,讓他們能夠從人民的勞動中獲得更多收益。
百姓的利益是什麼?就是吃飽穿暖,不再受戰爭影響四處逃亡,有更美好的生活條件。
如何讓君主、大臣和百姓達成共識?答案是建立一個符合各方利益的“製度”。
因此,法家的治國原則是:“順時而變,治國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順時而變,治國不一道,便國不法古!”嬴政輕聲重複了一句。
“辰兒,孤怎麼從沒聽過這句話?法家有這種原則嗎?是不是編的?”
“額……”沒有嗎?應該有吧!
算了,想了這麼多。就算是編的,今天以後也就成了真理。
“老爹,不要在這些細節上糾結了。法家確實有這種原則,隻是你可能沒注意到。”
嬴政瞪了趙辰一眼,心想你這不是糊弄我嗎?
“那你解釋一下這句話的意思。”
“很簡單啊,意思是說法律不能一成不變。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社會矛盾,需要找到最適合當下問題的解決方法。治理國家,應該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來製定政策,而不是機械地效仿他國。”
“過去的老法律,如果是無效的或有害的,就要果斷廢除,不能完全沿襲祖先的治國方法。這一點被一些詭辯的儒生誤解為法律經常變化,一旦不再符合某些權貴的利益,他們就會又變。這其實是個極大的誤解。法家的核心思想是,當舊法引起民眾不滿時,才需要立即調整,而不是為了迎合權貴的利益而變化。相反,法律的改變正是為了保護普通百姓的利益。權貴之所以反對改變,是因為每次變動都會損害他們的利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